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1章 集体特等,个人一等功,提干

作者:一只小牛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随着一声声震天的轰鸣,107火箭炮在战场上大展神威。


    它的出现,无疑让我军的攻势变得更加凌厉,


    很快,战报就从前线传了回来,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数字,让后方的指挥部为之振奋。


    "报告,107火箭炮首次投入实战,一个导弹连齐射24发,瞬间歼灭敌一个加强营!


    "


    "报告,山地战中,我军一个火箭炮排借助地形优势,连续狂轰滥炸,重创敌一个团!


    "


    "报告,某战役中,仅用12门107火箭炮,配合56式枪族,就歼敌近千,缴获大量战利品!


    "


    一条条捷报,如春雷般在指挥部炸响,将士们的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


    "这107火箭炮太神了!简直就是战场的神器!


    "


    "就是!有了它,咱们野战防御力提升了一个档次!


    "


    "关键是用起来太顺手了!架设快,机动灵活,山地丛林也不在话下!


    "


    从师长到战士,无不对这款新式武器赞不绝口,它的出现,无疑极大地提升了部队的作战能力。


    更多的部队也纷纷打来申请,希望能尽快配备这种利器。


    "我们团驻守在大别山区,地形复杂,巷战频繁,只要给我们配备足够的107火箭炮,保证完成歼敌任务!


    "


    "我师正准备发起一场攻坚战,超重火力必不可少,恳请上级支援107火箭炮两个营,多多益善!


    "


    一时间,各路诉求纷至沓来,让军工部的领导喜忧参半。


    "咱们的新武器,看来是真正打出了名堂!


    "赵部长看着一张张请示,由衷地感慨道。


    他环视一周,面色郑重地对众人说:


    "同志们,前线将士对咱们寄予厚望,可见这次研发的意义有多重大。


    这是我们军工战线的一大胜利!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


    "


    "为表彰参与研发和生产的全体同志,经军工部党委研究决定:授予以陈平安同志为核心的研发团队特等功!


    "


    "并号召全体职工,以他们为榜样,发扬不畏艰险,勇于创新的优良作风,为我军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一番话,掷地有声,让在场所有人为之振奋?


    尤其是陈平安和老张,作为主要的研发者,荣幸之情溢于言表?


    陈平安本就低调,闻言只是腼腆一笑:


    "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添了一点微薄之力?


    "


    倒是老张激动得热泪盈眶,紧握陈平安的手,语气哽咽:


    "小陈啊,你是咱们团队的福星!这功劳,主要还是你的!没有你的设计,哪来的神器啊?


    "


    台下的工人师傅们也纷纷附和,你一言我一语地数着这位年轻工程师的功绩:


    "可不是嘛,关键零部件,可都出自陈工的手笔!


    "


    "就是,火箭弹的战斗部,那可是陈工绞尽脑汁设计的!


    "


    一片赞誉声中,情绪高涨的人群,却没留意陈平安的异样?


    但细心的赵部长却敏锐地察觉,这位年轻人的脸上,闪过一丝羞赧和不安?


    "小陈,来我办公室一趟?


    "他轻声吩咐一句,便快步走出了会场。


    陈平安忙跟了上去,一路疑惑不解,不明白赵部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一进办公室,赵部长便从抽屉里取出一个陈旧的锦盒,郑重其事地放在桌上?


    "小陈,你看看,这是什么?


    "他神秘兮兮地问道。


    陈平安打开一瞧,顿时吓了一跳——一枚崭新的


    "五星奖章


    ",正熠熠生辉地躺在盒中。


    "这......这不是一等功奖章吗?怎么会……?


    "他不可思议地问,脸上写满了困惑?


    赵部长笑而不语,从盒中取出奖章,缓缓别在陈平安的胸前?


    "小陈啊,这枚奖章,是你应得的,虽然咱们现在还处在困难时期,没法给你更多物质奖励,但理应给你个精神上的肯定!


    "


    他拍了拍陈平安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


    "你啊,不光是个出色的工程师,更是组织和军队最需要的人才!


    平步青云,指日可待啊!


    "


    陈平安怔怔地摸着胸前的五星勋章,恍如隔世,一时百感交集?


    "首长,您过奖了。


    "他哽咽着说,


    "能为国防事业出一份力,是我毕生的荣幸,这份荣誉,更加坚定了我投身军工的决心!


    "


    赵部长闻言,动容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半晌,他才从抽屉里,又取出一本红彤彤的证书,塞到陈平安手中:


    "对了小陈,这是任命你为中尉军衔的命令,从今天起,你就是一名光荣的军官了!


