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6章 翻天覆地的机械厂,数控机床完工

作者:一只小牛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陈平安站在实验室内,双手轻轻摩挲着桌上的数据报告,心中一片平静。


    外面天空渐渐暗了下来,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进来,给整个房间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辉。


    这次卫士火箭炮的测试数据将会带来巨大的震撼,但他依旧保持着一贯的冷静,仿佛早已料到了结果。


    当他拿着整理好的数据走出实验室时,赵部长已等在门外。


    此刻的赵部长,双手紧紧握着,整个人都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他的眼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陈平安手中的那份数据报告,仿佛那是决定整个国家命运的宝物。


    “平安!快,快把数据给我!”赵部长几乎是冲上前去,语气里带着一丝急切。


    陈平安轻轻一笑,将数据交到赵部长手中。


    赵部长接过报告,匆匆翻阅了几页,脸上的激动之情愈加明显。


    呼吸变得急促,手指紧紧攥着那张薄薄的纸,仿佛生怕它会在下一秒消失不见。


    “这……这简直是奇迹!”赵部长低声喃喃道,仿佛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200公里的射程,精准度……这种武器一旦投入使用,将彻底改变我们的战斗模式!”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平安!你赶紧安排,立即投入生产!我们要尽快装备部队!”


    陈平安却没有立刻回应,而是伸手轻轻按住了赵部长的肩膀,阻止了他那几乎要冲出门的步伐。


    赵部长一愣,抬头看向陈平安,眼中满是疑惑与不解。


    “赵部长,您先冷静一下。”陈平安的语气依旧温和,但却带着一丝坚定。


    “卫士火箭炮的制造并没有那么简单。您也知道,这种武器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而且最重要的是,火箭炮本身也只是整个系统的一部分。”


    赵部长皱起了眉头,显然对陈平安的冷静有些不解。


    他原本以为,凭借卫士火箭炮的威力,必然要全力以赴,快速量产。


    然而陈平安的态度,却让他产生了些许迟疑。


    “火箭炮的生产周期我们可以克服,但更大的问题在于配备的各种通讯车和雷达车,”陈平安耐心地解释道,“这些设备同样至关重要,没有它们,火箭炮的威力根本无法充分发挥出来。而且,这些设备的制造难度也不小。”


    赵部长听到这里,脸上的激动渐渐褪去,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陈平安说得没错。这样的高科技武器,绝不是单靠一台火箭炮就能解决问题的。


    “还有一点,”陈平安继续说道,“操作人员的培训也是个大问题。


    即使我们能够生产出火箭炮和配套设备,但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操作人员,根本无法在实战中有效使用这些武器。


    这不仅会浪费资源,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赵部长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消化陈平安的话。


    眉头紧紧皱起,显然在权衡利弊。片刻后,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疲惫。


    “你说得对,平安。”赵部长终于冷静下来,缓缓说道,“不过,哪怕只有两三个作战单元,这个火箭炮也已经堪比导弹了。如果我们能在前线部署,配合上之前的高空轰炸,战线的推进将会大大加快。”


    陈平安点点头,对于赵部长的冷静感到欣慰。


    他知道赵部长对这一切的期待,但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深知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赵部长,我们需要一步步来,”陈平安坚定地说道,“卫士火箭炮的生产和部署都必须在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进行。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


    赵部长默默地点了点头,心情逐渐平复。他看着陈平安,眼中露出一丝敬佩。


    这个年轻人,不仅在技术上超凡卓越,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依然能保持冷静,实在难能可贵。


    “好吧,平安,”赵部长最终下定决心,“你来安排吧,我相信你。”


    陈平安微微一笑,心中却并没有放松。


    安排完卫士火箭炮的生产工作后,陈平安带着些许疲惫返回了红星机械厂。


    当他推开厂区大门时,一个熟悉的画面映入眼帘。


    工人们正忙碌地穿梭在各个车间之间,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整个厂区仿佛一个庞大的机器,按照既定的节奏有条不紊地运转着。


    陈平安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这座工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部分机床已经改造成了新的机床,平炉也在他的指导下,成功改造成了顶底复吹转炉。


    整个生产线的效率提升了四到五倍,远超此前的预期。


    走进车间,陈平安看到那群熟悉的工人们正围在一台崭新的机床旁,脸上满是激动与兴奋。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时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这简直太神了!我干了这么多年,还从没见过这么厉害的机器!”


