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2章 关羽单人独骑逃回长安

作者:云博先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就在关羽沉思之际,突然间只听得一阵如雷般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地传来。


    他猛地抬头望去,只见前方尘烟滚滚,旌旗蔽日,竟是王彦章率领着 1000 精锐骑兵如同狂风骤雨一般冲杀而来!


    关羽见状,心中不由得一惊,暗叫不好。


    没想到敌军在此处还设有伏兵,而且数量众多、气势汹汹。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关羽的内心瞬间被一股绝望所笼罩。


    此时,他身旁的那些亲卫们,也都察觉到了危险的逼近。


    眼看着王彦章带领着大队人马,汹涌而至,这些亲卫们深知今日恐怕已是凶多吉少,但他们并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其中一名亲卫目光坚定地看向关羽,大声喊道:“将军!”


    关羽闻声转过头来,与那名亲卫对视一眼。


    只见亲卫神情决然,继续说道:“属下定当拼死断后,以保将军周全。”


    “请您速速返回长安城中调集兵马,前往营救三将军!”


    关羽闻听此言,内心深受触动,感动之情溢于言表。


    一时间,千言万语竟哽在了喉头,让他不知该如何回应这位忠勇无畏的部下。


    然而,时间紧迫,不容耽搁。


    那名亲卫见关羽愣在原地,心急如焚之下,毫不犹豫地伸手用力一拍关羽胯下的战马。


    说来也奇,这匹战马似乎通晓人性,感受到了主人的心意和此刻危急的局势,当即撒开四蹄,如风驰电掣般飞奔而出。


    而这三百多名亲卫,则毫无惧色地朝着王彦章的大军直冲而去。


    他们手持兵刃,奋勇杀敌,试图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拦住敌人前进的步伐。


    关羽一边策马狂奔,一边回头望着自己的亲卫们舍生忘死地与敌厮杀,眼眶不禁湿润了起来。


    他在心中暗暗发誓,倘若此次能够化险为夷,定要好好照料这些亲卫们的家人,绝不让他们的牺牲白费。


    带着对亲卫们的深深牵挂和满腔悲愤,关羽满含热泪地转过身去。


    挥舞着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奋力抽打马臀,向着长安城疾驰而去……


    片刻之后,喊杀声四起,三百护卫如潮水般涌向王彦章,瞬间与他厮杀在一起。


    刀光剑影交错,铿锵之声不绝于耳。


    王彦章目光犀利地盯着前方想要逃跑的关羽,双腿猛夹马腹,欲策马上前追击。


    然而就在这时,关羽的亲卫们察觉到了他的意图,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纷纷挡在了王彦章的面前。


    尽管他们心里清楚,以自身的实力绝非眼前这位猛将的对手,但为了给关羽争取足够多的逃跑时间,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只见这些亲卫们一个个面无惧色,手持兵刃,奋不顾身地朝着王彦章冲杀过去。


    他们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试图阻止王彦章前进的步伐。


    王彦章眼见此景,不禁怒发冲冠。


    他大喝一声,手中那根铁杆舞动得如同疾风骤雨一般,在三百亲卫之中来回穿梭、翻飞。


    只听得呼呼风声作响,枪影快如闪电,令人眼花缭乱。


    每一次铁杆挥出,都带着雷霆万钧之势,所经之处竟无人能够接住他哪怕一招!


    与此同时,跟在王彦章身后的一千铁骑也如饿狼扑食般凶猛异常。


    他们挥舞着长枪大刀,气势汹汹地冲入战场,与三百亲卫展开了激烈的混战。


    双方人马交织在一起,杀得天昏地暗。


    面对如此悬殊的力量对比,三百亲卫逐渐开始力不从心。


    尽管他们拼尽全力抵抗,但终究难以抵挡敌人的强大攻势。


    没过多久,他们的防线就被撕开了一道道口子,伤亡人数不断增加。


    然而,即便身处绝境,这些亲卫们依然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他们咬紧牙关,继续顽强奋战,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死死拖住王彦章和他的铁骑部队。


    但终究寡不敌众,短短一刻钟过后,这场惨烈的战斗终于落下帷幕。


    战场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无数尸体,鲜血染红了大地。


    而关羽则趁此机会成功逃脱……


    王彦章遥望着那已然逃遁得无影无踪的关羽背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他不由自主地轻声叹息着:“嗨……”


    这一声叹息仿佛承载了无尽的遗憾与不甘。


    此次交锋,眼看着胜利在望,却终究还是让那个红脸贼人侥幸逃脱。


    王彦章眉头紧皱,暗自发誓定要在下一次相遇时一雪前耻。


    然而,下一次的碰面会在何时何地呢?


