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章 难道我一生的功绩,洗不清靖难的罪名?

作者:吃两个柠檬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看到建文帝要恢复周朝井田制、盲目恢复周礼。


    秦始皇一声嗤笑。


    “若周制有用,周朝又怎么会覆灭呢?”


    “郡县制沿用到明朝历经一千多年,所有帝王都将周制弃之如敝履,你偏偏要捡起来当宝。”


    “如此倒行逆施,岂非祸乱天下?”


    自他一统天下后,他废除周朝分封制,开启郡县制。


    天幕都肯定了他的功绩。


    他对此感到很满意。


    秦始皇锐利的眸子扫向朝堂官员。


    “诸位可看到后世皇帝妄图恢复周制的后果了。”


    “朕今后不想再听到朝堂上再有这种声音了。”


    百官皆在始皇威压之下不敢开口。


    ......


    汉武帝刘彻好生无语。


    削藩这事他熟。


    他可没见过有人这么削藩的。


    “好家伙!皇位没坐稳就开始削藩!”


    “削藩先把兵权削掉啊,你直接奔着削命去了。”


    “再不济也可以效仿朕的推恩令啊!”


    “这步骤不是在史书上记录的清清楚楚?”


    “藩王都镇不住,难怪被起兵赶下皇位。”


    他爹汉景帝时期也发生过七王之乱。


    同样藩王之乱,他爹三个月就肃清了叛乱。


    这个明朝皇帝当真是无能!


    ......


    洪武时期。


    正准备前往京城负荆请罪的朱棣松了一口气。


    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发动靖难了。


    “这下父皇不会怪我了吧?”


    “允炆没给叔叔们留活路,还逼死了湘王!”


    “是允炆逼我反的!”


    “这小兔崽子尽不干人事!”


    湘王朱柏与燕王朱棣最是兄弟情深,看到天幕中湘王自焚他亦是悲痛不已。


    转而一想,这都是未来的事情。


    十二弟还有救!


    他要赶快进京!


    ......


    【是五征漠北封狼居胥,穷尽一生只为弥补自己得位不正的永乐大帝朱棣。】


    天幕出现《大明风华》中朱棣的混剪影视片段:


    朱棣一人一刀一马。


    穿过燃着黑烟的宫门。


    画面外此起彼伏的“燕王万岁”,“皇上万岁”,将朱棣的背影衬托得萧瑟不已。


    他来到朱元璋的画像下跪下。


    “爹,我回来了。”


    夜晚,朱棣和年幼的朱瞻基坐在屋顶上,俯瞰着依然在燃烧的宫殿。


    “从今日起,爷爷我就是万古不易的罪人了......”


    被噩梦惊醒后,他推门看着殿外的大雨:


    “永乐一生,犯过大错,也立过大功,几十年战战兢兢,没过过一天舒心日子。”


    “千秋后人知道我,没有一日虚度光阴,没有为自己求过什么。”


    “难道我一生的功绩,洗不清靖难的罪名?”


    画面一闪。


    朱棣率军出征。


    明军整齐列阵在草原之上。


    旌旗猎猎。


    “五百年来打到此处的,也只有我了。我要你们和我一起,马踏连营,让我们的子孙,永不再受战乱之苦。”


    面对劝他退兵的将领。


    “马上天子死社稷。理所当然!”


    “后世儿孙,就算不齿于我,至少也得留三分敬意。”


    “上马杀敌,下马治国,古今哪个帝王比得了我。”


    “这场仗,就算你们不去,我老头子匹马单刀,也绝不让他们跨进长城一步。”


    画面再次一闪。


    斡难河畔,夕阳西下。


    朱棣的身影逐渐消散。


    画外音响起。


    “人生真短,如此江山,岂不让人留恋。”


    ......


    “朱棣死在征途算是死得其所吧。男人最浪漫的死法了。”


    “一个硬生生把大明版图翻了一倍的永乐大帝啊!”


    “永乐大帝不会怪我们英语学得不好,只会怪自己没统一欧洲。”


    “生前让后世骂其恶人,没成想后世称其为永乐大帝。”


    “文能提笔治国,武能上马杀敌。古今往来封狼居胥的帝王只此一人。”


    “永乐帝:我这一生,平定草原,迁都顺天,修运河,遣郑和下西洋,编纂《永乐大典》,功绩足以媲美唐宗宋祖。”


    ......


    历朝大明民间。


    百姓们早已泣不成声。


    用一生在赎罪的永乐大帝临终前那遗憾的模样令人忍不住落泪。


    宁可匹马单刀马踏连营,也要保护大明子孙不受战乱之苦的永乐大帝,让他们感觉到一种绝望的孤独。


    他们自发跪拜:


    “恭送大明永乐皇帝上路!”


    “恭送大明永乐皇帝上路!”


    ......


    朱元璋不由得心里一紧。


    没想到老四当皇帝之后一直将自己看做是罪人。


    这些年竟然过得这样辛苦。


    至死都心怀愧疚。


    他突然有些心疼老四。


    “老四这孩子!”


    “委屈啊!”


    他为了保大明基业,同时也避免兄弟手足相残。


    早早的就将儿子们封王,派遣他们去了封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然而他却忽略了一点。


    从古至今,手握兵权的藩王一直都被皇帝忌惮。


    尤其是刚登基的新帝,更加惶惶不可终日!


    他想起被逼自焚的湘王,其余五个儿子想必下场也不会太好。


    难道自己封藩,竟是做错了吗?


    朱标的眼底早就续满泪水。


    先前看到儿子允炆的所作所为,因为心里早有准备,只是对弟弟们的遭遇感到惭愧。


    现在看到朱棣一生只为洗清靖难的罪名却是真的破防了。


    他泣不成声:


    “父皇,老四没有错!”


    “他不是罪人!”


    “是允炆逼得他没有活路,不得不反!”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笑骂道:


    “咱只是宣他回京,又没说要拿他怎么样。”


    “顶多就一顿家法伺候!”


    朱标一直担心朱棣回来后,老朱暴怒会把他怎么样。


    听到这话,仿佛卸下心头大石。


    他擦了擦眼泪,稳定了情绪,一脸坚定地说道:


    “父皇,老四以后是个好皇帝。”


    “如果没有背负这么多,或许会做的更好。”


    “若我真的早逝。”


    “您就把皇位直接传给老四吧。”


    他想明白了。


    雄英英年早逝,允炆智商堪忧,允熥还小不知品性。


    与其将皇位留在自己这一脉,不如直接让老四登基。


    朱元璋脸色一沉,一脚踢在朱标的屁股上。


    “臭小子,瞎说什么!”


    他要逆天改命!


    妹子、雄英、标儿,一个都不能死!


    ......


    大明建文年间。


    在朱允炆下达出兵命令之后,明军看到天幕的永乐帝纷纷泪洒当场。


    随即李景隆率领麾下的武将快马加鞭往北平赶去。


    李景隆本就是朱棣的外甥,内心偏向朱棣。


    此时不投诚更待何时!


    这时候赶过去可是从龙之功啊!


    谁不想要!


    朝廷中除了建文三傻之外的文臣也纷纷动摇。


    开创盛世啊!


    谁不想被史书记上一笔?


    喜欢盘点短视频名场面,古人全麻了请大家收藏:()盘点短视频名场面,古人全麻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