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66章 终离朝

作者:楚河汉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龙澜手持长剑,挺立于鸿胪寺大堂中央,目光如炬,扫视着四周惶恐不安的官员们。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穿透了大堂内的寂静,仿佛每一字一句,都蕴含着不可抗拒的威严。


    “各位大人,今日之事,实属无奈。汪本东因罪被诛,这是朝廷的决断,也是律法的威严所在。”


    龙澜缓缓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但请各位放心,朝廷不会因为此事而牵连无辜。你们只需各司其职,做好日常差事,朝廷自会明察秋毫,赏罚分明。”


    官员们面面相觑,心中虽惊惧交加,但面对龙澜那如山岳般沉稳的气势,却无人敢出言反驳。


    他们纷纷低头,默不作声,生怕稍有不慎便会引火上身。


    龙澜见状,微微点头,随即转身对身旁的太监说道:“公公,请将汪本东的人头提上,我们回宫复命。”


    太监领命,战战兢兢地,提起汪本东那死不瞑目的人头,跟在龙澜身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离开了鸿胪寺。


    鸿胪寺外,夜色已深,月光如水,洒在大地上,却似乎无法驱散,那股弥漫在空气中的寒意。


    龙澜一行人穿行在夜色中,他们的身影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孤独而坚定。


    回到皇宫后,龙澜将汪本东的人头和圣旨,一并呈递给元康帝。


    元康帝接过圣旨和人头,沉默良久,最终长叹一声,说道:“龙澜,你做得很好。汪本东罪有应得,这是朝廷的正义所在。”


    龙澜躬身行礼,说道:“臣只是尽忠职守,为朝廷除害。陛下圣明,臣不敢居功。”


    元康帝微微点头,示意龙澜退下。


    龙澜离开后,元康帝独自坐在御书房内,心中却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他知道,汪本东之死,只是朝廷内部斗争的冰山一角,真正的清算才刚刚开始。


    而此刻,在刑部大堂内,右侍郎于望月正独自一人,坐在昏暗的油灯下,手中紧握着那份刚刚写好的辞呈。


    他的脸色苍白,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恐惧和不安。


    汪本东之死,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恐惧。


    他深知自己与汪本东之间的纠葛和牵连,担心这会是徐安和龙澜,为了清除异己而布下的局。


    为了自保,他不得不做出这个艰难的决定——辞官告老还乡。


    并且这一次,他是真的不能再舍不得了。


    然而,当他将辞呈呈递给元康帝后,却意外地得到了批准。


    元康帝在辞呈上,批了“准奏”二字,并赐给他一笔丰厚的养老金,让他安心回乡养老。


    于望月拿着批红的辞呈,心中五味杂陈。


    他既庆幸自己得以脱身,又担忧朝廷内部的局势,会变得更加复杂。


    在离开皇宫的路上,他反复琢磨着元康帝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和话语,心中渐渐有了一丝明悟。


    “陛下这是在提醒我,让我多多留心葛洲的情况啊。”


    于望月喃喃自语道,心中顿时明白了元康帝的用意。


    他知道,葛洲是自己的老家,也是自己在朝廷中的根基所在。


    如今让自己告老还乡,实则是在暗中赋予自己一项重要的使命。


    想到这里,于望月的心情稍微轻松了一些。


    他明白,只要自己能够完成,元康帝交给自己的任务,那么自己的晚年生活将会得到保障。


    于是,他加快了脚步,朝着自己的府邸走去。


    而此刻,在祥云山庄内,徐安正与曹文直商议着下一步的计划。


    当得知于望月辞官的消息后,徐安微微皱眉,心中涌起一股好奇。


    “文直,你觉得于望月为何会突然辞官?”徐安问道。


    曹文直沉吟片刻,说道:“君上,于望月辞官之事确实有些蹊跷。不过,臣以为这或许是他为了自保而做出的选择。”xfanjia


    “毕竟,汪本东之死已经让朝廷内部人心惶惶,他担心自己也会受到牵连。”


    徐安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有道理。不过,我总觉得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于望月在刑部多年,根深蒂固,他不可能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势和地位。”


    曹文直闻言,心中一动,说道:“君上,既然如此,我们不妨亲自去探望一下于望月,看看他到底有何打算。”


    徐安闻言,微微一笑,说道:“好主意。那我们就准备一份礼物,明日前往于府探望。”


    次日清晨,徐安和曹文直带着礼物来到了于府。


    于望月得知徐安前来探望,心中不禁忐忑不安。


    他深知徐安的手段和智谋,担心自己会在他面前露出破绽。


    在正厅内,徐安和于望月品着茶,聊着家常。


    然而,徐安的眼神,却始终在观察着于望月的神色和举止。


    他心中暗自思量着,试图从于望月的言行中寻找出蛛丝马迹。


    “于大人,听说你最近辞官了?真是可惜啊。”徐安突然话锋一转,说道。


    于望月闻言,心中一紧,连忙说道:“大都督言重了。下官年事已高,早已力不从心。如今能够告老还乡,安享晚年,已是万幸。”


    徐安微微一笑,说道:“于大人何必自谦?你在刑部多年,功勋卓著。朝廷失去你这样的人才,实乃一大损失。”


    于望月连忙躬身说道:“大都督过奖了。下官只是尽忠职守,为朝廷效力而已。”


    徐安点了点头,话锋再次一转,问道:“于大人,我听说你的老家在葛洲?那可是个好地方啊。”


    于望月闻言,心中不禁一紧。


    他没想到徐安,会突然问起自己的老家,只能如实回答道:“是的,大都督。下官的老家确实在葛洲。”


    徐安微微一笑,说道:“葛洲是个好地方,人杰地灵。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也想去看看呢。”


    于望月闻言,心中更加紧张。他明白徐安这是在试探自己,只能强作镇定地说道:“大都督若是有兴趣,下官定当扫榻相迎。”


    徐安点了点头,说道:“好,那就有劳于大人了。不过,眼下朝廷局势复杂,于大人还需多加小心才是。”


    于望月连忙躬身说道:“多谢大都督关心。下官一定谨言慎行,不给朝廷添乱。”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