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7章 车队迎接,书记愤怒

作者:沧海横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贺时年向欧华盛汇报了此事后。


    可以明显看得出,他的脸色沉了下去,很是不悦。


    但又不能在贺时年面前表露出对吴蕴秋安排的不满,因此只能尽可能收敛。


    看着他这个样子,贺时年心中很是舒服。


    但很快就收敛了这种小人得志的嘴脸。


    “那行,县委办副主任杨巧玲同志比较适合,就安排她去吧!”


    贺时年道:“好,那我待会儿就具体事宜,和她沟通一下。”


    欧华盛从鼻腔中嗯了一声,算是回应了。


    贺时年离开后,欧华盛整张脸彻底垮了下去。


    吴蕴秋对他的不满已经表面化了,他如坐针毡,心里极为不好受。


    有愤怒,有怨毒,有不甘......但更多的是来自于权力压迫的无奈。


    渐渐地,他的眼里被怨毒之色取代。


    杨巧玲是县委办副主任之一。


    副科级,三十五六岁,个子小巧,能量却不小,工作能力很强。


    一个女人,凭借自己的本事,在这个年纪,达到这个位置,足以可见。


    得到通知后,她主动来到了贺时年的办公室,手里还拿了一盒茶叶。


    “贺秘,没打扰你工作吧?”


    杨巧玲是县委办副主任之一,分管保密办工作。


    贺时年和欧华盛的关系不可能再缓和。


    在县委办他不能继续树敌,因此,对杨巧玲的态度也就恭敬了很多。


    贺时年起身相迎,道:“杨主任驾临蓬荜生辉,欢迎还来不及呢,来,请坐。”


    杨巧玲笑了笑,道:“给你带了盒茶,尝尝看。”


    贺时年知道这是人情往来,道了谢,给杨巧玲泡了杯茶。


    “这次吴书记下乡,杨主任带队,我正要去找你,和你沟通一下行程的具体安排,没想到你却来了,我工作的主动性不够呀。”


    杨巧玲一笑,露出一排整洁的牙齿,瓷白瓷白的。


    “知道贺秘忙,我趁着爬楼梯锻炼的机会找你,也是一样的。”


    接下来,两人就具体行程安排和注意事项等交换了意见,并形成统一决议。


    离开时,贺时年回礼。


    将外婆炒的明前茶拿了一盒还她。


    “杨主任也尝尝,这是明前茶,盘龙乡的。”


    杨巧玲笑道:“谢谢,听说盘龙乡的明前茶很地道,我就却之不恭了。”


    杨巧玲离开后,贺时年犹豫是否和李朝阳说一声欧华盛故意将南坪镇安排在最后的事。


    最后,他放弃了。


    这事,哪怕自己不说,李朝阳通过其它渠道应该很快就能知晓。


    周末,很多乡镇干部打电话给贺时年。


    一是为了套近乎,约饭局,走人情。


    二则是打听吴蕴秋下乡,主要想看哪些领域。


    以便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看哪些领域,吴蕴秋没有明说,因为她的目的并不在此。


    因此,对于这类电话,贺时年都采用了敷衍的方式。


    不过,这些电话中,有一个贺时年的重点关注。


    江水镇党委书记胡绍明。


    胡绍明是从盘龙乡起家的,贺时年还在念书的时候,胡绍明在盘龙乡当副乡长。


    这个官很有想法,敢拼敢干,有一定的建树,为盘龙乡的老百姓做了几件实事。


    提高了老百姓的收入,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


    其中,盘龙乡大量种植明前茶,推广,销售......最后,在整个东华州都出名。


    胡绍明功不可没。


    也正因如此,贺时年才能每年都喝到外婆炒的明前茶。


    后来,胡绍明去江水镇当了专职副书记,后又当镇长,最后升任江水镇党委书记。


    对于胡绍明,贺时年是有好感的。


    接到他的电话,语气也就客气了很多。


    “你好,胡书记。”


    “贺秘,你好,我是胡绍明。”


    两人闲聊了几句,胡绍明主动问道:“贺秘,我有件事想征询一下你的意见。”


    贺时年说:“胡书记有什么指示请讲,不用那么客气。”


    胡绍明一听,道:“哎哟喂老弟,我哪敢指示你呀,我是真心请教。”


    贺时年道:“胡书记带领盘龙乡人民脱贫致富的事迹我是知道的,凭这份为民之心,值得敬佩,有什么尽可直言不讳。”


    胡绍明客套了两句,说:“你也知道,江水镇是人口大镇,也是耕地大镇。同时也是宁海县重要的蔬菜瓜果出口基地,这次我想带吴书记到果园田间,走一走,看一看,不知是否妥当?”


