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1章 富农问题

作者:十九度的夏天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牛大壮兜兜转转,门口停了车,也没进屋。


    他一转身就去了西瓜基地,抽空又在空地位置布施了一阵阵灵雨。


    末了,牛大壮就在瓜棚里席地而坐,渐渐地进入空灵状态。


    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第一缕阳光洒在牛大壮的脸上。


    牛大壮猛地睁开眼睛,脑海里突然变得更加清醒。


    他想起了自己昨天的决定——黄鳝依旧均价20元进行收购。


    不管怎么说,这个价收购,60元卖出去,自己确实能赚不少。


    因为自己赚了不少,牛大壮莫名觉得内心有些不安。


    然而黄鳝确实不能在桃源村轻易涨价,那样的话将会得不偿失。


    看样子还是要让乡亲们从其他渠道多挣点,这样牛大壮心里才会平衡。


    牛大壮想起了发动乡亲们做蔬菜,都给乡亲们布施一场灵雨。


    然而这看起来并非长远的事,貌似也没能让乡亲们挣到更多。


    到底让桃源村的乡亲们做点啥,才能让大伙儿持续性多挣点呢?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许,乡亲们还得靠桃源村这一片热土地。


    桃源村别的不多,土地资源却十分丰富。


    祖祖辈辈以来,大家都是靠种地维持生计。


    只是近年来,外出打工的热潮席卷而来,才让许多人离开了这片土地。


    突然,牛大壮想起了自己去仁济堂抓药的情景。


    那些草药的价格昂贵,利润空间巨大。


    如果能在桃源村大量种植中草药,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那不正是一个绝佳的发展机会吗?


    想到这里,牛大壮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心中仿佛燃起了一团希望之火。


    “乡亲们只要肯种植,收成后的中草药,根本就不愁卖。”


    “就算卖不出去,我也可以将其搭配制作成药丸。”


    “比如说自己秘制的药膳丸子,到时候是可以进行批发,发到全国各地……”


    “嘿嘿,这个就想得有点远了,如何发动乡亲们种植草药还是个问题!”


    牛大壮心中的想法一旦生根发芽,便如野草般疯狂生长。


    他想起昨日与李青云相处时,对方身上那股为百姓谋福祉的热忱,。


    以及对自己隐隐的赏识,牛大壮坚信,这位桃源县的父母官定会伸出援手。


    下定决心后,牛大壮毫不犹豫地拿出手机,拨打了李青云的电话。


    “李书记,大清早的给你电话,说真的,是一件麻烦事。”


    牛大壮声音沉稳,却难掩一丝紧张,他不紧不慢地接着说道:


    “我想在桃源村发展大型产业,不知你能不能支个招?”


    电话那头传来李青云略带疑惑的声音:“支招?发展产业?”


    短暂的停顿后,李青云语气变得温和,“你想说啥就说呗!”


    牛大壮赶忙坐直身子,将心中的想法一股脑儿地倒了出来。


    “我觉得只要乡亲们大量种植药材,肯定能致富!”  牛大壮说道。


    “我明白了,能够带动老百姓致富的项目,咱们都会大力扶持。”


    李青云的声音透着果断与坚定,却又带着一丝歉意,他说:


    “对了,我还忙着赶去会议室开会,回头再给你回复一下。”


    挂断电话,牛大壮握着手机的手迟迟没有放下。


    他望着桃源村远处连绵的青山,心中既兴奋又忐忑。


    怀着复杂的心情,牛大壮起身走出瓜棚。


    这个点,牛大华三兄弟也准时来到了西瓜地摘瓜。


    牛大壮打了声招呼,离开后索性朝着村公所赶去。


    一路上,牛大壮看着熟悉的乡间小路。


    看着路边正在劳作的乡亲们,心中满是感慨。


    到达村公所时,已有不少乡亲们提着装满黄鳝的桶在等待。


    那些黄鳝在桶里扭动着身躯,溅起阵阵水花,仿佛也在为新一天的交易而兴奋。


    牛大壮强压下心中的波澜,像往常一样有条不紊地开始收购工作。


    他的眼神刻意避开乡亲们充满期待的目光。


    生怕自己会在那双双质朴的眼睛中,看到愧疚。


    他知道,自己以均价??20  元的单价收购黄鳝,而转手就能以  60  元的价格卖出。


    如果今天能收到  6000  斤黄鳝,那就能赚  240000  元。


    这本该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可他的内心却沉甸甸的。


    每接过一桶黄鳝,牛大壮的动作都格外轻柔。


    仿佛手中捧着的不是黄鳝,而是乡亲们的信任。


    他在心中不断安慰自己:反正自己挣到更多,最后都会毫无保留地贡献给桃源村。


    比如昨天从杨三喜手头上拿过来的一百多万,将会回馈给桃源村。


    他早就盘算着要用这笔钱为桃源村做点实事。


    只是具体做什么,还需细细思量。


    一个小时的收购时间,在忙碌中悄然流逝。


    当牛大壮清点完最后一桶黄鳝,长舒一口气。


    今日的收购量,总量刚刚突破了  6000  斤。


    可新的难题又摆在了眼前:


    这么点黄鳝,如何分给李青青和唐紫嫣?


    自己的桃源餐馆肯定也要留一部分。


    在开往桃源县的车上,牛大壮紧锁眉头,反复权衡。


    最终,他咬了咬牙,做出决定:


    李青青给  2000  斤,唐紫嫣  3000  斤。


    多出来的  1000  斤暂时放在桃源餐馆。


    牛大壮知道,这样的分配可能会引起不满。


    但如今黄鳝总量有限,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


    果然,当他将分配方案告知李青青和唐紫嫣时,两人都面露不悦。


    李青青皱着眉头,眼中满是不满:“就这么点?根本不够我的需求量!”


    唐紫嫣也连连摇头,一脸的不情愿。


    但牛大壮态度坚决,无奈之下,两人也只能接受。


    将  1000  斤黄鳝送到桃源餐馆后,牛大壮刚准备歇口气。


    就在这时候,牛大壮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


    看着屏幕上  “李青云”  三个字,他的心跳陡然加快。


    按下接听键,李青云爽朗的声音传来:


    “大壮老弟,你早上说的那事儿,有眉目了!”


    牛大壮一阵激动:“什么?李书记,这么快就有眉目了?”


    “是的,大壮,你别忙着激动,先听我说。”


    李青云说道:“今日会上,我就提出了富农产业问题。”


    “我直接点名,桃源村人杰地灵,气候宜人,适宜种植药材。”


    “我们可以先在桃源村做个药材基地试点,成功后再全县铺开。”


    “大壮,我这么说,你懂我的意思吧?以后的事,一般都很难说清楚。”


    “但我绝对会让这件事在桃源村落地生根,发芽开花,不过……”


    牛大壮正听得入神,见对方迟疑,他忍不住追问:


    “李书记,你别卖关子呀?不过什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