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2章 没有设备,就自己造,敌人开始行动起来了

作者:一只小牛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他完全不知道四合院里发生的这些风波,因为此刻,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晶体管的制作上。


    自从接触了晶体管,陈平安就触发了电子机械工程师的技能。


    他脑海中顿时涌现出大量关于晶体管的知识,从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到制造工艺,应有尽有。


    再加上他一流的钳工手艺,制作起晶体管来简直得心应手。


    罗教授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他从未见过有人能把晶体管做得如此精良。


    陈平安打磨硅晶片的动作行云流水,掺杂工艺一气呵成,焊接引线更是一针见血。


    短短几个小时,一个个晶体管模块便在他手中诞生。


    "平安同志,您这手艺,简直就是神了!


    "罗教授由衷地赞叹,


    "我活了大半辈子,还是头一次见识到这么高超的技术。您这是练了多少年啊?


    "


    陈平安不好意思地笑笑,说:


    "哪里哪里,罗教授您过奖了。我就是对这些电子元件感兴趣,平时摸索得多了,手艺自然就熟练了。


    "


    "摸索?单凭摸索就能有这造诣?


    "罗教授觉得不可思议,他摇摇头,又仔细端详着陈平安制造的晶体管,


    "这个管壳,是不是用上了特殊的合金?热阻系数看着很低啊。


    "


    "正是。


    "陈平安点点头,说,


    "我在铁镍合金里添加了一些钴,再通过真空热处理,大幅提高了导热性。这样晶体管的散热就更好,工作起来也更稳定。


    "


    "妙啊!这个思路很有创意!


    "罗教授越看越是惊叹,


    "还有这个pn结,掺杂的剂量恰到好处,没有半点杂质。这得多精准的控制啊!


    "


    陈平安笑了笑,谦虚地说:


    "都是罗教授您的功劳。您给了我这么好的平台,我才能尽情发挥。再说了,这些不过是冰山一角,离实用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


    罗教授闻言,也是一脸的振奋。他拍了拍陈平安的肩膀,坚定地说:


    "平安同志,有您在,我对咱们的事业充满信心!计算机的研制,还需要您多多帮衬啊。


    "


    陈平安连连点头,表示一定全力以赴。两人相视一笑,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陈平安和罗教授的身影常常出现在实验室里。他们废寝忘食地研究着晶体管,一次次地改进制造工艺。


    陈平安发挥他的机械天赋,设计出了一套全新的掺杂设备。


    这种设备可以精确控制杂质的掺入量,使得pn结的性能大大提高。


    而罗教授则带领着一批技术员,对晶体管进行着各项性能测试。


    在示波器上,一条条美妙的曲线跳动着,预示着晶体管的优异表现。


    渐渐地,一批批高质量的晶体管被送到了生产车间。


    它们排列整齐,闪耀着金属的光泽,仿佛一个个蓄势待发的战士。


    "有了这些晶体管,咱们离制造出计算机又近了一步!


    "罗教授兴奋地说,眼神中透着对未来的憧憬。


    "是啊,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扩大生产规模,把更多的晶体管模块做出来。


    "陈平安点点头,随即又问,


    "可咱们现在的设备,恐怕还不够先进吧?


    "


    罗教授沉吟片刻,说:


    "你说得对。要实现量产,现有的条件确实不太理想。得引进一批新设备,把生产线升级改造一番。


    "


    "除了提纯设备和掺杂设备,咱们还得备齐切割设备,抛光设备和封装设备?


    "


    陈平安点点头,眉头微蹙:


    "是啊,这些可都是精密仪器,对加工工艺要求很高?


    就拿切割设备来说吧,咱们得用金刚石切割片,把硅锭切成薄薄的晶片,厚度误差不能超过 1 微米?这在国内恐怕还没有先例......


    "


    罗教授叹了口气:


    "可不是嘛,西方那些发达国家,手里有的是技术和装备,想要啥有啥?


    咱们眼下这个境况,连进口都难,更别提自已生产了......


    "


    "进口是不可能的,联合封锁摆在那儿呢?


    "陈平安眼睛一亮,斩钉截铁地说,


    "咱们只能自力更生,发挥独立自主的精神!这些设备,还得靠自已设计,自已制造!


    "


    "哎哟,平安同志,您这想法,跟我不谋而合啊!


    "罗教授一拍大腿,兴奋地说,


    "这些设备呢,关键就在图纸!只要咱们能画出图纸来,国内这些机床厂,还愁造不出来?


    "


    陈平安笑了笑,胸有成竹地说:


    "罗教授您放心,图纸的事儿包在我身上!这些设备的结构原理,我心里都有数?给我三天时间,保准交上一套完整的图纸!


    "


    罗教授闻言大喜,连连点头称是?


    他知道,陈平安的机械天赋有多强,这句话从他嘴里说出来,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果不其然,三天后,陈平安带着一摞崭新的设计图纸,来到了罗教授面前?


    罗教授接过图纸,仔细端详,双眼顿时亮了起来?


    只见图纸上,线条流畅,标注清晰,每一个零部件的结构和尺寸,都画得一清二楚?


    最关键的是,这些设计里处处体现着独到的创意,许多关键部位的设计,竟是他闻所未闻,想所未想!


    "平安同志,这些图纸,简直就是天才的杰作啊!


    "罗教授由衷地赞叹,


    "我活了大半辈子,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么精妙的设计!您这脑子,是怎么长的?


    "


    陈平安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谦虚地说:


    "哪里哪里,都是平时积累的结果?再说了,这些设备呢,跟计算机比起来,还差得远呢?咱们真正的目标,是要把 103 机造出来!


