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一十五章杜十报仇

作者:苗棋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虽然没人看见杜十,可每当日落,总有人瞥见一条极长的影子,从杜家大屋的瓦脊上拖过,那样子,就像是一个瘦得只剩下一层皮的人在瓦片上走。


    这杜家在镇子上虽然没什么大恶,但是也不得人心


    几乎所有人都在盼着杜家出事儿。


    结果没盼几天,就真把事儿给盼来了。


    最先出事的是那两个拦着杜十不让他进门,后来又撕过白符的家丁。


    有天夜里,他们同时被疼醒了过来,家里人点灯一看,才发现他们手脚上的皮像受潮的墙皮,一整片一整片往下掉,露出底下青灰色的肉。


    他们家里人连夜跑到镇上请了郎中。


    可是郎中也没见过这个架势,想了半天才打了一盆水,想把掉下来的人皮扔水里泡泡,看看能不能漂出药水花子来,也好知道,两个人是不是被人下了毒。


    没想到,那人皮竟然碎成了一片,就像是刚从鱼身上刮下来的鳞。满屋的人当场呕了个天昏地暗,郎中也被吓跑了。


    本来,杜家是不打算管那两个看门的,没想到,就那么两三天的工夫,杜家长房里也有人出事儿了。


    这下杜家就坐不住了,慌忙请来方圆百里最有名的大仙儿。


    大仙儿刚踏进后堂,手里的文王鼓就“嘣”一声自裂,鼓皮翻卷,像被无形的手从里头往外剥。


    大仙儿连滚带爬的逃出来,只说了一句:“那东西在你们家房梁上搭了窝,窝是拿人皮缝的。”


    当夜,杜家堂前的匾额外层“世泽绵长”四字鼓泡起皱,被风一吹,整块金漆剥落,露出底下一行暗褐色的旧字——


    “剥皮还债”。


    此后,杜家每天都在掉皮。


    不是比喻,是真掉:


    丫鬟梳头,梳下一撮头发连带头皮;


    厨子切菜,刀刃一过,指背一层皮像豆腐皮似的卷进锅里;更夫打更,更棒敲在更鼓上,鼓面没事,他自己的脸皮却“啪嗒”一声糊在鼓上。


    整座宅子弥漫着潮湿的腥甜味,像刚宰完牲口的屠棚。


    杜家家主不得不亲自去请白龙观观主。


    观主带着七名弟子,在杜家祖堂开坛,结八卦阵,以墨斗线缠住所有门窗。


    法事做到三更,弟子们忽然齐刷刷张口,吐出一张张完好无缺的人皮面具——正是他们自己的脸。


    面具一落地,便像水蛭般蠕动,一张张反贴回弟子们的头,五官错位,上下颠倒。


    弟子们捂脸哀嚎,指缝里却渗出笑声,声音全是杜十的动静。


    观主当场折断桃木剑,仰天疾退,退出杜府大门时,他的道袍已空,像蝉蜕一样挂在门槛上,人却不知所终。


    这下杜家算是没招儿可想了,一大家子就那么眼睁睁的在家里等死。


    到了第七天夜里,杜家祖祠的灯火一齐变成青磷色。


    供案上三十多块祖宗牌位,同时渗出暗红液汁,像一块块正在融化的蜡烛。


    液汁滴到地上,竟顺着砖缝游走,爬向同一处——杜家家主的卧房。


    红液在门槛前聚成一汪,慢慢浮起一张薄如宣纸的人形,无五官,只留一口白牙。


    那人形对房门长鞠一躬,便像衣裳一样轻轻披在门板上,转瞬不见。


    当夜,杜家家主就做了一个梦。


    梦见自己独自坐在空旷的祠堂,屋顶消失,夜空倒扣,星斗全是一张张细小的人脸。


    祠堂中央摆着一面黄杨木梳妆台,镜里映出的却不是他,而是缺皮少肉的杜十。


    杜十抬起白骨森森的手,对镜整理一张并不存在的脸,每抚一下,便有一层新皮从镜里渗出,贴到他脸上——那皮正是家主的模样。


    杜家家主被吓得从床上坐了起来,伸手就往自己脸上摸,这一摸,才发现自己的脸皮已经松了,顺手一拽就能抻出去老长。


    杜家家主被吓得半死,想喊却发不出声,因为舌头底下压着一冰凉的东西——是那三块大洋中的一块,不知何时被塞进嘴里,早已长满铜绿。


    杜家家主好不容易把大洋吐了出来,连夜把杜家人召集了过来,说了自己的梦。


    等他说完,才长叹了一声道:“杜十回来报仇了,他这是想要杜家啊!”


    “我死了就死了吧!我死之后,谁也别提报仇。杜十想要杜家,就给他。你们都听他的话,别跟他拼命。忍几年……忍几年就好了……”


    杜家人听了,谁都没有说话,杜家家主也只是摆了摆手,让他们全都退了出去。


    次日清晨,家丁发现杜家家主好端端坐在正厅主位,精神焕发,脸上皮肤紧致得反常,像少年人。


    而他脚下,却躺着另一个“杜家家主”——那张人壳完整无损,杜家家主的脸皮没了,体内也被掏得只剩一具皮囊,轻飘飘不到十斤。


    众人还未回神,“新”家主已朗声发令:


    “原先的杜家主人和杜十都已经死了,自今日起,杜家由我亲自掌舵。”


    对方的声音明明就是杜十,却顶着一张家主的脸。谁都知道,那是杜十带着他的皮。


    杜家上下不敢违抗,只好跪下听命。


    谁都以为杜十收了杜家,就算是报仇了,但是,杜家的怪事不仅没有停止,反而变得愈发张狂。


    先是杜家,每过几天就少一个人,账簿上却多出一笔“买皮”支出,杜家没有牛羊,更没人会硝皮子,哪儿来的皮货收入啊?


    后来,有人发现,井台边常常出现湿脚印,看上去就像是有人浑身是水的在井边站过一样。


    杜家人背地里都说,听真正卖皮子的说过,扒皮之前用凉水激一下更容易扒下来。


    杜家人被吓得偷偷的哭,却不敢跑——跑出了杜家,就更不知道自己怎么死了。


    后来有人说,要不去找四少爷吧?


    四少爷是当年杜家唯一没亏待过杜十的人,把他找回来说不定能劝动杜十。


    那时候,杜家四少爷早就出家了,等杜家人好不容易找到了四少爷出家的地方,却看见寺庙的回廊下面挂着一盏刚做好不久的人皮灯笼,灯笼皮只有薄薄的一层,却透光如玉,灯蕊却是黑头发;风一吹,灯笼里传出低低的读书声,念的竟是四少爷当年背不下来的《千字文》。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