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0章 极品夫妇,全地形履带车

作者:一只小牛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贾东旭听到秦淮茹的话,先是一愣,随即脸上便浮现出难以掩饰的喜悦之情?


    一把将妻子搂入怀中,激动地说道:


    "真的?你当真怀上了?


    "


    秦淮茹掩嘴轻笑,娇羞地点了点头:


    "是啊,我都两个月没来月事了?再过不久,你就能当爹啦!


    "


    贾东旭简直乐不可支,他一个劲儿地傻笑着,像个孩子一般手舞足蹈起来?


    他从未想过,自已竟会这么早迎来人生的转折点?


    在这个年代,能够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简直就是莫大的幸福?


    然而,秦淮茹却没有让丈夫沉浸在喜悦之中太久?


    她皱起眉头,一脸严肃地说:


    "别高兴得太早!现在物资这么紧张,等妈出来,你这点工资,根本养不起孩子?你得赶紧想个办法,多弄点钱才行!


    "


    贾东旭闻言,也渐渐收敛了笑容?


    抓了抓头,陷入了沉思?


    秦淮茹说得没错,眼下正值困难时期,生活必需品都限量供应,大部分东西都是要给前线?


    像他们这样的收入微薄,仅够温饱已属不易?


    如今家中添了新成员,开销必然陡增,再不想办法可就难以为继了?


    "要不,你从易中海那边下点手?


    "秦淮茹一笑,压低声音说道:


    "上回咱们不是从他那儿讹了不少钱嘛!


    这老家伙有的是私房钱,又一直想让咱们给他养老送终?


    你就从这个入手,再狠狠敲他一笔!


    "


    贾东旭恍然大悟,连连点头称是:


    "有道理!那老狐狸确实手头宽裕,要是能再捞他一把,咱们的生活质量就有着落了!


    "


    两口子你一言我一语地盘算着,眼中闪动着贪婪的光芒!


    见丈夫已然动了心,秦淮茹又接着说道:


    "光从易中海那儿捞还不够,傻柱那边也得下点功夫!


    "


    "傻柱?


    "贾东旭微微一怔,随即醒悟过来:


    "你是说,让他从食堂里给咱们带吃的?


    "


    秦淮茹得意地一笑:


    "不错!那小子一看就对我有意思,只要稍微给点甜头,保准会把饭盒送上门来!


    "


    贾东旭闻言,心中顿时泛起一丝醋意?


    蹙眉道:


    "要是那小子敢对你动手动脚,我非得打断他的狗腿!


    "


    秦淮茹连忙安抚道:


    "你放心,我心里只有你一个?就算再怎么勾引何雨柱,也绝不会让他碰我一根手指头的!


    "


    听到妻子的保证,贾东旭这才放下心来?


    夫妻二人你侬我侬,旁若无人,尽显一副极品夫妻的嘴脸?


    他们哪里知道,四合院里的风云变幻,早已今非昔比?


    曾经不可一世的易中海,如今也不过是强弩之末,支撑不了多久了?


    而他们觊觎的何雨柱,更是早已身在福中不知福,成了陈平安的心腹爱将?


    ……


    另一边,陈平安正全力以赴地督促着云爆弹的制造?


    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制造工艺和原料要求极其苛刻,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


    不仅如此,云爆弹还对储存运输条件有着特殊要求?


    它的引爆装置异常敏感,哪怕是轻微的震动都可能引发爆炸?


    如何确保这些定时炸弹安然无恙地送上前线,成了摆在陈平安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此,他日夜兼程,设计出一套专门的隔震防护装置?


    每枚云爆弹都被小心翼翼地装入特制的弹匣,四周缠绕着厚厚的橡胶垫,以吸收颠簸产生的冲击?


    装配完毕后,一枚枚拳头大小的金属块整齐地码放进防爆箱,严丝合缝,万无一失?


    陈平安满意地点点头,又叮嘱手下反复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就在陈平安忙得不可开交之时,运输的卡车已经鸣笛驶入厂区?


    只见十几辆解放牌卡车一字排开,黄色的车身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散发出一股硬朗勃发的气息?


    陈平安迎上前去,只见卡车司机们个个身材魁梧,膀大腰圆,一看就是经历过枪林弹雨淬炼出的好汉?


    其中一位络腮胡大汉见到陈平安,立刻行了个军礼,用洪亮的嗓音说道:


    "报告首长,咱们这次运送的是什么物资?您可得多多关照!


    "


    陈平安神秘一笑,压低声音说道:


    "是一批特殊的新型武器,绝对机密!等会儿你们看到装车的时候就明白了?


    "


    大汉闻言,不由得来了兴致?


    嘿嘿一笑,尽显憨厚本色:


    "那敢情好!您就甭担心,有我们几个老司机在,还不准把货给您完完整整地送到?!


    "


    就在这时,陈平安敏锐地捕捉到人群中一丝异样的气氛?


    他只听几位运输工人正在小声议论着什么,语气中带着浓浓的无奈和疲惫?


    "唉,又要去老林子里转悠了,这一趟不知道又得走多少天夜路?