    江水镇确实是人口和耕地大镇。


    宁海县有110万人口,其中,光是江水镇就有29万人口。


    这已经堪比某些小一点的县市了。


    胡绍明的打算,贺时年是赞成的。


    吴蕴秋重视土地,耕地......更进一步,是重视绿色食品,包括蔬菜瓜果等。


    胡绍明如此安排,正符合吴蕴秋的心意。


    但这话,贺时年不敢说满,便道:“胡书记,我觉得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特色,展现特色就是最好的。”


    胡绍明是人精,浸淫官场多年,自然明白贺时年话中的意思。


    连连道谢,又说了一番客套话,才挂断了电话。


    转眼,到了吴蕴秋下乡镇的日子。


    这天一早,贺时年就来到了县委小院。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杨巧玲比他还早,这让贺时年微微有些讶异。


    “早啊,杨主任。”


    “早,我也刚到一会儿,早知道我们前后脚到,我应该等一等贺秘。”


    贺时年想,怪不得能坐到县委办副主任的位置,还真会说话。


    简单的一句话,既照顾了贺时年晚到的面子,也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不多会儿,其他车辆也陆续进入小院。


    此次同去的,有农业农村局,水利局,教育局等。


    当然,还有县委负责文字材料的政研室和调研室。


    众人到了之后,纷纷下车,和贺时年打招呼问好。


    一时间,贺时年感觉自己众星捧月,又不免升起忌惮之心。


    还好,时间不长,吴蕴秋下来了。


    她身着稍显休闲的商务装,既有商务的稳重。


    又有休闲的优雅,还真有点别具一格,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如果别人不说,她这样的女子站在人群中。


    一般人只会以为是漂亮的邻家女孩。


    任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看上去年轻,看似柔弱的女子就是宁海县。


    这个有着110万人口的县委书记。


    吴蕴秋毕竟是军人出身,一身合体的休闲商务装,也穿出了军人飒爽的英姿。


    加之她身材本就高挑,眉目清秀,肌肤胜雪。


    哪怕不施粉黛,也充斥着女性阳光之美。


    “人都到齐了吗?”


    贺时年上前接过她的行李箱,说道:“嗯,都到齐了。”


    “那好,我们出发。”


    说完,朝着方杰开的依维柯走去。


    临近上车,她又转身道:“巧玲同志,这一行,就我们两个女同志,你过来,我们坐一辆车。”


    闻言,杨巧玲神色一喜。


    而其余人皆是露出羡慕之色,不过也来不及多想,转身就上了自己的车。


    车子出城。


    吴蕴秋说道:“时年,我们不按原来的路线走了,先去官田镇。”


    贺时年心头微惊,不过还是道:“好,我通知官田镇班子。”


    车子转弯,上了去官田镇的国道。


    后面的人虽然奇怪为什么突然改变行程,但不敢多问,紧随其后。


    虽是国道,但路其实并不好走,被拉矿,拉石的大车压出了坑坑窝窝。


    有一段,还有些颠簸。


    虽然来往的车辆不是太多。


    但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保证方杰的路线行驶正常,保证吴蕴秋的安全。


    还好,一路无恙,一个多小时后,车子终于到了官田镇。


    一进入镇里,坐在副驾驶的贺时年远远就看到了一众车队等候在街口。


    人群笔直车前,整齐划一,仿佛训练过一般。


    依维柯下意识降速。


    贺时年一眼就看到了为首的,正是官田镇党委书记周北业以及镇长白连鹏。


    贺时年转身对身后的吴蕴秋道:“吴书记,是周书记和白镇长。”


    吴蕴秋瞟了一眼黑压压人群,眉色微紧,说道:“别理他们,直接开去镇政府。”


    方杰闻言,已经减速的车子,又提速,从车队中间穿过,疾驰而去。


    看此一幕,周北业和白连鹏等人慌了。


    见车子急速而去,他们立马上了自己的车子,让司机加速。


    很快,周北业的镇政府一号车就超过了方杰的依维柯。


    并且在前面开启了双闪,放慢了速度,带着一纵车队井然有序进入了官田镇政府。


    车子一停稳,周北业立马从车上笑着跳下来。


    三步并作两步,走到距离依维柯两三米的地方停下。


    其他人也陆续下车,整齐地站成一排。


    吴蕴秋并没有下车的想法,道:“时年,你让北业同志到车上来。”


    贺时年知道,周北业要被批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