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33章 你这演讲跟谁学的?

作者:词中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工业是强国之根本?”


    百姓们呆呆地听着,他们之前完全想不到工业居然如此重要。


    不过想想也是,就因为大明走上了工业这条路,他们的生活才变得更好的。


    崇祯举着喇叭,继续说道:“工业强国,但什么富国呢?”


    “那就是商业!”


    “工业强国,商业富国。”


    “工业之路我们要走,商业这条路也一样要走,这就是工商业!”


    “就像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四周的百姓恍然大悟。


    原来这就是工商业的意思啊!


    “有句话我送给大家,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农业是一切之根基,工商业的繁荣就是建立在这地基之上。”


    崇祯充满威严的双目扫视着在场众人。


    “明王去年在江南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很多人骂我们残暴,但你们想过没有?”


    “那些人看似只是阻碍了新作物的推广,只是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但农业无法发展,那工商业谈何振兴?大明如何强盛?”


    “他们阻碍的不仅是新作物的推广,而是农工商三业。”


    “阻碍的是大明的富国强民之路。”


    崇祯杀气腾腾:“他们……死不足惜!”


    “原……原来如此!”


    “我明白了,原来那些人的行为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恶劣。”


    在场的百姓,甚至包括官员都是恍然大悟,仿佛醍醐灌顶一般。


    工商业晚一天发展,大明就多一天的饿死鬼或冻死鬼。


    唯有快刀斩乱麻才是最好的方法。


    那些人太过分了,也太愚蠢了。


    为了私利,居然阻碍农工商三业的发展,阻碍了大明的富国强民之路。


    杀得好啊!


    大明的崛起,不应该被那些人给阻碍。


    “好,明王杀得好啊!”


    “没错,咱们大明就应该大力发展工商业。”


    “富国强民?真是太令人期待了。”


    百姓们,包括官员们都是热血沸腾。


    他们想不到皇帝居然看得这么长远,说的话更是如此精辟,深入人心。


    工业强国,商业富国!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短短三句话,却是如此精辟。


    的确,这三样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这才是大明的富强之路。


    崇祯说完,也不再废话,转身走上了蒸汽船。


    当皇帝的,总得在百姓眼中保留一些神秘。


    “妙,真是太妙了!”


    “陛下今天说的话,简直令老夫大开眼界啊!”


    “还好我刚刚用手机把视频拍下来了,回京之后一定要发上讯音,让京城的百姓都聆听陛下的金玉良言。”


    几名大臣激动地交头接耳。


    温体仁作为礼部尚书,更是一把拉过一名南京城的大官。


    “立即发电报,将刚刚陛下所说原封不动地发回去,尤其是鞭辟入里、言简意赅那几句,并让他们快速出报纸。”


    南京城还没有通网,但无线电报还是能使用的。


    并且因为大明的无线环境更干净,传播距离比后世远得多了。


    崇祯早已经培养相关技术人员,并且派他们前往各大重镇或者边疆地区。


    “没问题,下官稍后就去办。”


    …………


    在百姓们不舍的目光之中,蒸汽船冒着黑烟白雾离开了码头。


    “嘶……”


    “果然不用风帆就能跑,还这么快,这么灵活。”


    “天呐,要是以后普及开来,那咱们去京城不是方便多了?”


    “据说京城还有火车呢,真想去看看。”


    “看到这一幕,我真想吟诗一首……大船大船你没有帆,烧水冒气跑得快。”


    “闭嘴!”


    …………


    蒸汽船上。


    “陛下,您刚刚说的话真是太好了。”


    温体仁拍着龙屁:“微臣听着当真是茅塞顿开,如同醍醐灌顶。”


    “微臣现在才知道,陛下看得如此长远,原来工商业竟如此重要。”


    “微臣已经将刚刚那一幕拍下来了,准备回到京城就发上讯音,让京城的百姓也能瞻仰一二,聆听您的教诲。”


    “并且刚刚还让南京城的官员将您所说通过电报发回去,出在报纸上。”


    一通龙屁下来,他不但让崇祯开怀,同时也征询能不能发在讯音上。


    最后还表达了自己的功劳。


    简直就是一箭很多雕。


    当然,崇祯知道对方的小心思,不过也不在意。


    谁不喜欢有一个听话又会拍马屁的手下呢?


    “随便你,想发你就发吧!”


    崇祯矜持地表示了一下,随后走到了一旁。


    “怎么样?我刚刚的演讲如何?”


    许青竖起一个大拇指:“厉害,你是从哪里学来的?”


    “网上不是有很多吗?当然最关键是跟那个小胡子学的。”


    “果然啊!”


    论起演讲能力,学美术的小胡子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估计都名列前茅。


    太会煽动人心了。


    崇祯双手搭在围栏上:“人类的意识形态是世界上最锋利的刀子,单单发展工商业是不够的,需要将他们的思想拧成一股绳。”


    今天之后,这些人必将会为了工商业投入更大的热情。


    …………


    下午,蒸汽船来到了常州。


    再度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与好奇。


    崇祯他们住进了江阴城,其他人就住在城内的宾馆之中。


    江阴城不算大,已经全面通电。


    并且附近也是工业革命的起源地,商业发达,人员流动大。


    因此这里混砖结构的宾馆也是相继兴起。


    豪华程度参差不齐,但全都通电了。


    接下来数天,众人便是四处考察。


    他们看到了热火朝天的纺织业工业区。


    那里连成一片,各有各的功能作用。


    每时每刻都有工人拉着各种物料,游走在各个工厂之中。


    这里没有火车,但有铁路。


    时不时就有成品被装上轨道车,由马拉着前往码头。


    这里的交易多是使用纸币交易,有些是记账。


    至于银子却很少见到了。


    有一支队伍,骑着自行车匆匆而过。


    他们肩膀上都系着一根红带。


    当看到有工人抽烟时,顿时冲上去破口大骂:“你他妈的在干嘛?工厂里可以抽烟吗?你工号多少?”


    崇祯好奇:“这是在干嘛?”


    蒸汽纺织厂,厂长钱盛抹了抹额头的冷汗。


    “回……回禀陛下,这系红带的是安全员,负责各方面的安全,包括机器的规范使用还有火灾的防护等等,工厂里都是棉花所以轻易不能见火。”


    他心中痛骂那个抽烟的工人,但幸好安全员阻止了,自己也不算失职。


    “呃……原来如此,想不到江南也有人抽烟了。”


    崇祯不露声色地将抽出一半的烟盒收了回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