    “可不是嘛!新厂长真是了不起,才来了一个月不到,居然就让我们厂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以前要干一天的活,现在半天就能搞定,简直像做梦一样!”


    ……


    工人们纷纷感叹着,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满足。


    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变化不仅意味着工作效率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劳动强度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


    陈平安站在一旁,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心中感到无比的欣慰。


    他知道,自已所做的一切,正在逐渐改变这些普通工人的生活。他们的笑容,是对他最大的肯定。


    “陈厂长!”突然,一个激动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陈平安转过身,只见李工带着一群技术人员快步走了过来。


    李工的脸上满是兴奋,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报告,显然是有了什么重大进展。


    “李工,怎么了?这么激动?”陈平安微笑着问道。


    李工将报告递到陈平安面前,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陈厂长,我们按照您的设计,已经完成了数控机床的零部件!所有的部件都经过了严格的检测,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


    陈平安接过报告,翻看了几页,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数控机床的成功研制,意味着他们工厂的生产效率将再上一个台阶。


    “很好,李工,”陈平安点头称赞道,“接下来,我们就开始组装数控机床。这个任务很重要,大家一定要全力以赴!”


    李工重重点头,脸上充满了自信:“陈厂长,您放心吧!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


    接下来的几天里,陈平安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数控机床的组装工作中。


    作为第一代数控机床,它的设计和制造难度极大,尤其是数控系统,更是整个机床的核心。


    陈平安亲自参与了数控系统的设计和调试。


    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他只能使用打孔纸带作为存储介质。


    虽然这种方法在后世看来已经十分落后,但在50年代的技术水平下,这已经是最为先进的手段。


    实验室内,陈平安带领着一群技术人员,围绕着一台尚未完工的数控机床忙碌着。


    机床的外壳已经基本成型,内部的零件也都安装到位,唯一缺少的,就是最关键的数控系统。


    陈平安站在工作台前,手中拿着一卷打孔纸带,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个孔洞的位置。


    他的神情格外专注,仿佛整个世界都与他无关,只有手中的这段纸带,才是他此刻的全部。


    “大家注意,数控系统的安装非常关键,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绝对不能有丝毫的偏差。”陈平安一边操作,一边向周围的技术人员讲解道。


    技术人员们全神贯注地看着陈平安的操作,心中既紧张又兴奋。


    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陈厂长,这个纸带真能控制机床吗?”一个年轻的技术员忍不住问道,语气中满是好奇。


    陈平安微微一笑,耐心地解释道:“虽然看起来很原始,但这就是最早期的数控系统。我们通过在纸带上打孔来记录每一道指令,机床通过读取这些指令,来自动完成加工。”


    年轻的技术员听得一愣一愣的,显然对这种技术充满了新奇。


    点了点头,继续专注地观察陈平安的操作。


    随着打孔纸带的逐渐安装到位,数控系统的雏形也逐渐显现出来。陈平安小心翼翼地将纸带引入机床的读取装置,确保每一个步骤都准确无误。


    最后,他轻轻合上机床的外壳,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好了,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陈平安转过身,对着大家说道,“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这台机床的表现吧。”


    技术人员们纷纷围了上来,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们知道,这一刻将决定他们过去几个月来的所有努力是否值得。


    陈平安走到机床前,轻轻按下启动按钮。随着一声轻微的响声,机床开始缓缓运转,纸带也随之开始缓慢移动。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紧紧盯着那片纸带,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然而,就在此时,异变突生!


    “啪”


    突然间,整个厂区陷入了一片黑暗。


    所有的机器都在瞬间停了下来,机床的运转声戛然而止,四周只剩下了一片死寂。


    空气中仿佛凝固了一般,所有人都愣在了原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