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74章笑到最后的,肯定会是我纪纲

作者:一杯冰美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姚广孝瞅着纳闷,问道。


    “殿下这是咋了?”


    朱棣脸冷得像结了霜。


    “纪纲这小子野心太大。”


    姚广孝淡淡一笑。


    “野心大的人,本事通常也不小,这种人最好用,他们把权力当宝贝,反倒好拿捏。”


    朱棣琢磨了琢磨,点点头。


    “这话有点道理。”


    姚广孝笑了笑,又问。


    “那殿下为啥气呢?”


    朱棣将文书递给姚广孝。


    “纪纲送来的,说他发现个可疑人物,秦松那边查了说没问题,纪纲还非要接着查。”


    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


    说白了,这是纪纲故意给秦松下套呢!


    姚广孝听完乐了。


    “纪纲既有这心思,就让他查去呗,反正对殿下没坏处。”


    朱棣应了声。


    “行,听大师的便是,让他查。”


    纪纲在接到燕王的传信时,捏着信的手都有点抖。


    能不能扳倒秦松独揽大权,这才只是刚开始。


    “纪大人,这是啥呀?”


    一个隐鳞密卫的百户瞅着纪纲手里的文书,一脸疑惑。


    纪纲愣了下,赶紧把文书揣进了怀里,佯装淡定。


    “老家寄来的信。”


    “哦。”


    百户应了一声,又狐疑地看了纪纲一眼,才转身往秦松的办公处走去。


    他把纪纲的举动告诉了秦松,秦松却没当回事。


    “随他折腾去,用不了多久,他就得灰溜溜地离开隐鳞密卫。”


    这边纪纲也找到了自己的心腹,让他们接着去查李辟地。


    “去把人带来!”


    “给我直接拎到隐秘据点,往深了挖他的老底!”


    “这小子绝不简单,要是能从他嘴里撬出点干货,我纪纲就能在隐鳞密卫里实打实站稳脚跟了!”


    纪纲眯起眼来。


    他与秦松之间的较量,也算是正是拉开了序幕。


    乾坤未定,谁能掌控隐鳞密卫还不一定呢!


    笑到最后的,也肯定会是我纪纲!


    ……


    应天府的局势越来越扑朔迷离,事情也闹得越来越大,好些官府部门都停工了,想逼着朱小宝让步。


    他们心里打着小算盘。


    法不责众嘛!


    而且这场斗争不管输赢,都能在史书上留名,文官们巴不得把动静闹得再大点儿。


    八月十一,大雨。


    朱小宝发现文官里没几个能用上的,便调了锦衣卫,下了道圣旨火速送往泉州和宁波,当天就把宁波市舶司使和泉州市舶司使给罢官了。


    这俩人接到圣旨都懵了,压根没想到朱小宝这么刚。


    被罢官当天,他俩气得破口大骂,说朱小宝是昏君,要亡国。


    两天后,朱小宝就以辱骂君王的罪名,把这俩人给斩了。


    同一天,又提拔了两地的副使上位。


    交趾那边还算太平,解缙有本事让交趾市舶司使听话,朱小宝对这儿放一百个心。


    与此同时,解缙照着朱小宝的吩咐,给吕宋、琉球这些国度送去了国书,上头的标题赫然是陈倭寇之患、答诸国疑、驳蓝玉罪。


    解缙文采好得很,这三封国书直指要害。


    先列举了倭寇在大明东海干的一堆坏事,还找出了洪武初年到二十七年,倭寇在浙江、福建犯下的滔天大罪。


    又说大明朝廷多次劝诫,倭寇却屡教不改,朝廷这才不得已发起战争。


    还提到当时倭寇江户家族放话要“六百万人玉碎”,蓝玉没办法才发动了灭族之战。


    因为文官集团弹劾的矛头不光对着蓝玉这些淮西武将,简直是在跟整个大明武将集团叫板宣战。


    这么一来,军中自然有人站出来说话。


    说蓝玉杀使者那档子事压根是瞎传,分明是倭寇玩诈降的把戏,蓝玉也是没办法才动的手。


    解缙这几封国书一发,风向立马又变了。


    琉球和爪哇还想拿断交当筹码要挟大明,解缙才不吃这一套,当即让交趾市舶司掐断了跟这两国的贸易往来。


    不止如此,朝廷还下了令,让泉州、宁波的市舶司全力配合解缙,把这两国跟大明的所有生意往来全给堵死了。


    像大明的瓷器、丝绸、棉花、茶叶这些宝贝,压根别想再运到那两个国家去。


    到了八月十三,朱小宝又下令东南海军,不再给这两国的商船提供海上保护。


    这信号一放出去,东南海上的海盗立马闻着味来了,开始疯狂抢劫琉球和爪哇的商船。


    这两国的商人哭天抢地,骂本国朝廷傻,还在当年八月前后,在国内闹起了不小的动乱。


    雨下得正欢,天阴沉沉的。


    谨身殿里,朱小宝正闭目沉思。


    市舶司的布棋已见雏形,朱小宝随即传令浙江、福建和交趾三地布政司,务必稳住当地百姓。


    关停与那两国的贸易,难免让部分百姓蒙受经济损失,朝廷特意给出税收减免的优惠,就是要把地方百姓暴乱的可能压到最低。


    他这是在赌,更像是一场角力,看究竟是琉球还是爪哇,会先撑不住低头。


    “太孙殿下。”


    郑和快步走了进来。


    “宁波来信了。”


    “苏门答刺与真腊给朝廷上书,说已经知道了倭寇的罪行,并且赞成大明的正义之举。”


    朱小宝脸色好看了点,睁开眼嗤笑一声道。


    “瞧瞧,还是有拎得清的。”


    “这帮岛国看着张牙舞爪,还想让大明给他们个说法。”


    “真当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有资格跟大明讨价还价?那咱大明也太掉价了!”


    郑和笑着说。


    “奴婢之前去他们国家的时候,给他们捎去了棉花这类好物件,眼瞅着寒冬要来了,没了咱大明的物资,他们老百姓保不齐就得把自家朝廷给掀了。”


    朱小宝漫不经心地应了两声,语气里满是不在乎。


    “只要有两个国家反水,很快,这些看似抱成团的岛国就得散伙。”


    “他们心里清楚我的态度,再瞎折腾也没用,不如顺着我给的台阶下来。”


    “台阶我都给铺得明明白白,要是不识抬举,那就别怪我翻脸不认人了。”


    徐妙锦说得在理,对付这些岛国不能一味来硬的,得拉一批打一批,才能最快拆了他们的联盟。


    朱小宝思索片刻,冲郑和吩咐道。


    “让李景隆也动起来!压了这么些日子,也该让他伸伸胳膊腿了!”


    郑和赶紧应道。


    “是,奴婢这边去办!”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