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73章朱棣:让一个没上战场的坐龙椅,儿子不服

作者:一杯冰美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十月末,北疆的天气已悄悄转凉。


    北方入秋早,入冬更快,虽还在秋季,却已寒风刺骨。


    北平王府内,层层枯叶铺满院落,树叶飘零,满目尽是萧索之景。


    唰唰唰!


    一道刀风在院落中破风而来,一招一式大开大合,每一刀落下,都藏着数十年的功力。


    耍刀的汉子,穿着单薄的衣衫,额间已大汗淋漓。


    此人,正是朱棣。


    朱棣自幼习武,未拜名师,一招一式都是数十年如一日挥刀练出来的,加上战场磨砺,更显勇猛。


    他身为北疆之王,却不同于寻常藩王,自负、高傲却极有韧性,严于律己。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与朱小宝相似。


    目标明确,善于压制欲望,认定的事必会全力以搏。


    刀锋收势,朱棣走向一旁的石凳,将朴刀随手插入泥土,刀身笔直竖立。


    黑衣和尚姚广孝坐在石凳上。


    他为朱棣斟满茶盏,朱棣接过便仰头一饮而尽。


    接着,姚广孝示意朱棣查看桌上放着的那封信。


    朱棣目光如刀,扫过信件后,坐在姚广孝对面,沉声道。


    “果然如姚师所料,徐真暴露了,咱们安插在兵部的最后一颗棋子还是折了。”


    朱棣面上,难掩失落。


    姚广孝指尖轻叩茶盏,神色淡然道。


    “唐赛儿还在宫里,这,便是转机。”


    朱棣点头,钦佩道。


    “姚师当初说不能押宝一处,果然有理。”


    “若只盯着兵部徐真,一旦他暴露,本王就危险了。”


    姚广孝淡笑。


    “燕王不必担忧,就算徐真泄密,朱雄英也不会告诉陛下。”


    朱棣狐疑。


    “哦?”


    “姚师为何如此肯定?”


    姚广孝解释道。


    “这是叔侄间的较量,亦是男人间的争斗!”


    “若他向陛下求助,就已失去自信,这样的人不足为惧。”


    朱棣皱眉思索许久,才悟透其中深意。


    “姚师是说,咱那侄儿自信能掌控局面,甚至打败本王?”


    姚广孝点头。


    “正是。”


    “若他没这心气,即便日后登基,亦不足为虑。”


    朱棣沉吟片刻,暗暗称是。


    “所言极是,以我对那侄儿的了解,他绝非无能之辈。”


    姚广孝指尖划过信纸,语速平缓却字字清晰。


    “唐赛儿的密语里藏着玄机,朱小宝已识破徐真的身份。”


    “最妙的是,朱雄英明知她是白莲圣女,却故意将她留在宫中。”


    他忽然抬眼,目光灼灼。


    “这意味着什么?”


    “陛下若得知此事,怕是要怀疑宁王与张美人……”


    “而这一切,都是朱小宝刻意为之。”


    唐赛儿的信,表面看去并无异常,但若细究,每一处字迹的变形都藏着特殊符号。


    这是独属于他们的密语,这封信骗过了朱小宝,却骗不了姚广孝。


    朱棣沉默片刻,望向姚广孝。


    “姚师有什么好计策?”


    姚广孝思索片刻,忽然问道。


    “燕王可还信唐赛儿?”


    朱棣摇头直言。


    “本王本来就不信她,如今她被软禁在宫中,谁知会不会叛变?”


    唐赛儿与徐真不一样。


    徐真是朝廷官员,朱棣握着他的把柄,且徐真要顾及家族安危,绝不敢背叛。


    而唐赛儿本就是江湖人物,与朱棣的交易本就不稳定。


    自今年宁王赴任大宁都司,率朵颜三卫几次打败蒙古人,其作战勇猛、谋略高超,让朱棣十分忌惮。


    朱棣曾试图拉拢宁王朱权,却都被拒绝。


    若能掌控这股强大力量,朱棣对大业定会更有信心。


    姚广孝点头,提议。


    “若把唐赛儿白莲圣女的身份泄露给陛下,如何?”


    “朱雄英明知她的身份,却还把她留在宫内,甚至让白莲圣女在宁王母妃身边伺候……”


    “陛下知道后,岂能安心?岂能不怀疑宁王?岂能不对张美人动手?”


    “朱小宝保不住张美人的命,而这一切本可以避免。”


    “宁王得知后,会不会对这个大侄子寒心呢?”


    姚广孝抽丝剥茧般分析,最后总结。


    “如此,陛下、宁王、朱雄英、唐赛儿……”


    朱棣接过话道。


    “宁王与朱雄英反目,归附我们;陛下和朱雄英心生隔阂,唐赛儿被除掉。”


    “此计一石三鸟,姚师当真是算尽了天下大势啊!”


    “有姚师相助,本王何愁大业不成?哈哈哈!”


    姚广孝从容一笑。


    二人正商议时,院外朱高炽迈着肥胖的身子匆匆赶来,因为走得急,脸上肥肉直晃,略显很是滑稽。


    朱棣见状皱眉,恨铁不成钢的道。


    “你这小子,啥都好,就是能不能注意点样子?”


    朱高炽讪讪一笑,赶忙擦了擦额间的汗水。


    “爹,北平布政司送来朝廷批的奏疏了。”


    “嗯?”


    朱棣接过奏疏。


    “拿来看看。”


    朱棣漠然扫过几眼,脸色瞬间涨红,怒道。


    “岂有此理!欺人太甚!鞑靼、瓦剌来犯,竟让本王出兵?”


    “本王出兵是职责所在,但为何对本王请求增加军费的事只字不提?”


    “咱这个爹,真是偏心到极点了!”


    姚广孝拿过奏疏看了几眼,淡淡道。


    “这不是陛下批的,燕王仔细看看。”


    朱棣一愣,再次审视奏疏,呆立当场。


    “这……朱雄英?他竟然批奏疏了?”


    “哈!咱爹让他执政了?哈哈!”


    “奏疏已经下发到北平布政司,看来咱爹是想让他提前和大明各布政司的封疆大吏熟悉,这是要定储君了啊!”


    “果然如姚师所说,咱爹从没想过在儿子中选储君!”


    “咱这群儿子,征蒙古、定南疆、守关中、平川蜀、剿匪患,哪个不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哈哈!最终,咱爹还是要把江山交给一个毛头小子!”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此刻得知真相,朱棣还是如鲠在喉。


    朱高炽轻声唤了一句,却被姚广孝拉住。


    “走吧,让燕王独自静一静。”


    说完,拉着朱高炽退出院落。


    朱棣负手伫立在凛冽寒风中,衣袍猎猎作响,却始终如青松般纹丝不动。


    “爹!孩儿咽不下这口气!”


    “那毛头小子懂个啥?咱大明的江山是咱爷俩提着脑袋拼出来的!凭啥让他一个没上过战场的人坐龙椅?”


    “孩儿就是不服!”


    “您等着瞧!总有一天,本王要让所有人知道,本王丢的位子,一定会亲手夺回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