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一十九章房间里面的井

作者:苗棋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那个地方,原先是一个厂房的办公楼,后来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厂里总是有人莫名其妙的失踪。”


    “有些人明明是大白天的进了办公楼,桌子上的水都是热的,人却不知道哪儿去了?”


    “厂里接二连三失踪了好几个人之后,那里就都被废弃了,现在厂房还在。”


    按照阿卿的说法推测,那个厂房应该是杜家的原址。


    有人推平了杜家之后,在那里建了房子,当时建厂的时候,应该也找高人看过,才封死了厂子里的鬼门。


    后来应该是,有人不小心又把鬼门打开了,才会有人在厂子里莫名其妙的失踪。


    我们找过去的话,不难找到鬼门,只是鬼门的后面会是杜家么?


    张慕瑶却在这个时候说:“我托档案馆的朋友查了一下,建国之后,市里没收杜家宅院,本打算推平建纺织厂。可施工队第一天就挖出七口整缸,缸里不是银元,是七缸灌了水银的‘封魂砖’。砖上刻着杜氏全族的名字,生卒皆备,像给自己提前立了墓碑。”


    “带队的老工程师当晚暴毙,死前留话:‘宅子自己把根扎在阴脉上,动不得,谁动谁替杜家填坟。’”


    “但是,那个时候,谁也不敢轻易因为这个理由停止施工,万一上面查下来,谁都担待不起。”


    “于是就悄悄找来了一个高人,在他的指点下只推掉外-围的绣楼与花园,把主院连同地脉整块留成“孤岛”,在上面盖办公楼,用机器震音、工人阳气镇住。”


    我听到这里沉声问道:“那个高人有姓名么?”


    “据说是姓杜,其他的不知道。”张慕瑶的话,不由得让我微微一怔:“姓杜,不会是杜十吧?”


    阿卿也接口道:“如果是杜十的话,那就代表着杜十在宋家大院里藏了什么东西?”


    “慕瑶,你继续往下说!”


    张慕瑶道:“谁知十多年后,改制、搬迁、更换设备,自从撤走了厂子里一批旧设备之后,那厂子就出事儿了。”


    张慕瑶的话说完没有多久,开车的金千洋就把车停在了一座废弃厂房的门口。


    厂房铁门上的封条被雨水泡得发白,阿卿用匕首挑开时,我就闻到一股铁锈混着纸灰的怪味。


    “这地方不对劲。”金千洋的罗盘刚跨过门槛,指针就开始像抽风似的转圈。


    “都小心一些!”我第一个踩着满地的废物走进厂房,我每一步都能惊起成群的飞蛾。那些飞动的蛾子翅膀上就像是沾着磷粉,在黑暗里亮得反常,不仔细看还以为是漫天的鬼火在飞。


    我们几个纷纷拿出手绢,用水浸湿捂住了口鼻。


    那些蛾子的存在,正是证明了这里有坟。


    这种蛾子,叫尸蛾。


    只有在老坟里面才有,据说是从死人棺材里生出来的东西。


    术士遇上了这些东西也会觉得头疼,倒不是尸蛾有什么危险,而是它们身上的粉,飘进嘴里足能让人痒到恨不得把自己嗓子给抓出来。


    等我走进了半公里,才发现公区的走廊是呈“回”字形,人得绕个圈才能找到楼梯。


    要是按照土木上的说法,这么修楼梯,不是为了让楼里的鬼找不着下楼的路,就是让楼外的鬼进不来。


    阿卿走了几步之后突然蹲下来,用手电照向了地面,我这才看见水泥地上嵌着道暗红色的细线,只有手电斜照时才会发现是整块地面被分割成八瓣莲花图案。


    “这是镇邪的‘八门金锁阵''。”阿卿用指甲刮了刮红线凹槽,“但生门位置被灌了铁水,有人故意改成了死局。”


    金千洋的罗盘在这会儿“咔嗒”一声裂了。


    几乎是同时,走廊尽头的房间也传来“咚——咚——”的闷响,那声音就像有人用脑袋在撞文件柜。


    我们摸过去时,发现门把手上缠着红布。


    那红布也不知道缠上去多久了,看上去已经有些发黑褪色。


    红布这种东西,放在民间就是拿来辟邪的玩意。


    老百姓看见有红布条绑着的地方,一般都不会去碰,免得惹上了什么东西。


    我给阿卿他们打了一个手势之后,猛地一下拉开了大门。却没想到,门后面只是一间没有窗户的暗室。


    最奇怪的是,墙上还贴着完整的报纸。


    我沉声道:“这里有人在镇邪!”


    金千洋疑惑道:“报纸也能镇邪?”


    “在那个年代里能!”我解释道:“你别看报纸不起眼,却代表着当时整个社会的动向。”


    “那个时候,全国上下只有一种声音,报纸也就承载了这种声音。报纸的作用就是相当于,把全国上下的民意,给引了过来,足能镇压邪祟。”


    “你看那边!”我把手电照在一张《劳动日报》上,那里的头版照片里,几个戴红袖章的年轻人正把牌坊构件抬上卡车。照片旁边的新闻大致的意思:“作为封建糟粕的杜氏贞节坊,被用来建设新时代厂房。”


    我把手电晃了晃道:“这张报纸不就镇住了杜家的牌坊么?”


    “我估计,鬼门入口应该就在这个屋子里。”


    我还在敲墙的时候,阿卿说道:“入口在咱们脚下。”


    阿卿往地上跺了两脚,地上果然发出了空声。


    我用工兵铲卡住地面上的缝隙,掀开了地上的水泥板之后,那下面果然露出了一个直径差不多一米的铸铁井盖,井盖附近还散落着几张报纸。


    “找到了。”金千洋道:“王夜,我现在开不开井盖?”


    “不急,先看看报纸上说什么?”我压低了声音道:“我要是没看错,这个井盖的设计,应该是《鲁班书》记载的‘移形换影’局。”


    “当年厂房奠基时,应该是把什么东西给沉到地底下去了”。


    阿卿把手电光移到报纸上之后,我才看见所有报纸的内容都一样,每张头版都登着:《杜氏反革命家族财产处理纪要》。


    “他们没拆杜家。”我看着报纸上“留作反面教材”的字样,突然明白过来,“是把整个宅子倒扣在厂房底下了!”


    “开井吧!杜家应该就在这井底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