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63章 特种部队白杆兵

作者:吃两个柠檬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永乐年间。


    朱棣一副果然如我所料的神情。


    这位封侯的女将军,果然出自于明朝!


    “哈哈哈......”


    “好好好!”


    他忍不住拍手叫好。


    可转瞬之间,那抹笑意便凝在唇边,心中涌起一阵忧心。


    秦良玉杀的,可是女真族!


    如此猛将,必定身处明末乱世。


    天幕之前播放过的,若他穿越到崇祯时期能否挽救大明视频,如今还让他记忆犹新。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局势混乱。


    纵使有将军能在明末立下战功,兴许还会被文官集团构陷。


    想到这里,朱棣已然沉默。


    秦良玉一介女子,能以战功封侯,那必定极不容易。


    ......


    【公元1574年,秦良玉出生在忠州。】


    【她的父亲秦葵是郡学贡生,文韬武略兼备。】


    【从小就培养秦良玉诗词歌赋,四书五经,还教她兵法韬略、剑术和骑射。】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秦良玉自幼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智。】


    【6岁那年,邻居家的腊肉被偷,衙役查了整整三天都没线索。】


    【可她便通过聪明才智,破获了盗窃案,直接将所有人都惊得目瞪口呆。】


    【而且她不爱女红,就爱耍枪。】


    【十岁能拉开两石弓,15岁就能把比武招亲的武师揍的鼻青脸肿。】


    ......


    永乐年间。


    朱瞻基不可置信的睁大了眼睛。


    “咱大明两石弓约合240斤,成年武将亦难驾驭,十岁女童能开弓?”


    “这不可能吧!”


    朱棣却是觉得这样的说法,可能稍微有点夸张。


    但是却不能否认,秦良玉确实是文武兼备。


    文能安邦,武可定国。


    这就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


    【公元1595年,21岁的秦良玉嫁给了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


    【俩人可谓是天生一对,地上一双。】


    【人家新婚之夜是洞房花烛,她却和新郎官在婚房里研究兵器图纸。】


    ......


    暮色浸透石柱校场时,秦良玉的银甲已凝满霜华。


    此时的秦良玉正在校场训练士兵。


    当她看到天幕中后人用AI做出的马千乘形象之后,不由得怔住。


    她的喉咙瞬间哽住,却又忍不住喊出丈夫的名字。


    “千乘......“


    她的丈夫马千乘,已经去世多年。


    如今她年事已高,都快想不起来丈夫的模样。


    此时看着天幕,她不禁回想起了他们两人的新婚之夜。


    那夜她的凤冠还没卸下,就将一方《白杆兵制》铺在鸳鸯锦衾之上。


    新郎官马千乘看着她这番模样,不由得朗声而笑。


    腰间鎏金错银的虎符与案头青铜剑鞘相击,恰似那金石之音。


    马千乘看着她在兵器图纸上涂涂改改,笑着说道:


    “世人皆道洞房花烛好,我偏爱这兵戈铁马声!“


    她听闻丈夫的话,便知晓马千乘是同道中人,也是她命中注定之人。


    于是,她眼神越发明亮。


    “昔年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以艨艟破藤甲。”


    “今我训练一队士兵,配此钩镰,当可破建奴铁浮屠?“


    马千乘拿起她手中的兵器图纸仔细看着,指尖抚过兵器图上新绘的钩镰纹样。


    “明日便令匠人试铸。”


    “若成,咱们便着手训练军队!”


    远处传来新兵操练的呼喝,恍惚间竟然与当年的金石之音重叠。


    ......


    【婚后,夫妻俩共同训练了一支特种部队,名为白杆兵。】


    【这是一支由土家族人组成的军队,其武器是白杆枪。】


    【白蜡木枪杆,涂毒油,顶端带钩刃,尾端嵌铁环。】


    【平时可拆开当棍棒,战时便环环相扣,成天梯,专克骑兵山地战。】


    ......


    永乐年间。


    朱棣看着天幕中AI模拟出来的白杆枪,眼神阵阵发亮。


    “妙啊!”


    枪头下方是带刃的钢钩,作战时既可以用枪尖刺杀,还可以用钢钩砍拉。


    刺、砍、挑、拉,攻击的灵活性大大增强。


    长枪尾部是一坚硬铁环,枪尾可重击。


    看似寻常,实则暗藏千钧之力。


    首尾铁环相扣,能搭成悬空云梯,可攀岩登崖。


    白杆枪还可拆解或组合,可拆作四截,便于行军携带。


    可以说,白杆枪非常适合山地作战环境。


    朱棣忍不住连连夸赞。


    秦良玉可真是个妙人啊!


    因地制宜,将武器改装到极致!


    于是,他迅速朝朱高炽递了个眼神。


    朱高炽立马会意。


    懂了,马上安排!


    ......


    【公元1599年,播州的杨应龙叛乱。】


    【朝廷十万大军久攻不下,便派秦良玉夫妻俩带着三千白杆兵前去征讨。】


    【在这场战役中,她仅仅以五百兵力,便识破了敌军的阴谋诡计,接连攻破七寨。】


    【秦良玉为平定播州叛乱立下首功,被朝廷评为南川路战功第一。】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