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1章 毒刺便携式导弹,成

作者:一只小牛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夜色渐深,贾东旭的身影悄悄出现在一条偏僻的小巷中。


    他不时回头张望,生怕被人跟踪。


    月光下,他那瘦削的脸庞显得格外苍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终于,贾东旭来到一间破旧的小屋前。


    深吸一口气,轻轻叩响了门。


    "进来。


    "一个低沉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贾东旭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走进昏暗的屋内。一个身穿黑衣的男子正背对着他,站在窗前。


    "有什么新情况吗?


    "黑衣人头也不回地问道。


    贾东旭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回答:


    "报告,那个陈平安已经搬家了。他现在住在巷子口的一座大四合院里,独门独户的。


    "


    黑衣人缓缓转过身,面无表情地看着贾东旭:


    "继续说。


    "


    "而且,


    "贾东旧擦了擦额头的汗,


    "我还发现那里有不少带枪的人在守卫。看起来非常严密,像是在保护什么重要人物。


    "


    黑衣人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贾东旭见状,心中一喜,舔着脸凑上前:


    "那个...我的酬劳...


    "


    话音未落,一把冰冷的枪管已经抵在了他的太阳穴上。贾东旭浑身一颤,双腿不由自主地发软。


    "你的任务还没完成。


    "黑衣人冷冷地说,


    "接下来我会给你一个新任务。如果你能完成,钱会比之前更多。但如果失败了...


    "他顿了顿,枪管又往前顶了顶,


    "你应该明白后果。


    "


    贾东旭吓得魂飞魄散,冷汗瞬间浸透了后背。他连连点头:


    "明白,明白!我一定完成任务!


    "


    黑衣人这才收回枪,冷笑一声:


    "很好,你可以走了。等我的消息。


    "


    贾东旭如蒙大赦,跌跌撞撞地冲出小屋,逃也似的消失在夜色中。


    ……


    第二天一早,陈平安就精神抖擞地来到了工厂。


    推开实验室的门,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今天就开始制作毒刺导弹的零件。


    "陈平安喃喃自语,迫不及待地走向工作台。


    首先,他需要制作红外感应器。


    这是整个导弹系统的


    "眼睛


    ",也是最关键的部件之一。


    在50年代的技术条件下,要制造出高灵敏度的红外探测器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陈平安并没有气馁。他仔细研究了手头的材料,最终决定使用硫化铅作为感光材料。这种材料在当时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但还远未达到现代水平。


    小心翼翼地将硫化铅涂抹在一块特制的陶瓷基板上,然后将其放入真空蒸发设备中进行处理。整个过程需要精确控制温度和气压,稍有偏差就可能前功尽弃。


    陈平安全神贯注地盯着仪表盘,不时调整参数。


    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流下,但他浑然不觉。


    几个小时后,一块粗糙但勉强可用的红外探测器终于问世了。


    接下来是控制系统。


    陈平安决定采用简化的机械伺服装置,虽然精度不及现代电子系统,但在当时已经算得上相当先进了。


    他亲自设计了齿轮传动机构,并用车床加工出各个零件。


    最具挑战性的是导弹的推进系统。


    陈平安绞尽脑汁,最终想出了一个妙招:利用固体火箭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结构简单,易于制造,非常适合小型导弹使用。


    他小心翼翼地配制推进剂,将其压制成特定形状,然后装入金属外壳中。


    整个过程危险异常,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爆炸。


    但陈平安的手始终稳如泰山,丝毫不见颤抖。


    ……


    陈平安埋头苦干。终于,第二天阳光明媚的早晨,第一枚毒刺导弹的样品诞生了。


    它的外形还很粗糙,远不及后世那般精致。


    但当陈平安抚摸着这个


    "丑小鸭


    "时,眼中却充满了骄傲和喜悦。


    "是时候进行测试了。


    "陈平安兴奋地说道。


    很快,一个简易的试验场地就搭建完成。考虑到毒刺导弹主要针对低空目标,陈平安决定用螺旋桨靶机来模拟敌机。


    消息很快传开,航空部的众多专家和工程师们纷纷赶来观看。


    赵部长也亲自到场,脸上写满了期待。


    "陈工,这就是你研制的新武器?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好奇地打量着陈平安手中的导弹,


    "看起来怎么像个大号火箭弹?


    "


    陈平安微笑不语,只是示意大家退后到安全区域。


    随着一声令下,靶机呼啸着冲上天空。陈平安深吸一口气,将毒刺导弹架在肩上,瞄准了远处的目标。


    "咻!


