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22章约定,岂不是真的要辞官

作者:一杯冰美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田大人到!”


    只听有人高呼一声后,院内便来了几名儒生打扮的人。


    徐妙锦身旁的女子热心介绍道。


    “今日能听到史馆修撰田大人讲史,这可是我们的荣幸呐!”


    年关已至,百官都已休沐,朱小宝当然也不会约束他们。


    宣讲历史文化,这是也是朱小宝喜闻乐见的事。


    相较于女子无才便是德,他倒是希望天下无论男女老幼,都能读书、知礼、明是非。


    等人都坐定,史馆修撰田斌清了清嗓子开讲。


    “今天,咱便从赵匡胤黄袍加身讲起……”


    “辽太后南下,宋真宗亲自督战,促成檀渊之盟,给汉人换了百年太平!”


    朱小宝正听得入神,突然就皱起了眉头。


    这话怎么听着不对劲?


    他忍不住开口打断。


    “这段宋史是你修的?”


    “明明是段屈辱史,怎么让你说成了光荣事迹?”


    “宋真宗当时明明想南逃,你是不知道,还是故意漏掉了?”


    田斌正讲得唾沫横飞,突然被怼得一懵,脸上有点挂不住。


    “阁下有何高见?”


    朱小宝冷笑一声,正想好好掰扯掰扯,就见徐妙锦在旁边拽了拽他的手。


    毕竟这是人家的场子,这么直接怼好像有点不给面子。


    不过看着田斌那副我没错的样子,朱小宝心里暗道。


    看来这粉饰历史的毛病,是得好好治治了!


    雪还在下,院内的气氛却有点微妙。


    朱小宝看着眼前这群热衷于粉饰历史的文人,突然觉得比起地震救灾,给大明的文化界纠纠错,恐怕更需要费点心思!


    朱小宝深知史料编修关乎百年基业。


    身居高位后,更在意史笔是否能经得起千年评说。


    正因如此,他才对田斌今日的讲解格外上心。


    此人既是翰林院修史官,言行便代表着大明文统,稍有偏差便会在民间以讹传讹,这岂是对华夏史料负责的态度?


    面对朱小宝的质疑,田斌却面露不耐。


    “本官兼修国史多年,怎会不知宋真宗南逃之事?”


    他本就因讲解被打断而不快,语气里带着几分傲慢。


    “修史需多方考证才是!”


    朱小宝挣开徐妙锦轻拉的手,声调陡然严肃。


    “身为国史编修,若对史料敷衍塞责,日后文献传承出现谬误,你扪心自问,可对得住青史?”


    田斌握着书卷的手指,忽然微微收紧,却突然笑道。


    “我拿着朝廷那些微薄的俸禄,能做好分内事就行!”


    “想当年我大唐,能兼修国史那可是光宗耀祖的美差,哪像现在……”


    话头一转,开始数落民间史料。


    “全是国史的盗版复印本,假消息比街头算命的还离谱!”


    “就说那焚书坑儒吧,老百姓传了几百年都以为秦始皇活埋儒生,可国史明明白白写着坑的是方士!”


    见田斌这般,朱小宝冷声道。


    “田大人,您刚才说宋真宗在檀渊之盟时压根没打算逃跑?”


    这话一出,满场儒生集体瞪眼。


    毕竟在传统认知里,宋真宗那可是御驾亲征的英雄人设。


    田斌脸色一沉。


    “你这小子懂什么?我翰林院编的史料还能有错?”


    朱小宝慢悠悠坐下,又呷了口茶,开启了史料库模式。


    “寇准传里写得清楚,寇准苦劝真宗‘国君退则家国危’,这不就说明皇帝动了南逃的心思?”


    儒生们面面相觑。


    这《寇准传》他们大多只听过书名,没读过正本。


    田斌却冷笑一声道。


    “寇准提建议就能证明皇帝想逃?你这逻辑跟街头算卦差不多!”


    “哦?”


    朱小宝挑眉,随手甩出第二颗史料炸弹。


    “据汴京志记载,南城城门大开,枢密院调了五千御林军在城外候着,专门‘接应真宗南下’。”


    “田大人要不要现场翻书核对?”


    话音刚落,就有好奇书生当场翻出《汴京志》,只见原文一字不差。


    “南城大开,枢密院遣五千御林军于城外,接应真宗南下。”


    满场倒抽冷气的声音此起彼伏。


    “这也就是说,澶渊之盟根本不是宋真宗主动促成的,他原本是想南逃?”


    “要是这么看来,这位郎君说得确实在理。”


    旁侧有儒生应和道。


    田斌的脸从红转白又转青,突然拍案而起。


    “你这是故意抹黑我汉人皇帝!用心险恶,其心可诛!”


    朱小宝沉声道。


    “我是要你正视历史!”


    “难道弘扬文化自信就不算是正视历史了?”


    田斌冷笑。


    朱小宝摇头。


    “你连史官的本分都没尽到。”


    田斌随意一拱手。


    “既然入不了您的眼,我辞了这史官如何?有本事你去太孙殿下那儿告我修史不公!”


    “好。”


    朱小宝点头应下。


    田斌嗤笑一声,只当他是愣头青。


    “那你得先找到谨身殿大门再说!”


    朱小宝没理会他,只是低头吹着杯中新添的热茶。


    徐妙锦轻声劝道。


    “何必跟他较真?你和他身份能比吗?”


    田斌闻言笑道。


    “还是徐姑娘明白事理。”


    徐妙锦瞥他一眼。


    “我是说,你不过是个修史的,哪儿配与我家郎君相提并论?”


    田斌脸色骤变,刚入口的茶水,差点就喷了出来。


    正怒不可遏时,一名儒生凑到他耳边低语几句。


    他顿时面露喜色,朝众人拱手道。


    “巧了,幸好孔讷老先生路过,今儿个就让圣人后裔评评理!”


    只见白发飘飘的孔讷缓缓走来,田斌赶紧凑上去打小报告。


    “孔老您看,就这小子非说宋真宗想逃跑,分明是给汉人丢脸!”


    孔讷刚要开口,定睛一看朱小宝的脸,突然爆出一句“卧槽”。


    满场文人集体石化。


    孔夫子后人说脏话?


    这可是比史料出错还刺激啊!


    孔讷慌忙咳嗽掩饰,凑近田斌耳边低语几句。


    话音刚落,田斌的脸就唰地白成了纸,浑身哆嗦着看向朱小宝。


    “臣……臣刚才是胡说八道……”


    朱小宝起身整理衣袍,似笑非笑道。


    “田大人别忘了咱们的约定哦。”


    说罢,便撑伞离去,留下满场目瞪口呆的众人。


    约定?


    难道当真是要我辞官?


    想到这里,田斌只觉得双眼发黑,差点儿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