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64章平倭王

作者:一杯冰美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高台之上,剑舞刚毕,二十名身着铠甲的姑娘收剑而立,齐声喝喊。


    “蓝公威武!大明万胜!”


    这声喊像火星落进了干柴堆,百姓们瞬间被点燃了,山呼海啸般跟着喊。


    “蓝公威武!大明万胜!”


    喊声震得街面都在发颤,连屋檐下的瓦片都似在嗡嗡作响。


    蓝玉身后的亲兵们攥紧拳头,指节泛白,眼眶红得像要滴血。


    当兵这么多年,刀光剑影里滚过,从没想过能享这般荣光!


    傅友德和冯胜站在一旁,也看得发愣。


    两人打了大半辈子仗,跟着太祖爷南征北战,见过的阵仗不算少,却从没见过武将能风光到这份上。


    冯胜忍不住低声对傅友德道。


    “有这一回,往后怕是有无数小伙子要削尖了脑袋想扛枪当兵了。”


    蓝玉抬手往下压了压,周遭的呼喊声立刻戛然而止。


    他冲四周围观的百姓、躬身的官员深深拱手,随即猛地直起腰,声如洪钟。


    “明军!威武!”


    就这四个字,瞬间把气氛推向了顶点。


    他没提自己的功劳,没说半分苦累,只替大明所有活着的、牺牲的兵卒,喊出了这口憋在心底的气!


    街面上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更响的欢呼!


    “明军!威武!”


    “明军!威武!”


    山呼海啸般的回应差点掀了应天城的顶。


    连五城兵马司的军兵都忍不住跟着攥紧了刀柄,眼里闪着光。


    是啊,这是属于所有明军的荣耀!


    兵卒们红着眼眶,心里头翻涌着热流。


    等回了营,定要在牺牲弟兄们的灵位前,好好说说今日这泼天的荣耀,让他们也跟着沾沾光,知道自己的血没白流!


    稍作停留,蓝玉翻身上马,队伍继续往皇城方向行进。


    到了护城河的天津桥外,一群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静静伫立,腰间的绣春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抬眼望去,洪武门的城楼沐浴在晨光里,恍惚能看见两道身影并肩而立,正是朱元璋与朱小宝。


    “蓝玉接旨!”


    锦衣卫指挥同知何广义上前一步,拦住了去路。


    蓝玉翻身下马,动作依旧干脆。


    何广义扯开嗓子,声音穿透空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奉洪武皇帝令,特赐蓝玉‘平倭辅运推诚宣力武臣’!”


    这话一出,旁边随行的官员们瞬间僵住了,连呼吸都慢了半拍。


    这名号听着寻常,可在场的哪个不是深谙朝堂典故的?


    大明朝开国至今,只有徐达得过类似的封号。


    谁不知道洪武皇帝封赏素来严苛,便是功高如常遇春,也未曾得此殊荣!


    这哪里是赐号,分明是把蓝玉抬到了与开国元勋并肩的位置!


    何广义却没给众人消化的时间,继续朗声道。


    “再赐蓝玉:特进光禄大夫、太傅、右柱国、平倭王,参与国事!”


    王字落地的刹那,天津桥畔鸦雀无声。


    特进光禄大夫是文臣最高阶的散官,右柱国是勋阶之巅,太傅是三公之列,而平倭王三字,更是砸得人头晕目眩。


    大明朝除了皇室宗亲,异姓封王者寥寥无几,蓝玉竟得此封!


    更遑论参与国事四字,分明是让他以王爵之尊,入中枢参政!


    蓝玉猛地抬头,望向洪武门城楼,那两道身影依旧伫立。


    他喉结滚动,猛地单膝跪地,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


    “臣蓝玉,谢陛下隆恩!”


    身后的亲兵们咚地一声齐齐跪下,额头抵着地面,连大气都不敢喘。


    周遭的官员们这才如梦初醒,纷纷躬身行礼,心里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今日这封赏,怕是要改写大明朝的功爵规矩了!


    “其余参与平倭的将领,由礼部拟定章程,另行封赏。”


    何广义接着宣布,声音平稳,字字清晰。


    “平倭王蓝太傅,陛下与皇太孙已在洪武门等候,请随臣上城门!”


    “遵旨!”


    蓝玉沉声应道。


    他回头望了眼身后早已沸腾的人潮,又看了看眼眶通红的傅友德等人,冲他们郑重地点了点头。


    这份荣耀,有他们一半。


    “蓝公威武!大明万胜!”


    呼喊声如同浪潮般涌来,一波高过一波。


    蓝玉迎着头顶的烈日,挺直脊梁,一步一步朝洪武门的城楼走去。


    远处看,城门上那两道身影一老一少,格外分明。


    踏着陡峭的台阶往上走,蓝玉只觉得心跳得快要冲出胸膛。


    城墙上,士兵们列着整齐的仪仗,太监宫女们垂首肃立,鸦雀无声。


    朱元璋背着手站在垛口边,望着远方的江山万里。


    朱小宝站在他身旁,目光正投向底下人山人海的长街,嘴角带着一丝浅浅的笑意。


    待走到近前,蓝玉躬身行礼,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臣蓝玉,参见陛下,参见皇太孙殿下。”


    朱元璋缓缓转过头,朱小宝也跟着转了过来,目光一同落在蓝玉身上。


    “老啦……”


    朱元璋瞅着蓝玉,五味杂陈。


    “蓝小二,你出征时头发还没见白呢,这一趟回来,鬓角都添了多少白丝……”


    老爷子轻轻叹了口气。


    “真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啊!”


    “平安回来就好,辛苦你了。”


    蓝玉咚地单膝跪地,行了军中最高的礼节,声音铿锵。


    “为大明征战,为陛下分忧,这都是臣该做的!”


    朱元璋点了点头。


    “好,起来吧。”


    等蓝玉起身,他扬声喊道。


    “拿酒来!”


    很快,三杯酒被端了上来,朱元璋、朱小宝与蓝玉各执一杯。


    老爷子忽然朗声笑起来,看向朱小宝,又转向蓝玉。


    “咱那外甥孙说过句霸气的词,‘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笑罢,他举杯示意。


    “喝!”


    三人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酒液入喉,带着火辣辣的暖意。


    朱元璋放下酒杯,目光锐利地盯着蓝玉,忽然话锋一转。


    “说实话,咱本来没想赏你这么多,是你那大外甥孙非盯着要,非说英雄该受此礼遇。”


    他顿了顿,语气沉了几分,带着几分考验,又似有托付。


    “这般重赏下去,往后的麻烦定然少不了,咱老了,懒得管这些琐碎。”


    “蓝玉,咱就问你一句,大丈夫,能受委屈不?”


    蓝玉连忙应声道。


    “臣明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