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9章 陛下真是环环相扣,比四环还多一环

作者:词中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其他人见状也是有样学样,将铜板交到了张之极手中。  原先打算留部分田,一家人慢慢翻的。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能多省一笔钱。  可这新作物的出现,让他们打消了这个决定。  迫不及待要去开荒了。  张之极看了看报纸,忍不住道:“诸位,你们看清楚了,这新作物的种子每家每户是限购的,可别开荒太多到时候种子不够。”  这么一说,众人才冷静了下来。  刚刚听到亩产量如此惊人,不由得忘了这件事。  也是,如此仙种,必定是有限的。  整个北直隶这么多人,哪能每家每户都管够?  张之极看着也是松了一口气。  他觉得每家每户限量也挺好的,要是不限量这些人种一大堆,又是第一次种估计会顾不过来。  还是先种着一点,好好呵护,也算是练手。  张之极看着报纸,也暗自震惊。  想不到皇帝的计划一环扣一环。  比四环还多一环。  用耕田机减轻百姓的负担,不但让百姓念自己的好,还能让科学深入民心。  还能让百姓有时间开荒和种植新作物。  并且直播还有钱赚。  同时张之极也震惊于新作物的高产,世上竟然有如此神物?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看向了手机直播间。  这些仙种必定是来自仙界的,所以这些仙人一定知晓。  也就是说,自己可以从他们嘴里知道更多。  “诸位仙长,你们知道这些新作物吗?红薯、玉米、土豆。”  【当然知道,其实这些作物这时应该也传入大明了。】  【没错,只不过还没有流传开来,加之种植技术没完善,没能推广。】  【不但种植技术没完善,就连种子也没经过精心培育,产量什么的也完全比不上**,差不多是两个样。】  张之极看着弹幕里两个星号,也没有多想。  他继续看下去。  【没能推广估计也有人为的关系,有人故意不让推广开来。】  “为什么?”  张之极忍不住问道。  【因为利益,因为百姓吃饱饭有些人就不能达成心中目标。】【对世家大族,对乡绅而言,下面的泥腿子吃饱了,他们怎么土地兼并?怎么让人家卖儿卖女?】  【每一次天灾人祸,或旱或洪,对农民而言是灾难,可对于某些人而言就是饕餮盛宴。】  经过这些弹幕的解释,张之极恍然大悟。  他本就出身名门,见识非凡。  也知道许多人的卑鄙手段。  不由得感叹,这些仙人当真是慧眼如炬。  即便身处仙界,也知晓这些腌臜事。  忽然,张之极问道:“既然如此,那这次新作物的推广不是会阻碍重重?”  【当然,不过京城附近和常宁县附近应该没有人有这个胆子,更远的就不清楚了。】  【为了利益,有些人是不怕死的。】  张之极目光闪动,心中嘀咕:“也不知道陛下和皇爷会怎么处理?还是说更远的地方不去管?”  他摇了摇头,将杂念抛之脑后。  随后问道:“那诸位仙长觉得,这三样作物哪个好呢?”  【当然是红薯了,红薯全身都是宝啊!】  【认可,红薯叶可以炒着吃,红薯可以人吃,又粗又老的茎又可以切碎喂猪。】  【必定红薯,折一段根茎下来就可以当新的养。】  【可是红薯保存时间比不上玉米啊!】  【不讲究口味的话,玉米晒干可以保存很久。】  【可玉米产量比不上红薯,再说了那玉米棒子留着干嘛?】  【玉米棒子当然是卖给高丽了。】  【对,棒子卖给高丽。】  直播间里的弹幕东扯西扯,张之极也是看得津津有味。  他决定了,他家主要种植红薯,其他两样次之。  …………  一份小小的报纸让小半个北直隶都震动了。  亩产量五十石?  百姓们不敢奢望这个产量,但即便只有十石也做梦都能笑醒了。  每家每户都抓紧时间去开荒。  家里就连荒地都没有的,就只能留出一份比较差的地等待种植新作物了。  无数人翘首以盼着新作物的开售。  …………  后世。  已经九十七岁的冯志诚院士身体越发的硬朗。  他在自己的住所里看着书。谁也没想到,他数个月前还躺在病床上陷入了弥留之际。  就在他即将撒手人寰之际,一股神秘的力量让他的寿命得以延长。  时至今日,不但能自由行动,甚至还打算继续进行研究。  因为他脑子里的灵感越发的汹涌了。  他看着书,越发的烦躁。  “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去研究?”  一旁的警卫员一脸的无奈,这就是老一辈科学家的坚持。  在他们眼中仿佛没有休息一说。  或许也是因为老一辈科学家的坚持,龙国才能做到赶上并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冯院士,您身体才刚好没多久,再说您都九十七岁了,再过不久就是九十八岁生日。”  “您操劳了一辈子,休息一段时间吧!”  冯志诚眼睛一瞪:“我身体最近是越来越好了,你们这是在浪费时间。”  他脑子里的灵感越来越多,可上面就是不让自己去研究所。  不过也不奇怪,他这样的国宝人物,九十七高龄,前段时间还差点与世长辞。  谁敢让他去冒险啊?  他们这一代的科学家,哪个不是钻进研究所就不出来了?  真正的废寝忘食,这个年纪顶得住?  “我不管,我已经听你们的话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了,要是我不能把脑海里的想法实验出来,那我死不瞑目。”  冯志诚满脸的坚决,等死不是他的归宿。  如果要死,他更希望死在研究所里,死在探究未知的路上。  相比起通过电话或视频的方式将自己心中灵感说出,他更希望能亲自实验。  面对冯志诚的坚决,警卫员最终只能无奈拨通了电话,并且将问题传达了上去。  不一会……  “冯院士,上面同意了,不过您一定要听从我们安排,休息饮食一定不能马虎。”  “好,放心吧!”  冯志诚高兴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根本不像是一个将近百岁的老人。  “走走走……现在就出发!”  正在他想要出门之际,门铃响了起来。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