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32章朱模就藩交趾,没兵权

作者:一杯冰美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十一月,寒意渐浓。


    这半个月里,朱元璋先是两次风寒缠身,加上老毛病风湿又犯了,每天几乎都在钻心的疼痛中煎熬。


    太医院那边倒是琢磨出了个止痛的方子,其实就是在补药里掺了点大麻,靠着麻痹神经来缓解痛苦。


    这方子虽能止痛,但对身体的损害却极大,无异于是饮鸩止渴。


    可孙一脉瞧着朱元璋晚年受这份罪,实在心里不落忍。


    所以偶尔会熬些药汤,供他疼得实在扛不住时喝上一口。


    昨夜一场大雪席卷应天,今儿倒是放了晴。


    大清早的,老爷子裹着厚实的棉袄,朱文坤也被裹得像个圆滚滚的粽子,一老一小正在文华殿前忙活着堆雪人。


    “祖爷爷,这雪人头顶光秃秃的,咱给它插几片树叶当头发呗!”


    小胖子如今都快跟雪人一般高了,他踮着脚把树叶往雪人脑袋上插。


    朱小宝在远处瞅着这一幕,眼神里满是无奈,念叨道。


    “雪人哪有头发啊!难看死了!”


    他伸手要把叶子拿掉,朱文坤立刻嗷嗷叫了起来。


    “住手!雪人就该有头发,就得有!”


    “那叫帽子!”


    朱小宝耐着性子道。


    哪料小胖子梗着脖子喊。


    “我就要给它戴绿帽子,戴绿帽子!”


    朱小宝顿时没了脾气。


    得,童言无忌,犯不着跟这小屁孩较真。


    雪人总算堆好了,朱小宝赶紧拉着老爷子往屋里走。


    “皇爷爷,外头天儿冷,咱回屋歇着去。”


    朱元璋捏了捏腿,慢慢站起身,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朱小宝见状忙问。


    “腿又疼了?”


    朱元璋叹了口气。


    “唉,老毛病了,不打紧。”


    “这么冷的天,您犯不着陪他在这儿瞎折腾,让他自个儿玩去呗!”


    朱小宝担忧道。


    朱元璋不置可否地应了声,跟着朱小宝进了屋。


    进门后,老爷子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朱小宝心里咯噔一下。


    “还是疼得厉害?”


    “扛不住了。”


    朱元璋捂着腿,一脸的痛苦。


    “这冬天,真是熬人啊!”


    谷大用见状,赶紧去准备药汤,朱小宝忙吩咐道。


    “先端盆热水来给皇爷爷泡泡脚。”


    说罢,又转向朱元璋道。


    “皇爷爷,孙大夫那药,能不吃就尽量别吃,毕竟是药三分毒……”


    朱元璋摆手打断了他。


    “咱都这把年纪了,还怕啥?这药虽说伤身子,可好歹能少受点罪,过一天算一天吧!”


    看样子,老爷子也知道自己没多少日子了,对这些事早看开了。


    谷大用端来热水后,又立马去煎药了。


    等老爷子把脚放进热水里泡上后,那痛苦的表情才稍稍缓和了些。


    很快,谷大用端来了药汤,朱元璋喝了后,苦笑道。


    “你也别总围着咱转,该忙啥忙啥去。”


    他忽然想起什么,又对朱小宝说。


    “老二十一也到该去封地的时候了。”


    “时间不等人啊!那小子一眨眼都十八了。”


    朱元璋感慨道。


    朱小宝这才猛然惊觉,当年那个小不点,如今都到了就藩的年纪。


    朱元璋接着说。


    “咱寻思着把他安排到交趾去,你觉得如何?”


    朱小宝点头。


    “好。”


    朱元璋又道。


    “那你去后宫跟他说一声吧,具体咋安排,你看着办就行,咱也懒得操心了。”


    “孙儿这便去,争取今年过完年就让他动身。”


    朱小宝道。


    “去吧。”


    老爷子挥了挥手。


    临走前,朱小宝又叮嘱道。


    “您老可别再往外跑了,等过了这冬天,咱再陪您出去转悠。”


    “好!”


    得到老爷子肯定的答复后,朱小宝便起身去了后宫。


    见朱小宝来了,张德妃和沈王朱模连忙上前恭敬行礼。


    张德妃在后宫里远不如赵惠妃、张美人那般得朱元璋看重,位份平平,说不上什么体面。


    她和儿子朱模能在宫里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全靠着朱模与朱小宝的那份情分。


    宫里的太监宫女个个都是人精,见朱模能搭上皇长孙这条线,自然不敢轻易怠慢。


    朱小宝笑道。


    “张姨娘不用这么客气。”


    “今儿来也没啥大事,就是通知二十一叔一声,明年差不多要去封地了。”


    张德妃忙问。


    “太孙殿下,知道给模儿安排在哪儿吗?”


    这封地的好坏,全凭皇帝一句话,她怎能不紧张?


    要是分到云贵川,那自家孩子可就得遭罪了。


    朱小宝答道。


    “交趾。”


    张德妃顿时喜上眉梢。


    “多谢太孙殿下!”


    朱小宝摆了摆手,笑着解释道。


    “张姨娘别客气,交趾那边还算太平,不像北疆那么凶险,经济也不错,二十一叔去了不会吃苦的。”


    “但有件事,我还是得说清楚,跟北疆不一样,二十一叔去交趾就藩,王府就不会再有军权了。”


    这是朱小宝对藩王制度的初步调整,第一步就是收回兵权。


    从沈王开始,往后的藩王都别想再掌兵权,各地尽量维持三司主导的行政架构。


    朱模倒是满不在乎。


    “那敢情好,我还懒得管那些事呢!”


    他打小就跟着朱小宝上树撒尿、下河摸鱼,如今都要成年了,还是这副吊儿郎当的样子。


    张德妃心里却门儿清,军权这东西就是把双刃剑,自家儿子根本驾驭不了。


    如今朱小宝把话说在前头,她反倒更放心了,知道这是为朱模好,忙又道谢。


    “多谢太孙殿下!”


    朱小宝笑了笑。


    “张姨娘太见外了,您放心,我会跟交趾那边打招呼的,保证二十一叔不受委屈。”


    说完,他便转身离开了。


    其实这也是朱小宝释放的一个信号,就是给各地藩王们提个醒,他要调整藩王的权力和职能了,好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


    谨身殿的案头上,已经堆了好几份奏疏。


    朱小宝拿起李景隆的那份,内容是说北平王府的俸禄比其他王府高太多,请求削减。


    这李景隆倒是深得他心,没提削减地方军费,专盯着王府俸禄。


    要知道,大明早就明文规定了各王府的幕僚人数和俸禄标准。


    这几年,北平王府总以增设幕僚为由,一个劲儿地加俸禄。


    朱小宝暗赞这奏疏写得有水平,批阅后让郑和送到司礼监,转内阁处理。


    经三位阁老分析后,当即决定裁掉北平王府二十九名幕僚,削减六万两预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