    "


    "可不是嘛,这山路又窄又陡,遇到个泥石流啥的,卡车都得陷进去半个轱辘!


    "


    "要我说啊,这武器弹药还是人背马驮靠谱,起码不担心抛锚?可惜啊,咱们人手不够,物资又多,后勤跟不上啊!


    "


    几句话说得陈平安眉头深锁,心中思绪万千?


    他何尝没看出来,这些司机的吐槽里满是无可奈何?


    那边公路交通十分落后?


    尤其是通往前线的那些盘山公路,更是险象环生,泥泞不堪?


    汽车在这样的路况下根本无法全速行驶,寸步难行?


    可战时物资运输的压力又是如此之大,人力又是如此之不足,使得这些老司机们疲于奔命,苦不堪言?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之际,陈平安却灵光一闪,仿佛抓到了什么至关重要的线索?


    对啊,眼下的当务之急,不就是提高卡车的通过性吗?


    让它们不再受地形的限制,哪怕是在泥沼,山地,都能自如地通行?


    想到这里,陈平安心头一震,汗毛倒竖?


    一个箭步冲回实验室,抱起一摞厚厚的资料,埋头苦读起来?


    这些是陈平安之前为研制技术,特地从图书馆调来的汽车工程资料?


    其中不乏各种底盘,发动机技术,可谓包罗万象?


    扉页上那一行烫金的大字,在日光灯下熠熠生辉:


    "汽车构造原理与设计——1950年版


    "?


    【叮,检测到宿主正在学习汽车工程资料,触发汽车工程师技能!】


    【汽车工程师已提升为初级,解锁 60 年代汽车技术!】


    就在陈平安专注阅读之际,脑海中突然响起一阵悦耳的提示音?


    那熟悉的机械女声,带着一丝不易觉察的喜悦,仿佛在为他的进步而欣慰?


    紧接着,陈平安只觉得眼前一花,大脑瞬间充斥着海量的信息?


    一幅幅图纸,一段段概念,交织成一张复杂而有序的科技之网,徐徐展开?


    先是底盘技术?


    刚性十字交叉轴,高强度钢板弹簧,液压减震器等等,一应俱全,组合成一种全时四轮驱动的新型设计,保证车辆能在各种复杂路况下平稳前进?


    然后是发动机?先进的增压中冷技术,能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提高 30%以上;电喷技术的运用,则让喷油更加精准,燃烧更加充分;活塞,曲轴,缸体等核心部件采用特殊钢材,既轻便又耐用?


    车身结构上,陈平安也有了全新的概念?


    采用大梁式车架,可大幅提高强度,减轻重量;流线型的外形设计,能显著降低风阻;铝合金的广泛运用,更为车身的防腐蚀性能锦上添花?


    作为一名穿越者,陈平安自然清楚,现有的卡车根本无法满足前线运输的需求。


    那些崎岖的山路,泥泞的土地,对于普通汽车来说简直就是噩梦。


    可他又不能直接搬用未来的技术,因为很多搞不出来。


    思来想去,陈平安决定从简单易行的地方入手——把轮子换成履带!


    没错,履带式车辆!这可是二战时期就广泛应用的技术。


    履带车凭借其优异的通过性,能够轻松穿越沼泽,丛林,甚至是废墟瓦砾。


    陈平安在纸上快速勾画起设计图。


    他打算保留卡车原有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但要对底盘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


    首先是履带。陈平安选用了耐磨损的橡胶材料,并在表面添加了防滑花纹。


    为了减轻重量,履带的内芯改用了高强度的尼龙帆布。


    履带的宽度也经过精心设计,既要保证足够的接地面积,又不能太宽而影响灵活性。


    陈平安参考了毛熊 t-54 坦克的数据,最终敲定为 400 毫米。


    接下来是驱动轮。


    这可是履带车的心脏,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动力性能。


    陈平安采用了双排定位驱动轮的布置,并在轮缘上开设了梯形槽,以增强啮合效果。


    为了提高可靠性,驱动轮全部采用锻钢材料,表面淬火,硬度高达 hrC60。


    再有就是张紧装置了。


    这个装置的作用是调节履带的松紧度,既不能太紧导致磨损,也不能太松而脱落。


    陈平安设计了一种带弹簧的张紧轮,可根据履带的磨损程度自动调节。


    一旦遇到障碍物,张紧轮还能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悬挂系统自然也要跟着改。


    陈平安放弃了原有的钢板弹簧,改用了当时先进的扭杆弹性悬架。


    每个车轮都连接着一根粗大的扭杆,利用扭杆的弹性来吸收冲击。


    相比板簧,扭杆的柔韧性更好,减震效果一流。


    最关键的,还是车身结构。


    陈平安并不准备完全推倒重来,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减法。


    他去掉了车厢后部笨重的栏板,取而代之的是可拆卸的防雨布。


    这样不仅减轻了自重,还提高了灵活性。


    司机室也进行了简化,只保留了必要的操纵装置和仪表。


    顶棚改为敞篷式,以便驾驶员观察道路。


    经过一番设计,一辆崭新的全地形履带运输车跃然纸上。


    它修长,敦实,线条流畅又不失刚毅。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