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7章 再见名窑

作者:易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全本免费阅读


    张震自然不会大跳槽去学地质。


    他早就打算好等这边事情都办完,就尽快赶去云安和倒腾原石的杨家兄弟见面。


    趁着现在原石价格不高,好料子多,尽可能的多弄一些储存起来。


    如果运气好遇到未来的那些标王、玉王的绝不能让它们落在别人手里。


    随着悠长的汽笛声响起,火车缓缓开动,张震挥手作别了柳教授一行。


    现在越来越忙,车辆成了必不可少的工具。


    他让老杨和熊战今天必须把新车买了,自己开车急匆匆赶回了学校。


    办公室内,齐老正在看张震昨天抄写的笔记,脸上写满了惊叹和喜悦的表情。


    见张震进门,齐老放下手中稿纸长叹一声道,“一日千里啊,自从上次在泺南看过你的书法之后,到现在还不足一月,你的境界又提高了不少。


    老师是赶不上咯,不远的将来我也得称你一声大师了,好,好啊!”


    张震急忙谦逊道,“这是您教导有方啊,要不是逼我抄笔记,要不是笔记内容如此精彩,我也不会进步如此神速。”


    齐老欣慰一笑,“天纵之才无需斧凿,这是你天资和勤勉积累出的成就.”


    槐婷婷抱着小包进门,正听到师生二人在相互吹捧,弄得她脸都红了。


    齐老轻咳一声道,“其他人我都打发去博物院帮忙给瓷片编号去了,婷婷来得正好,和我们一起去看东西吧。”


    说着一指桌子上的竹篮,“张震拎着东西,咱们走。”


    这是个大号篮子,能装下几十斤地瓜那种。


    张震拎起来感觉轻飘飘的,好奇打开盖子一看。


    篮子里竟然装了白水羊头、烧羊肉、酱牛肉、五香花生米、还有两个咸鸭蛋和两瓶二两装小二。


    这是去看东西?怎么感觉像是去上坟?


    张震着开车在齐老指引下,来到了位于乾门外的一座茶馆儿。


    齐老和服务员招呼一声,带着两个学生,直奔二楼。


    宽敞的二楼之上,没有隔断包厢,一眼看到头的大厅里摆着数不清的方桌圆桌。


    最尽头还弄了一个小舞台,不过此刻上面空无一人。


    散座上倒是来了不少人,多数是须发皆白的老者,再就是


    带着厚厚眼镜片的学者文化人。


    大家见到齐老来了,竟然不约而同地起身打招呼。


    齐老笑呵呵地让大家都坐,他带着学生们挑了个最显眼位置坐下。


    张震看了一眼别的桌,发现都摆着了不少自制吃喝。


    老话说得好,吃饭穿衣亮家当,有人桌上东西十分丰盛,有人却比较寒酸,甚至还有人还品着小酒在嗑盐霜瓜子。


    原来齐老让他来看的就是这些老头带的东西。


    “愣着干嘛,摆上啊!”齐老打开篮子,开始往外拿吃喝,张震急忙帮忙。


    槐婷婷叫过服务员来,要了一壶碧螺春。


    张震拧开二锅头,给齐老倒了一杯,轻声道,“老师您先喝着,今儿咱们看什么物件?”


    齐老冲着对面桌子一努嘴,“就看他们带来的。”


    张震这才发现,这些人几乎都在桌上放着一只包袱,里面鼓鼓囊囊地装着东西。


    他琢磨着,这是一场类似于俱乐部的古董鉴赏聚会。


    这些人都是古董圈的,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自己收藏的好东西,来交流鉴赏。


    齐老刚说完,一位身形佝偻的白发老大爷,拎着包袱走来。


    他把包袱往桌上一放,解开包袱皮露出了一只二尺见方花绿色硬纸盒。


    “老齐,麻烦你给我看看,这是不是哥窑开片。”


    哥窑瓷,属于北宋五大名窑。


    明代《宣德鼎彝谱》记载,北宋五大名窑排名为,汝、官、哥、钧、定,哥窑排名第三。


    清代《饮流斋说瓷》又提出了柴、汝、官、哥、定,之说,哥窑排名第四。


    由此可见哥窑其地位,在历朝历代,乃至现在,都属于华夏瓷器里面排名极其靠前的。


    其存世量可想而知是多么的稀少。


    张震曾经有幸见过几件哥窑,自己也拥有过一个小件。


    但来到八十年代后,却第一次有机会接触哥窑,而且还这么大,可见此刻他多么的激动。


    齐老示意老者打开盒子。


    随着那个二尺宽的盒子打开,张震一双眼睛立刻盯了上去。


    盒子里露出一只米黄色直径过尺的大碗。


    只看了一眼,张震愣住了,额头上起了一层黑


    线,这,这是神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