    想到这里,他只能轻轻地摇了摇头,暂且将这份执念深埋心底。


    紧接着,他大手一挥,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朝着杨贤军营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远在长安城中的刘备正焦急地等待着前线的消息。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传来,打破了城内的宁静。


    只见关羽满脸羞愧、风尘仆仆地冲进营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悲呼道:“大哥!


    “小弟对不起您呐!”


    “更对不起三弟!”


    “我不仅将三万大军葬送敌手,就连我的亲卫队也未能幸免啊!”


    话音未落,关羽已是涕泪横流,悔恨交加。


    一旁的刘备见状大惊失色,连忙快步上前,双手用力扶起关羽,急切地问道:“云长,快快起身!”


    “到底发生了何事?”


    “为何会落得如此境地?”


    关羽缓缓站起身来,面色苍白如纸,身体微微颤抖着。


    他深吸一口气,稳定住情绪,然后将整个战事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向刘备叙述了一遍。


    刘备静静地聆听着,脸色愈发凝重,但当听完关羽的陈述之后,他心里明白此事着实怪不得关羽。


    以当时的局势而言,如果换作自己亲自领军出征,恐怕结局也未必能够有所改观。


    随后,刘备面沉似水,只是象征性地对着关羽说了两句责备的话语。


    但言辞之间并未有过多苛责之意,随后便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如何解救身陷囹圄的张飞身上。


    一时间,营帐内气氛凝重,众人皆眉头紧锁,苦思冥想可行之计。


    就在此时,只听得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紧接着,一名身背令旗、风尘仆仆的传令兵如疾风般匆匆跑进了营帐之中。


    那传令兵甫一进入营帐,便忙不迭地向着端坐在主位之上的刘备行礼后,然后高声禀报:“启禀主公!”


    声音未落,他已是气喘吁吁,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


    待气息稍定之后,他接着说道:“弘农城已于数日前被那冉闵率领着大批精锐之师攻破。


    三将军所率七万大军虽奋勇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以致兵败如山倒。


    如今,三将军战败后下落不明啊!”


    此言一出,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在刘备头顶炸响。


    只见刘备猛地从座位上站起,双眼圆睁,满脸尽是难以置信之色,口中喃喃自语道:“什么?


    我三弟竟然下落不明?


    这……这怎么可能!”他的声音颤抖不已,显然是受到了极大的震动。


    而站在一旁的徐庶闻此噩耗,脸色亦是瞬间变得煞白。


    他深知此次失利对于己方而言意味着什么——七万大军的覆灭不仅使得己方元气大伤,更是严重削弱了整体实力。


    想到此处,徐庶不禁心急如焚。


    略作思索之后,徐庶转头看向身旁的杨贤,语气沉重地说道:“主公。”


    “眼下局势危急,依微臣之见,咱们应当当机立断,迅速收缩兵力,全力固守长安城。”


    “唯有如此,方有可能抵挡住杨贤大军即将发起的猛烈攻势。”


    随后,刘备面色凝重地派人去通知太史慈,现命你率领我军主力大军,迅速撤回长安城!


    “不得有误!”


    太史慈见状立刻吩咐道:“大军随我快快撤往长安!