    "


    伴随着一声尖啸,导弹腾空而起。在场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天空中那个小小的火点。


    导弹的速度极快,眨眼间就追上了靶机。


    就在众人以为它会直接撞上去时,导弹突然做出一个不可思议的转弯,精准地击中了靶机的尾部。


    "轰!


    "


    一声巨响过后,靶机化作一团火球,坠向地面。


    现场瞬间沸腾了。


    "天哪!这...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那位老工程师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老大。


    "陈工,你这是造出了一个会拐弯的导弹吗?


    "另一位年轻工程师激动地问道。


    赵部长更是兴奋得满脸通红,他一把抓住陈平安的手,激动地说:


    "小陈啊,你可真是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天大的惊喜啊!


    "


    陈平安谦逊地笑了笑:


    "赵部长,这还只是初步成果。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


    "太好了!太好了!


    "赵部长连连点头,


    "有了这种武器,我们的防空力量将大大增强。敌人的飞机再也别想肆无忌惮地在我们头顶上耀武扬威了!


    "


    众人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刚才的试验。


    有人惊叹于导弹的机动性,有人则对其精准度赞不绝口。


    就在这时,赵部长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小陈,你这次可立了大功啊!回去我就向上级汇报,争取给你记个一等功!


    "


    陈平安连忙摆手:


    "赵部长,您太看得起我了。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再说了,我们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呢。


    "


    陈平安看着周围兴奋的人群,微微一笑,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各位,我知道你们对这个新武器充满了期待,但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他语气平静,但眼神中透着坚定,


    "毒刺导弹虽然击落了靶机,但距离实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众人听了,渐渐收起了喧哗,纷纷将目光投向陈平安,等待他的下文。


    陈平安环视一周,开始详细讲解起毒刺导弹的原理和构造。


    "这种导弹采用被动红外制导,可以自动锁定敌机的热源。换句话说,它有一双慧眼,能够从复杂的背景中识别出目标。


    "


    他指了指导弹头部,继续说道:


    "导弹头部装有红外探测器,类似于一只眼睛,可以感知目标的方位。而尾部的控制装置就像大脑,根据探测器提供的信息,不断修正导弹的飞行轨迹。


    "


    在场的工程师们听得入迷,不时点头称是。


    虽然他们中有不少人参与了导弹的制造,但如此详尽的解说还是第一次听到。


    "至于动力,我们采用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它结构简单,推力大,非常适合在这种小型导弹上使用。


    "陈平安最后总结道。


    赵部长听完,沉吟片刻,开口说道:


    "小陈,这毒刺导弹确实是个利器。但它毕竟是防空武器,对地面目标的打击能力有限。


    "


    他用手指敲了敲桌子,接着说:


    "现在,我军最迫切需要的是一种强大的对地攻击武器。你看,咱们先前动用云爆弹和白磷弹时,虽然收效不小,但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敌人甚至以此为借口,想发动核打击。


    "


    众人闻言,都不禁皱起了眉头。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


    陈平安也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片刻之后,他突然抬起头,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赵部长,我想我们或许还有另一种选择。


    "他神秘地笑了笑,


    "不知您可曾听说过集束炸弹?


    "


    "集束炸弹?


    "赵部长和在场的其他人都是一脸茫然。


    陈平安没有卖关子,直接解释道:


    "这是一种空投炸弹,外形看似普通,但内部装有数百枚子母弹。当炸弹落地时,子母弹会像撒豆子一样散开,覆盖方圆数百米的范围。


    "


    他比划着手势,声音越来越激动:


    "这些子母弹有的是碎片型,有的是燃烧型,还有的是集束布雷。总之,只要在目标区域上空投下一枚,就能造成毁灭性的杀伤!


    "


    赵部长和工程师们听得眼前一亮,恍然大悟。


    如此强大的武器,简直就是为战场量身定做的!


    一时间,会场内议论纷纷,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太好了!有了集束炸弹,我们就能对敌人发动地毯式轰炸,再也不用担心陷入苦战了!


    "


    "不过,制造这种炸弹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吧?我看光是装填那么多子母弹,就够费事的。


    "


    "难不倒我们!只要陈工肯帮忙,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整个会场变得热火朝天起来。


    陈平安见状,连忙示意大家安静:


    "同志们,制造集束炸弹确实面临不少技术难题。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


    他拿出一张早已准备好的图纸,铺在了桌面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