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94章要真和你十三叔有关,你会怎么做

作者:一杯冰美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朱元璋起身,负手走到谨身殿门外,看向外面的天空。


    深秋的风,刮得老朱的衣服呼呼作响。


    “谷大用,咱大孙的这些话,可是每句都说到人心坎儿里去了啊!”


    谷大用没回话,只是恭敬地站在后面。


    因为他知道,皇爷不是在问他。


    “咱这大孙,已经有了天人之姿!”


    朱元璋望向远方,淡淡一笑。


    “做君主的,最考验的就是领导力和信服力。”


    “眼下,他显然已经具备了当皇帝的所有品质。”


    “待到八月十五……”


    “呵呵。”


    老朱的脸上,满是得意和欣慰。


    谷大用知道,中秋要立储君了。


    朱元璋看向北方,脸色突然又变得忧虑了起来。


    “区区几个商人,能在大同府掀起这么大的风浪来?他们当真敢如此嚣张?”


    “老十三呐!你是想让父皇对你下手吗?”


    此时,老朱的脸上已然满是怒气。


    深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


    秋风一吹,便让人忍不住发起抖来。


    直殿监里,一批批新来的太监正在分配岗位。


    他们在礼仪局学完礼仪后,就要正式分配到各个主子手下做事了。


    直殿监负责管理各个宫殿和走廊的洒扫工作。


    有八个新来的太监被派到东宫,被分去了柔仪殿和清承宫。


    清承宫是朱允炆母子住的地方,新来的太监们都小心翼翼地适应着新工作。


    其中有个小太监很是奇怪,别人都怕被分到清承宫,只有他主动要求前往。


    这个太监是从北平一带送来的,准确地说,他来自北平府!


    史馆里,史官们正在记录皇长孙的日常言行。


    洪武二十五年,秋八月某天,皇长孙朱小宝果断处决了有罪的商人及家属三百多人,百姓纷纷称赞。


    只有太子候选人才有资格被史官记录日常。


    朱元璋的一系列举动,都在说明他要被立为储君了。


    朱小宝忙了一天,回到文华殿早早睡了。


    第二天一早,汤家后人来告辞。


    按照明朝礼部的规定,父母去世,官员要守孝三年。


    汤鼎吞吞吐吐地找到朱小宝,说。


    “殿下,东南现在正是防倭的关键时刻,臣有个不情之请,臣绝不是贪恋官位……”


    朱小宝抬手打断了汤鼎。


    “你不用守孝了,皇爷爷那边我去说。”


    汤鼎高兴极了,连忙道谢。


    “多谢殿下!”


    朱小宝点头道。


    “东南水军要好好训练,将来我要的,不只是防倭,而是东边那个岛!”


    汤鼎一愣。


    哪个男儿不想建功立业?


    东南不像北疆,战事少,军中将士立功的机会也少。


    现在听到朱小宝这话,汤鼎顿时热血沸腾!


    汤鼎激动地单膝跪地。


    “臣愿为殿下开疆拓土,万死不辞!”


    朱小宝笑着扶他起来,说。


    “汤叔客气了,早些安排好后事,把定远侯好好安葬了。”


    汤鼎叹了口气。


    “谢谢殿下,谢谢皇爷,我们汤家哪来的福气,能受到这么大的恩典!”


    朱小宝说。


    “大明需要你们,赶紧回凤阳吧,期待你早日归位!”


    待汤鼎离开,朱小宝便往宫中走去。


    谨身殿内,朱元璋今天难得没批奏折,像是专门在等朱小宝似的。


    朱小宝好奇地问。


    “爷爷,您这是在等着我来批奏折呀?”


    老爷子笑道。


    “咱下令全国治丧一天,今儿就不批折子了。”


    朱小宝看了眼神色凝重的朱元璋。


    虽说大家都认为朱元璋冷血无情,但他却看到了老爷子的另一面。


    至少对于汤和而言,他给足了包容和优待。


    朱元璋看着朱小宝,笑道。


    “你昨日穿上那衣裳,倒真是让咱眼前一亮!”


    “果然!还真是人靠衣装马靠鞍呐!”


    朱小宝挠了挠头,羞赧道。


    “皇爷爷,昨日那身衣服,确实有些越了规矩。”


    朱元璋笑着摆了摆手。


    “那还不是早晚的事?先不说这个了,你随咱出宫一趟。”


    “出宫?”


    朱小宝很是不解。


    只见朱元璋朝外喊道。


    “给咱把李缘找来!”


    礼部尚书李缘?


    叫他来作甚?


    朱小宝有些懵。


    趁李缘还没来,朱元璋又笑着对朱小宝道。


    “因为昨日的事儿,外头百姓可都闹翻天了!”


    他看了眼朱小宝,接着说。


    “那公审不知震住了多少官吏,虽说他们没在现场,但洪武门的事当时就传开了。”


    “说皇长孙狠绝残暴,简直就是血手人屠……”


    “啊?”


    朱小宝有点生气。


    “狠绝残暴?血手人屠?我有吗?”


    朱元璋笑了一声。


    “这算啥!还有人说你是小朱重八呢!”


    “此人是谁?好大的狗胆!”


    朱小宝假装生气。


    老爷子笑道。


    “李缘,待会儿你自己问他。”


    “但这些话可不是在骂你,是在夸你呢!是说你为百姓主持公道,杀得漂亮,杀得解气!”


    “你这一杀,算是镇住了百官,也立了威,以后你掌权,就没人敢随便捣乱了。”


    朱小宝一愣,忽然明白过来。


    “皇爷爷让我杀人,不单是为了立威,更是为了让我以后能在朝中站稳脚跟?”


    老爷子点头。


    “也是为了让百姓们知道,咱老朱家永远站在他们这边,百姓们便也都会支持你。”


    朱小宝这才明白,自己只想到了第一层,老爷子却想得更深。


    朱元璋看了朱小宝一眼,随后负手仰头,望向天空。


    “大同这乱局,不是几个商人能搅起来的,可说到底,还是有人在背后撑腰。”


    朱小宝小心地问。


    “您是指……十三叔?”


    老爷子点了点头。


    “大同乱成这样,你十三叔这个王爷脱不了干系!”


    “外患不算啥,就怕内患啊!”


    他担忧地看向朱小宝,无奈的道。


    “你说,若是李景隆真查出点什么来,咱该如何处置你十三叔?”


    朱小宝想了一会儿,才道。


    “要是最坏的情况……”


    见他欲言又止,老爷子心中很是紧张,生怕他说出些狠厉的话来。


    毕竟,眼下正是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候。


    朱小宝明白朱元璋在担心什么,淡淡地说。


    “要是真到了那一步,大同府便不能再让十三叔镇守了。”


    “要是孙儿来处置,就会将他调到应天眼皮子底下就藩,有皇爷爷看着,十三叔也不敢再乱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