    此时太史慈内心不由暗自担心起来了张飞的处境。


    说罢,他转身大步离去,点齐兵马,浩浩荡荡地朝着长安城进发。


    与此同时,刘备对自己那失散的三弟张飞亦是忧心忡忡。


    他深知张飞勇猛无比,但如今身处乱世,安危难测。


    因此,刘备毫不犹豫地派出了大量精锐人马,分散各方,展开地毯式搜索,力求尽快寻得张飞的下落。


    ……


    然而,此时的太史慈却浑然不知一场巨大的危机正悄然逼近。


    就在他领军前行之际,李儒与吕布已然率领着一支虎狼之师抵达了扶风郡。


    他们得到消息后,迅速做出判断和部署。


    杨贤也及时将弘农方面传来的捷报声音呈递给了李儒。


    李儒接过战报,仔细阅读一番之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


    他目光如炬,当即断言:“以吾之见,刘备必定会令太史慈,引兵前往长安与之会合。”


    “我们可在此设伏,必能打他个措手不及!”


    于是乎,李儒当机立断,调遣大批精兵强将,悄悄潜伏于距离槐里承城五十里外的一处山谷之中。


    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正是绝佳的伏击之地。


    只见山谷两侧山峰高耸入云,密林丛生,仿佛一头张开血盆大口等待猎物自投罗网的巨兽。


    此时,在那幽深僻静的山谷之中,李儒已然精心布置好了,一座熊熊燃烧的火阵。


    这火阵乃是李儒经过深思熟虑,所设计而成,只待太史慈自投罗网。


    站在一旁的吕布,身姿伟岸,威风凛凛。


    他凝视着眼前那险恶无比的山谷,和隐藏其中的致命陷阱。


    心中不禁有些担忧,转头向着李儒开口询问道:“文优。”


    “此山谷地势险要异常,且那太史慈亦是一员智勇双全的大将之才。”


    “如此明显的陷阱,只怕他未必会轻易上当啊!”


    李儒闻言却是哈哈大笑起来,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之色,回应道:“哈哈,奉先莫忧。”


    “我自然未曾指望,他会傻乎乎地自行闯入这火阵之中。”


    “接下来,便该轮到你这位天下无双的猛将登场大显身手啦!”


    吕布听后眉头微皱,面露疑惑之色,追问道:“哦?这话又是何意呢?”


    “还望文优明示。”


    李儒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解释道:“奉先呐,你速速率领五千精锐铁骑前往山谷之外暗中埋伏。”


    “待到太史慈率军前来之时,故意放他通行而过。”


    “然而,当他行至谷口之处时,你再突然率兵杀出,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其驱赶入谷内。”


    “切记,你万万不可跟随进入这山谷之中!”


    吕布连连点头,表示明白,同时笑着回答道:“哈哈,文优尽管放心便是。”


    “有此处设有火阵,凶险万分,我岂会不知深浅,贸然闯入其中自寻死路呢!”


    “说罢,他转身翻身上马,带领着五千铁骑如疾风般朝着谷外疾驰而去,消失在了苍茫的山林之间。”


    此刻,阳光洒落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太史慈身跨骏马,如一道闪电般疾驰而来。


    马蹄声清脆地回荡在山谷之间,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子义将军!”远远地,一名将领高呼着迎上前去。


    来人正是史涣,他一脸焦急之色,望着匆匆赶到的太史慈。


    “史将军。”太史慈勒住缰绳,翻身下马,与史涣相视而立。


    “此次主公命我们速速返回长安,可那扶风郡该如何是好?


    难道我们历经艰辛才打下的这片地盘,就要这般轻易地拱手相让于杨贤不成?”


    史涣眉头紧皱,满脸疑惑和不甘。


    太史慈微微一笑,缓声道:“史将军莫急,此事自然需从大局着眼考量。


    虽说扶风郡乃我方重地,但相较而言,长安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且看如今局势,关将军刚遭惨败,三万精锐兵马折损殆尽;张将军亦未能幸免,同样损失了不下三万士卒。


    如此一来,我军实力大受挫折。值此危局,唯有集中力量重点防守,方有一线生机。


    以我对杨贤的了解,此番他必定倾尽全力,妄图一举将我等吞灭。”


    说到此处,太史慈目光凝重起来,继续分析道:“倘若我们分兵驻守扶风郡,势必会削弱长安的防御力量。


    一旦长安有失,后果不堪设想。故而,暂且舍弃扶风郡虽心有不舍,但实乃权宜之计。


    待日后我军重振旗鼓,再寻机夺回失地不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