    "


    陈平安瞪大了眼睛,结结巴巴地问:


    "我......我这是被提干了?


    "


    "不然呢?


    "赵部长呵呵一笑,


    "就凭你在军工战线的贡献,提拔你是理所当然!


    今后啊,部队就是你的第二个家,你要在这个大家庭里,好好干,再立新功!


    "


    "是!首长!


    "陈平安眼含热泪,向赵部长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有了组织的信任,他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那股奋发图强,报效国家的冲动,也愈发强烈。


    两人又亲切地谈了一阵,赵部长这才回到正题。


    "小陈,最近前线频频来电,都在催要107火箭炮。


    "他皱了皱眉头,


    "可眼下咱们的产能,还是跟不上需求啊!


    "


    陈平安点点头,心里也有些发愁:


    "首长,107火箭炮的制造工艺,比56式枪族要复杂得多。


    尤其是火箭发动机和弹药,都需要精密的机床加工,可咱们现在......


    "


    他叹了口气,语气有些无奈:


    "依我看,要想大幅提高产量,首要的还是机床设备。?


    "


    赵部长闻言,也是一阵沉思?


    片刻,他抬起头,目光炯炯地看向陈平安:


    "小陈,你也知道,咱们目前的设备基础比较薄弱,一时半会儿还升级不了。


    可前线的需求又这么迫切,你......你有什么好办法?


    "


    陈平安闻言,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大规模流水线生产,以现有的半手工半机械化水平,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可是,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宝贵的时机白白溜走吧?


    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他在脑海中飞速盘算着,目光渐渐变得坚定。


    "首长,依我看,咱们眼下可以采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


    "一方面呢,先依托现有设备,进行半流水线生产,具体操作上可以借鉴56式枪族的生产模式,把工序细分,形成专业化分工。


    "


    一番话,说得赵部长频频点头,连连称是:


    "这个好!这样一来,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老设备的作用,尽快形成战斗力!


    "


    陈平安见状,信心倍增,接着说道:


    "另一方面,我们要着眼长远,尽快研制符合火箭炮生产要求的专用设备!


    比如数控机床、液压机、多轴攻丝机等等,只有掌握了核心制造工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能问题!


    "


    赵部长一拍大腿,道:


    "妙啊!你这一短一长的思路,可谓高瞻远瞩!不愧是咱们的红色工程师!


    "


    说罢,他争分夺秒地吩咐道:


    "就按你说的办!从明天开始,厂里开足马力,抓紧生产!


    "


    "老张那边,就负责半流水线的组织实施,你呢,就带领技术人员搞设备攻关,一定要尽快研制出关键机床!


    "


    "是,首长!


    "陈平安斗志昂扬,向赵部长敬了个礼,


    "我这就去安排!


    "


    说罢,他风风火火地奔出办公室,投入到紧张的筹备之中。


    ……


    会议室里,老张正带领众人,研究着流水线生产的方案?


    "小陈,你去哪了?


    "老师傅见他气喘吁吁地冲进来,忙迎上前去,关切地问道。


    陈平安咧嘴一笑,抹了把汗,兴奋地说:


    "没事儿,跟赵部长汇报了一下工作。


    对了,咱们先照着56式枪族的方式,把107火箭炮的生产,给搞起来!


    "


    "半流水线?


    "老张眼前一亮,


    "这个好!虽然效率低点儿,但胜在快!


    "


    "就是,这几天厂里的铣床、车床都闲着,正好派上用场!


    "一旁的师傅们也是一阵附和。


    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个个跃跃欲试。


    陈平安见状,喜上眉梢,当即部署道:


    "那就这么定了!老张,你负责牵头,抓紧把半流水线搭建起来!


    "


    "我呢,带一帮技术员搞设备研发,争取早日实现机械化生产,给前线源源不断地输送武器!


    "


    一锤定音,众人的干劲儿瞬间被点燃。


    "走!咱们抓紧干!誓把新式武器,送到战士手中!


    "


    "对!军队要打胜仗,离不开咱们军工人的支持!


    "


    "为了胜利,为了和平,我们豁出去了!


    "


    士气如虹,斗志昂扬。


    一场轰轰烈烈的军工大会战,在陈平安的号召下,迅速在厂区内展开。


    半流水线很快搭建起来,在老张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运转着:


    工人师傅们严守工位,各司其职,配合默契。


    铣工刀法麻利,在弹体上开槽。


    钳工手脚利落,装配火箭弹尾翼。


    电焊工层层把关,确保焊接无缝隙。


    整个车间,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呼啸作业的机床,铿锵有力的敲击,汇成一曲奋进的乐章。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