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1 卫青的抉择

作者:萌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翌日。


    清晨。


    将军大帐掀开,两旁的亲兵迅速抱拳行礼:“将军!”


    卫青身披战袍,眉宇间有些疲色,下令的语气非常果断:“传将令,全军西行两百里。”


    “是!”


    “将军。”


    亲兵立即应诺,转身前去传达将令。


    望着逐渐在朝阳中苏醒的大军将士,卫青表面平静,心里却有一股悸动。


    昨夜,陈无数送来的情报,已经全部都被军中向导翻译成汉字。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物品,自然是一份情报地图。


    那些用匈奴符号书写的信件,清楚记载着匈奴大军最近的动向。


    而在通过翻译后,他竟然发现草原上的匈奴部落出现割裂,统治着一个万户的左贤王部,最近和匈奴单于部发生着争斗。


    左贤王的小儿子死在单于手中,左贤王开始不奉匈奴单于王令。


    此刻,匈奴单于正带领着右贤王部,合计一共三万铁骑,快速奔赴雁门关方向,准备阻击李信部的汉军。


    左贤王则坐上壁观,统领着一个万户未动,拒绝奉行匈奴单于的命令。


    意思很简单,就是想要成为新的草原之主!


    等待匈奴单于和汉军两败俱伤的时候,率领一万铁骑接管龙城,取代目前草原的统治者“车臣单于”。


    于是车臣单于害怕力量损失过大,采用集中力量,个个击破的方式,率先去迎战李信部。


    赫兰部作为隶属于左贤王帐下的一个部族,时常都会和左贤王有书信来往,所以事情在皮纸上记载的很详细。


    照样这样看,四路大军当中,李信是最危险的一支军队。


    卫青盔下的一万大军,不仅暂时安全,而且还有一个立下大功的机会。


    齐袭龙城!


    匈奴军马在通过几番调动后,圣地“龙城”最多不会超过有一万户的守军。


    以卫青帐下的军马,完全有可能做出齐袭龙城的壮举。


    而龙城的位置在地图标注的非常具体。


    看见一个绝无仅有的机会摆在面前,卫青自己都被吓一大跳。


    可他作为大军主将,接下来,又迫使自己恢复冷静,仔细思考计划是否存在漏洞。


    因为有时候机会也可能是陷阱!


    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决定着西征大军的生死。


    这场战争他输不起!小說中文網


    卫青凭借直觉就开始怀疑,匈奴是不是故意放出消息,调集好力量正在前面等他。


    可是匈奴从未暴露过“龙城”的所在,拿“龙城”的位置当诱饵,风险是不是太高了?


    当然,只要匈奴下定决心,完全可以用“龙城”当作诱惑,故意引诱卫青上钩。


    在大草原上,卫青无法又和李信、公孙敖等大军交换情报。


    只能利用手头仅有的线索,对眼前局势进行判断。


    非常容易一叶障目。


    可赫兰部有数千骑,是一股不小的人马。


    匈奴单于要是调集全族军队,赫兰部一定是其中之一。


    可现在赫兰部不止没动,还被他们剿灭了。


    这就代表匈奴单于确实没能力调集匈奴的全部军马。


    最起码,匈奴单于调集不动左贤王帐下的部族,也就意味着左贤王和匈奴单于,确实很有可能正在争斗当中。


    呵呵。


    匈奴人倒是会抓机会。


    各种杀父自立,互相仇杀的戏码经常上演。


    永远都不懂何为“礼”。


    不过,按照赫兰部的地图上面所画,从赫兰湖到圣地“龙城”之间,一共还有九个部族,全部都是隶属于左贤王部。


    而且一路地形都是平坦无碍,既不适合埋伏,也很难组成包围圈。


    只要发现埋伏。


    随时都可以转身撤退。


    所以卫青在下达军令的时候,便等是定下“边走边看,边打边探”的决策。


    如果一路顺利无碍,成功抵达龙城的话。


    那么齐袭龙城的计划,便会水到渠成的进行。


    李信等几路大军也不会白白战死。


    要是出现埋伏的话,大军就可以迅速后撤,前去寻找另外三路军队汇合。


    当然,卫青不是没有发现赫兰部地图与黄县令府邸内抄出的那张地图上,有一处细微的不同点。


    位于草原腹地的那个红点消失了!


    这种微小细节问题,可以理解成部族迁徙、或者是部落被吞并、赫兰部直接没标注。也可以理解成,是匈奴故意隐瞒,把这里藏起来了。


    由此还可以延伸出许多极端的猜测。


    可替大军做出判断,是需要情报参考的。


    最起码,赫兰部那份地图有许多情报作为参考,不管情报是真是假,都更容易获取人的信任。


    仅仅依靠一个标注点的消失,就放弃掉齐袭龙城的机会?


    卫青做不到。


    任何一个将令都做不到。


    他已经出下定决心了。


    这时大将军翻身上马,望着开始移动的西征大军,提起缰绳,策动胯下骏马。


    ……


    “果然,卫将军还是做下这个决定。”


    地图上匈奴的龙城就在西方。


    陈无数收到大军向西的军令,心里并不觉得意外。


    因为换做是他,他也会下令西行,直奔地图上的匈奴圣地“龙城”。


    没办法,行军打战和比武不同。


    也许在比武格斗的时候,你可以灵光一闪,按照闪现的思路去打。


    毕竟,比武死就死你一个,不关别人的事。


    可行军打战关乎大军、国运、必须有根据、有理由的去打。


    因为直觉能对一次,可不一定能对第二次。


    一些细节上的灵光,转眼就会被身上的压力和责任扑灭。


    身为大将谁都不会轻易犯险。


    更何况,还有一件齐袭龙城的大功摆在对面?


    卫将军若是能够齐袭成功,一战封侯就在眼前!


    谁不心动?


    陈无数心中晒笑两下,当即率领兵马开始赶路。


    这时他已经以裨将军的身份,把先锋、锐勇两营整合完毕。


    不仅顺利接过指挥调度的权利,而且还让后军把人数充齐,补充到整齐一千人。


    目前大军还没出现大规模渐员,怎么亏都不能亏待前军。


    后军的偏将军,看见陈无数持着将令前来要人,也不敢惹这位“无双大将”,乖乖就把人给送来了。


    一切都非常顺利。


    陈无数在升任为裨将军以后,随身亲兵按照规格也扩充至十人。


    接着,他直接开启任人唯亲模式,把魏长羡提拔为亲兵什长,把徐花娘擢升为先锋营屯长。


    由于统帅一营的校尉军职,需要大将军亲自任命。


    陈无数最多只能临时委任屯长的职位。


    所以,这两个军职已经是最好,最适合他们发挥的职位了。


    别看,魏长羡的亲兵什长听起来不如徐花娘的屯长威风,但是亲兵什长就是将军亲信。


    在将军倚重的情况下,地位可不比一个屯长差。


    魏长羡不仅不恼,反而非常开心。


    他知道只要跟着陈都尉冲锋陷阵,都尉就绝对不会亏待他。


    不对,现在应该改口叫将军了。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