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硝烟弥漫,炮火轰鸣。
炎国军队依靠着新式武器钨合金穿甲弹,一次次地击退了敌军的装甲部队。
坦克的残骸布满沙场,浓烟滚滚,情形甚是惨烈。
敌军不甘就此失败,为了扭转战局,决定运来最新研制的m48中型坦克。
这款坦克可是他们才研制出来的,可谓是当时的尖端杀器。
不仅装备了威力强大的105毫米线膛炮,火控系统更是运用了最新的机电式弹道计算机和双筒光学测距仪。
在普通火炮面前,m48坦克的装甲防护可谓是无敌的。
"有了m48,我们还怕什么1o7火箭炮?这次非把那些炎国佬打得满地找牙!
"敌军指挥官双眼放光,信心满满地下达了进攻命令。
一队队m48坦克呼啸着冲向前线阵地,履带碾过焦黑的土地,掀起滚滚尘埃。
炎国军队的阵地近在咫尺,一触即发的战斗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
突然,一声炮响打破了凝重的气氛。
一道白光划破长空,径直射向为首的m48坦克。
"轰隆
"一声巨响,尖锐的钨合金穿甲弹竟然直接洞穿了坦克的正面装甲!
紧接着,破甲弹芯在车体内部引爆,顷刻间将整个内部烧成一片火海。
"这......这不可能!
"敌军指挥官瞪大了双眼,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
堂堂m48坦克,就这样被一枚小小的炮弹击穿。
那可是他们引以为傲的防御啊!
苦心研制的新式装甲,在钨合金穿甲弹面前,似乎也只是纸糊的。
接二连三,一辆辆m48应声倒下,化为一堆焦黑的废铁。
刚刚还气势汹汹的敌军此刻乱成一团,残兵败将仓皇逃窜,再也没了半分骄横跋扈。
"可恶的炎国佬,到底用了什么邪门歪道!
"敌军指挥部里,将领们垂头丧气,满脸挫败之色。
他们完全想不通,为什么区区一个饱受战乱才成立的国家,居然能搞出如此厉害的武器。
情急之下,敌军决定更改坦克装甲,加厚防护,以期抵挡住钨合金穿甲弹的攻击。
然而,当新改装的坦克再次开赴前线时,等待他们的依然是钨合金弹的洗礼。
哪怕装甲再厚,在这种穿金点石的利器面前,也不过是白花花的废铁罢了。
眼看m48坦克接连折戟,敌军心灰意冷,只能更换战术,回归老路。
重炮密集轰击,战机疯狂扫射,依仗火炮优势和空中优势,想要先摧毁炎国军队的有生力量。
缺乏对空火力的我军再次被压制,只能龟缩在战壕中,艰难招架。
战事陷入了僵持,胶着的局面看不到尽头。
……
然而,前线战况的胶着,并不能掩盖钨合金穿甲弹带来的巨大震撼。
一个个捷报从前线传回,新式武器所向披靡,大放异彩。
军中一片欢腾,人人都为科学家和工人们的贡献而由衷动容。
可是,在兵工厂里,一场新的危机正悄然而至。
"报告赵部长,不好了!
"军需处的徐参谋急匆匆地闯进办公室,焦急万分的神情写在脸上。
赵部长闻言一惊,连忙问道:
"出什么事了?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
徐参谋咽了口唾沫,颤声道:
"钨砂......钨砂快用完了!
再这么打下去,咱们很快就要断炊啊!
"
此话一出,赵部长登时脸色一白,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万万没想到,堪称克敌制胜法宝的钨合金穿甲弹,居然会因为原料短缺而陷入困境。
"到底还能坚持多久?
"赵部长强自镇定,盘问起库存来。
徐参谋面露难色,只得实言相告:
"照目前消耗的速度,最多再撑一个月。
可前方战事吃紧,根本不可能减少弹药供应啊。
再说,制造这种高精尖的炮弹,耗材可不是一般的多。
"
赵部长闻言,不由得长叹一口气。
他知道,徐参谋所言不虚。
钨合金的熔点极高,加工工艺繁复,不仅耗时费力,关键是成本高昂。
就连一向以军工见长的大国,都对这种材料望而却步,更何况是百废待兴的炎国?
