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9章 来都来了

作者:上岸不吃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赵哥,绝对没有问题!”


    王铁柱眼睛红红的,慷慨回答。


    两人的生死兄弟情谊,是在张彪派两人出去巡边,然后遇到三个鞑子的时候建立的。


    赵暮云将三个鞑子击杀,并分出了一个人头给王铁柱,并表示好兄弟一辈子,苟富贵勿相忘。


    而那一刻,王铁柱也向赵暮云发誓,今后唯赵暮云马首是瞻,誓死追随。


    今天,赵暮云当上了校尉,当然没有忘记当初的诺言,将至关重要的情报网络交给王铁柱来建立并负责。


    而王铁柱也决定用其生命和忠诚,来帮助赵暮云办成这件大事。


    现在,他如此坚定的回答,便是他的态度和承诺。


    “这半年来,你跟老唐学的,我教你的,还有自己实战中体会到的,足够能让你承担这个重任。”


    “柱子,我相信你,放心去干吧!”


    赵暮云对着王铁柱也是无比诚恳说道。


    “我绝不辜负赵哥信任。”


    “你这个组织,就叫夜不收,情报人员,便称之为不良人吧!”


    赵暮云想了想,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名字,就将大唐的密探组织夜不收和不良人直接拿来用。


    “夜不收?不良人?”


    王铁柱回味着这两个名字,忽然眼睛一亮,身子激动得发抖。


    这两个名字说不上哪里好,但是就感觉很屌!


    “赵哥,我现在就赶回朔州,招收不良人,建立夜不收!”


    “今后鞑子单于晚上说什么梦话,还是大胤皇帝临幸哪个妃子,我都帮你打听得清清楚楚。”


    王铁柱两眼放光,拍着胸脯保证。


    “哈哈,我还真想知道鞑子单于晚上会说什么梦话!”


    赵暮云微微一笑,随即冷色一冷,“成立夜不收后,就先去京城打探一件事,到底是谁在造我的谣言!”


    “遵命!”


    王铁柱也随即脸色一凛,“赵哥,那我去了!”


    “嗯!”


    赵暮云点点头,重重拍了拍王铁柱的肩头。


    王铁柱转身离去,赵暮云目送他出中军大帐。


    帐篷帘子垂下后马上又被掀起,林丰、钟大虎、杜威、武尚志、田庆等人鱼贯而入。


    “大人,我们来了!”


    赵暮云当即收拾情绪,沉声道:“一万鞑子大军,已经过了直谷关,奔飞狐口来了!”


    “那么,诸位,就让我们一战再扬名,声振天下吧!”


    林丰、钟大虎、杜威、武尚志、田庆等人的眼中,异彩大放,浑身血液,似乎要滚烫起来。


    ......


    轰隆隆!


    直谷关前往飞狐口的大道上,黑压压一队大军正在疾行。


    旗帜遮天,战马嘶吼。


    这是漠南草原上的首领,北狄单于歃血为盟的兄弟,万骑长娄烦王率领的一万铁骑。


    一万骑兵,连绵不绝数里,一眼望不到头。


    鞑子出征作战,除了主力作战部队外,还带有大量的后勤人员。


    整支军队,除了一万骑兵外,还有三万随军而行的牧民。


    主力作战部队走到哪里,后期人员就跟到哪里。


    养马的,放羊的,修补盔甲的,搬运物资的。


    但这一次娄烦王带着一万铁骑南下,是准备速战速决,并没有携带这么多随军后勤人员。


    毕竟现在天气越来越热,马上从春季进入夏季,并不是鞑子作战的最佳时机。


    他们这个时候,应该在草原上悠闲放着成千上万头羊。


    洁白的羊群,就像蓝蓝天空飘过来的云朵。


    同样,折兰王那边,也将之前随军的后勤辅助人员逐渐放回云州。


    生产生活和战争掠夺都是为了生存和繁衍的手段,如果生产生活能暂时满足生存需求,战争就退而求其次。


    战争,并不是只有对方才死人的!


    这一万骑兵分成前中后三队,如潮水一般朝飞狐口涌来。


    骑兵上一千就气势磅礴,上了一万,那就是漫山遍野,密密麻麻。


    飞狐口只有三四里宽,涞水河一条支流从谷口流出。


    两山高耸,中间正是从蔚州进入朔州的主要通道,飞狐道!


    鞑子大军到了谷口之后,便停了下来,列队等候。


    一万骑兵,马并马,人挨人,横排十队,每队两派,为一个千人队。


    队伍前方,便是一个身穿银甲的鞑子领队。


    中央,一杆狼皮做成的大旗迎风飘扬。


    狼头在风中摆动,显得格外凶狠和诡异。


    队伍站定后,鸦雀无声,只有战马的响鼻和喘着粗气。


    能做令行禁止,行动有序,这位娄烦王也是一个人才。


    就在这时,一个身材高大,颧骨高耸,身穿金甲的鞑子统领在五十多名铁甲护卫以及数名银甲千长的簇拥下,从队伍中缓缓走了出来。


    他们策马朝谷口走去。


    谷口幽深,一片死寂。


    看着安静的谷口,娄烦王摸着下巴,绿眼睛滴溜一转,一言不发。


    “不应该啊!既然大胤的士兵选择驻防在这个山谷,我们这么多兵马杀来,他们多少也要有点反应才是啊!”


    “大王,我看他们是听闻我们大军杀到,早已吓破了胆,逃跑了!”一个银甲千长放声大笑。


    “听说术赤的五千大军便在这里吃了大亏,到现在到底是生是死都还不知道,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另外一个看起来有些老成的银甲千长道。


    “韩先生,您怎么看?”


    娄烦王听这帮手下说得不着要领,于是扭头问向身边一个青衣小帽,三缕长髯,做文士打扮的大胤中年男子。


    “大王,大胤兵法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虚虚实实,用兵之道。”


    韩先生摸着胡子,摇头晃脑说了一段文绉绉的话。


    “韩先生,我们这些草原上的人读书少,你不必如此,有话就直接说!”


    然后,娄烦王不仅没有觉得韩先生故弄玄虚,反而对他一脸尊敬,说话也是客客气气。


    “大王,能将术赤五千大军击败,大胤兵马一定不少,我推断至少有两万以上。”


    “然而我们这一路杀来,不见他们一点动静,在飞狐口也更是不见他们出来迎战。”


    “那可以断定,他们一定在山谷之中埋伏,等着我们进去。”


    韩先生见娄烦王给足了尊重,不好继续卖弄,于是详细分析道。


    “那他们有埋伏,我们就不过去了?那就先折回蔚州城下,与折兰王会师,先拿下城池?”娄烦王道。


    “来都来了,不如先试探一下虚实!”


    韩先生微微一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