    "


    ……


    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设备制造运动,在三机部内部展开了?


    陈平安和罗教授亲力亲为,带领着一批批技术工人,日夜兼程地赶制着?


    陈平安忙里忙外,指导着工人们?


    只见他一会儿在车床前演示加工要领,一会儿在铣床前讲解图纸,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热火朝天的劲儿?


    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工人们,看着陈平安娴熟的操作,个个眼冒精光,心服口服?


    暗暗咂舌,心说这位陈工真是天生的机械奇才,手艺竟是如此了得!


    在陈平安的悉心指导下,那些复杂精密的设备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型?


    才过了一周,就有好几台崭新的机器矗立在车间里,泛着银光?


    罗教授看了,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紧紧握住陈平安的手,哽咽着说:


    "平安同志,您真是我们的福星!有了这些设备,咱们的晶体管事业,就有希望了!


    "


    陈平安也是百感交集,但还是很快整理好情绪,斗志昂扬地说:


    "罗教授,设备虽然有了,可咱们的路还很长?真正要实现量产,还得靠咱们齐心协力,一起攻坚克难!


    "


    "您放心,我这条老命,都豁出去了!


    "罗教授坚定地说,


    "什么困难,我们都不怕!就是板凳坐穿了,马扎磨破了,也要把国家的嘱托完成!


    "


    ......


    却说漂亮国这边,一场紧急军事会议正在进行?


    参谋们神情凝重地坐在会议桌前,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主位上那位花白胡子的老者?


    他就是太平洋司令……五星上将。


    "诸位,真没想到,堂堂的我们,竟然在战场上吃了这么大的亏!


    "五星上将拍案而起,气得胡子直翘,


    "那个什么 107 火炮,还有 52 式高射炮,一个个威力惊人,害得我们损兵折将!现在又冒出个什么云爆弹,更是要命!


    "


    ,这口气,我们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


    "


    "报告司令,我军在工厂里日夜加班,马不停蹄地改进武器,希望能扭转战场劣势?


    "一名参谋站起身,恭敬地说


    ,


    "根据情报分析,那 52 式高射炮的威力之所以惊人,是因为弹药采用了 vt 引信?


    "


    "哦?什么 vt 引信?


    "五星上将皱起了眉头?


    "这是一种电子引信,能自动测量目标的高度,在最佳位置引爆?


    "那参谋解释道,


    "我军工厂正在研制新式电子对抗装置,可发射大量电磁噪音,干扰 vt 引信的工作?这样一来,52 式高射炮的命中率就会大打折扣!


    "


    "很好!


    "五星上将点点头,


    "这个办法不错,就按你说的去做!


    "


    "还有那个 107 火炮,听说射程和威力都非同一般?


    "另一名参谋开口道,


    "我们刚研制出新式钢铝装甲,抗炮弹能力大大加强?如果装备在坦克和装甲车上,107 炮射它就如同蚂蚁撼大树!


    "


    "可是,对于那个云爆弹......


    "一个谢顶的参谋犹豫着说,


    "恕我直言,它的威力似乎和原子弹不相上下,我们连它的原理都还没搞清楚,更别提对付的办法了......


    "


    此言一出,会场内一片寂静?


    半晌,五星上将才缓缓说道:


    "看来,这个云爆弹,不简单啊......


    "


    "诸位,事到如今,我们也顾不得脸面了?


    "老将军猛地一拍桌子,


    "给我通知国防部,不惜一切代价,务必要把云爆弹的奥秘弄到手!无论是派间谍,还是花大价钱买情报,我们都在所不惜!


    "


    "是!


    "参谋们齐声应道,个个面色凝重?


    一场围绕新式武器的较量,在太平洋彼岸的异国大地上,悄然拉开了序幕?


    ......


    在莫城的一座灰色建筑内,一群身着黑衣的特工正聚精会神地开着会?


    为首的是一位额头饱满,目光犀利的中年男子?


    他就是克格勃的头目柏妮可夫?


    "根据线人传回的消息,前线志愿军使用的那些新武器,很可能都出自一个叫陈平安的小伙子之手?


    "柏妮可夫沉声说道,


    "这个人似乎是个新崛起的军工天才,极受上层器重?


    "


    "头儿,那您的意思是......


    "一个年轻的特工试探着问?


    柏妮可夫眯起眼睛,冷冷地说:


    "想知道他们的武器都有什么本事,最好的办法,就是去问问当事人?


    "


    "可是头儿,那个陈平安恐怕戒备很严,我们很难接近他啊?


    "另一个胡子拉碴的特工皱眉道?


    柏妮可夫


    "哼


    "了一声,不以为然地说:


    "难道还有克格勃搞不定的人?给我打入他的生活,抓住他的把柄!只要你们肯动动脑子,没有翻不了的墙,没有挖不出的底!


    "


    "是!


    "特工们应声而起,神情肃然?


    柏妮可夫背着手踱步,冷峻的目光扫过每一张脸:


    "如今,对方在战场节节败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炎国有了新式武器?如果我们能掌握这些武器的机密,对于扩大阵营,遏制敌人将大有裨益!


    "


    "同志们,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克格勃从来都是战斗在最前线的!


    "柏妮可夫斩钉截铁地说,


    "不惜一切代价,务必要搞到那个陈平安的秘密!为了党,为了祖国,在所不辞!


    "


    “为了祖国”


    会议室内回荡着嘹亮的口号,每一个特工的胸膛里,都燃烧起熊熊的斗志?


    一张无形的大网,正悄然向一个毫不知情的年轻人收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