一筹莫展之际,赵部长连续开了好几次会,四处求援,想方设法为穿甲弹的生产争取经费。
可是,战时局势吃紧,国家财政捉襟见肘,军费开支已然捉襟见肘。
再多的钱,也只够勉强维持,根本无力支持大规模的技术研发和生产。
"看来,只能从别的地方想办法了。
"赵部长苦笑着自语,眉头紧锁。
望着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油然而生。
正当赵部长一筹莫展之际,陈平安不声不响地来到了办公室。
面对困境,这位天才工程师显得出奇的镇定。
"首长,我有一个办法,或许能解燃眉之急。
"陈平安开门见山,单刀直入。
赵部长闻言微微一怔,旋即目光一凛。
他太了解陈平安的为人了,这小子向来言出必行,既然敢在这节骨眼上来报方案,必然是胸有成竹。
"什么办法?说来听听。
"赵部长闻言大喜,连忙让陈平安坐下,洗耳恭听。
只听陈平安侃侃而谈:
"首长,咱们兵工厂虽然资金紧缺,但好钢好铁却不少。
凭借顶底复吹转炉,我们完全可以多炼些优质钢材。
到时候,拿出去和兄弟国家做交易,低价买矿石,高价卖钢铁,只要差价合理,保准能赚个盆满钵满。
"
听到这里,赵部长不由得皱起眉头。
"出售钢铁和军火?
"赵部长愣了一下,随即摇头道,
"小陈,咱们现在钢铁都不够用,哪还有余力去卖?
再说,国家才刚成立,跟许多国家都没建交,军火出口谈何容易啊。
"
陈平安神秘一笑,压低声音说:
"首长,您有所不知。
自从咱们用上顶底复吹转炉,生产效率可是一日千里。
要是再多上几座炉子,保准钢铁管够。
只要低价进口矿石,再把成品适当加价卖出去,中间可是一笔惊人的差价啊。
"
赵部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你的意思是,靠出口创汇?这倒是个好办法。不过,还有军火出口的问题没解决呢。
"
"这个您尽管放心。
"陈平安自信地一笑,
"咱们现在的56式枪族虽然算不上顶尖,但胜在皮实耐用,在各种环境下都能适应。
您想啊,周边那些国家哪个不在打仗?他们正愁没有足够的武器呢。
咱们只要想法设法,总能打开销路。
"
顿了顿,又补充道:
"再说,隔壁最近国内建设正火,新的计划亟需大量钢铁。
咱们要是能提供优质廉价的钢材,人家还不得高兴坏了?
运气好的话,没准还能赊账给咱们材料呢。
"
赵部长越听越心动,不禁陷入了沉思。
他仔细斟酌着陈平安的提议,寻思这年轻人的想法虽然大胆,但说不定真能行得通。
出口创汇,利用价格优势打开国际市场,再把赚来的资金投入武器研发和生产。
如此一来,国内军工水平必将突飞猛进。
想到这里,赵部长的眼神几经闪烁,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
他重重地拍了下陈平安的肩膀,语气坚定:
"小陈,你的想法很有道理。我支持你去做,只是这事事关重大,还需从长计议。
你且先回去,等我向上面请示,尽快给你一个答复。
"
陈平安闻言,心中大定。
他知道,赵部长虽是一言九鼎的硬汉子,但办事向来稳妥。
这番话,分明已是松口答应了。
跨出办公室的那一刻,陈平安嘴角泛起一丝自信的微笑。
他有预感,兵工厂马上就要迎来一个新的契机,一个属于炎国的伟大时代。
陈平安的设想,可谓切中时弊。
现在隔壁也正处于战后经济恢复期,百业待兴,军用和民用部门同样都需要大量的钢铁。
如果放在之前的话,他们还未必能够成功,但是现在有点不一样。
毕竟现在我军在战场已经取得了巨大的优势,而且隔壁也不断的在帮忙。
所以现在是进行贸易的好时机。
就在前不久,已经算是彻底掌握了顶底复吹转炉炼钢技术。
这种利用氧气鼓风,富氧炼钢的新工艺,不仅大幅提升了钢铁品质,更在产能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陈平安的构想很简单,那就是以较低的价格从苏联购入铁矿石,然后利用先进的炼钢工艺炼出优质钢材,再高价卖给他们,从中赚取差价。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缓解兵工厂的资金压力,更能刺激炼钢产能,带动整个工业战线的发展。
武器出口的想法,也有一定现实意义。
56式虽然在性能上不比美式和苏式装备,但胜在结实耐用。
无论在严寒的西伯利亚,还是酷热的非洲大陆,都能发挥出色的性能。
这一时期,蓝星各个小国纷争频仍,军火需求旺盛,炎国武器若能打入国际市场,定能占据一席之地。
更何况,军火生意向来利润丰厚。
只要合理控制成本,哪怕略微让利,也能从中获取可观的外汇收入。
对于急需资金的炎国而言,简直是雪中送炭,再合适不过了。
当然,陈平安也并非全无顾虑。
他深知,在这个微妙的年代,贸然搞对外贸易,尤其是军火出口,很可能招致西方大国的联合制裁。
到时候,非但赚不到钱,说不定还会断了自已的生产资料供给。
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陈平安无法忍受兵工厂在资金短缺中苦苦挣扎,更不甘心让前方将士继续使用落后的武器送死。
这个看似冒险的计划,说到底还是一个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