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7章 沙俊海提到贺时年,让人心惊肉跳

作者:沧海横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贺时年洗好出来,乔一娜主动递上了浴巾,道:“时年,我刚才说的,你记下没有?”


    “记下什么?”贺时年疑惑。


    “就是我爸调整岗位的事。”


    贺时年道:“这事我真帮不了,县委有县委的考虑,我虽然是书记秘书,但也左右不了书记的想法。”


    “你不提,怎么知道干预不了?”


    贺时年叹了一口气,继续解释道:“一娜,你是怎么想的?我才给吴书记当秘书一个月多点,哪怕她再信任我,也不可能在人事上听我的。”


    “再者,我和你是男女朋友关系,如果我为了你爸的事,和吴书记提,她会怎么看我?”


    “认为我任人唯亲,还是认为我野心太大,越位干预人事问题?”


    乔一娜一时间哑口无言。


    为了断绝乔一娜的念头,贺时年继续道:“一娜,你知道为什么古代皇帝身边的太监最后大多没有好下场吗?”


    乔一娜摇摇头。


    “因为,他们没有做好太监的本职工作,越位左右的皇帝的思想,甚至干涉朝政,最后酿成大祸。”


    “秘书的工作,说得难听点,和古代的太监没多大区别,难道你想因为你爸的事,让我没有好下场?”


    “就是提一提,让吴书记考虑考虑,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吗?”


    贺时年道:“只会比你想象中更严重,一娜,你在体制内,也有6年了吧,这些东西,我觉得你应该比我更清楚。”


    乔一娜沉默了,还想说什么,贺时年的电话响了。


    是某个单位的领导。


    贺时年没有接,任由电话挂断。


    不一会儿,又响了。


    “你看,这些人的目的都是让我在吴书记面前说好话,我不可能答应,甚至现在我连电话都不敢接。”


    接下来,又是接二连三的电话,一直持续到六点,才稍稍消停下来。


    当天七点半,吴蕴秋提前召见了组织部长姚贤之,谈了二十多分钟。


    晚上八点。


    书记办公会正式开始。


    主持会议的自然是吴蕴秋。


    参会人员有县长县委副书记沙俊海。


    专职副书记宋安生。


    组织部长姚贤之。


    吴蕴秋点名让贺时年负责记录。


    书记办公会,也称为碰头会,不能算正式会议,只能算议事会议。


    这个会上,形成的意见,也不是决议,真正的决议在县委常委会。


    这个书记办公会的议题,名义上是组织部长姚贤之提出来的。


    实则,贺时年知道,这是吴蕴秋的意思。


    一开场,吴蕴秋就道:“我来宁海县任职前,农村农业局局长到龄退休,发改委主任也调任它用,半个月前南坪镇党委书记被双规,上周,宣传部长邱文亮同志也调往了西平县。”


    “正科级以上的岗位,一下子空出了四个。贤之同志多次向我提出,解决这些职务的问题,我左右权衡,觉得,也是时候该解决了。”


    “不过,按照程序,由组织部提出,再走正常的程序考察,过于麻烦,毕竟只是局部调整嘛。我的想法,能不能将程序简单化,先由我们几个书记加上组织部长议一议,形成初步方案后,再拿到常委会上讨论。”


    吴蕴秋的话音落下,沙俊海第一个发声,道:“这件事,是该解决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宁海县的人事冻结,已经快一年了。”


    副书记宋安生也点了点头,道:“不是快一年,而是一年半了。金玉祥同志任职宁海县委书记的最后半年,人事上就已经冻结了。”


    姚贤之听后,检讨道:“宁海县的人事工作冻结,和我这个组织部长脱不了干系,在这里,我向各位书记检讨。”


    沙俊海以长者姿态道:“贤之同志,宁海的人事结构冻结,是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这不是你的问题,你没有责任。”


    “宁海的人事存在着一些实际情况,造成有些同志到了退休年龄,没有退下来,也存在着有些同志超期任职的情况,这对有些同志来说是不公平的。”


    “远的不说,就说贺时年同志,他是蕴秋同志的秘书,按照宁海的历史经验,他至少应该兼任县委办副主任,分管相应工作。”


    “但实际上呢,他现在仅仅是综合一科的科长,从这个角度而言,会不会对时年同志的工作产生消极影响?”


    听到沙俊海提到自己,贺时年心脏狂跳。


    他才刚来县委一个月的时间,是不够资格提拔县委办副主任的。


    沙俊海不可能不知道。


    既然知道,还拿他举例,有些东西就值得玩味了。


    一时间,贺时年有些不知所措。


    正在这时,吴蕴秋讲话了,道:“俊海同志说得有道理,贤之同志向我汇报过,在宁海,目前需要调整的科级干部,已经达到了23人之多,如果这些职位变动后,后面又将有一系列的调整。”


    “后来,我听了贤之同志的建议,觉得很有道理。如果现在就解决这批人的职务,那么到人代会,党代会的时候,要如何调整?”


    “与其如此,还不如先解决最紧急的职务,然后等到两会换届的时候再批量解决,毕竟,距离两会也仅有几个月了,组织部走正常的人事考察流程,完全来得及。”


    吴蕴秋说完,副书记宋安生道:“我赞同书记同志的意见,如果现在来一个大调,到两会,人事调整会陷入被动,与其如此,还不如到时候一并调整。”


    对于这一提议,沙俊海是反对的。


    但副书记和组织部长都支持了,他如果反对,就成了少数派,没有意义。


    同时,沙俊海也不可能因为此事,就和吴蕴秋闹翻。


    至少表面上应该保持应有的和气。


    会议回到了吴蕴秋的初衷,今天只解决四个重要的职务。


    吴蕴秋见众人都没有意见,便道:“按照程序一个个讨论吧,贤之同志,先讨论哪个?”


    姚贤之道:“农村农业局局长。”


    吴蕴秋道:“组织部有什么具体想法?”


    姚贤之道:“目前主持局党委工作的曹猛同志,已经代理一年时间,各项工作和考核都井然有序,各方反馈也不错,我建议将曹猛同志扶正。”


    宋安生道:“曹猛同志不错,属于科班出身。”


    闻言,吴蕴秋看向沙俊海,道:“俊海同志,你的意见呢?宁海既是工业大县,也是农业大县,你主持政府工作,工业是你的左手,农业是你的右手呀!”


    沙俊海的脸色看不出任何表情,道:“我没意见,曹猛抓农业农村,我放心。”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