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66章交趾布政司,十三万两税银

作者:一杯冰美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在海上,人们不仅要忍受孤独和寂寞,还要面对各种未知的危险。


    航行在无边无际的海面上,暴风、雷雨、海浪、礁石……


    随便哪一种自然灾害,都可能成为压垮人心理防线的最后一击。


    在大自然面前,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人类就像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


    为何后世在记载航海历史时,总会着重提到郑和?


    那是因为在十五世纪初能够征服大海,本身就是一件无比伟大的壮举!


    随着科技的发展,后人可能体会不到其中的艰难。


    但在大明,郑和七下西洋,无疑是航海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郑和之后,过了整整一百年,西方才开始他们的航海征程。


    这时,兵部侍郎钟勖也站不住了,急忙出列,跪在茹瑺旁边,说道。


    “圣上,微臣知罪,恳请圣上责罚!”


    朱元璋依旧没有说话。


    就在这时,蓝玉站了出来,说道。


    “咱早就说过你们兵部的人不行,出海肯定得出事,可你们就是不听,还固执己见。”


    “现在好了吧?”


    “白白浪费了半个月不说,还花了那么多银子!”


    “眼下航海计划都搁置了,你们说怎么办吧?这些损失谁来负责?”


    茹瑺的脸色很是难看,心里虽然窝火,但这会儿也只能任由蓝玉指责。


    蓝玉话锋一转,抬头对朱元璋说道。


    “启禀圣上,兵部员外郎的死,对大明来说是个损失。”


    “国家培养人才不容易,臣认为不能再让官吏去冒这种险了。”


    “臣恳请从宫中选派太监接替航海的任务!”


    朱元璋静静地看着蓝玉,此刻他心里全明白了。


    大孙,原来早就谋划好了这一切!


    事情的发展,也完全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从推进航海这件事开始,他就多次提出要让郑和下西洋。


    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一直都在为此努力。


    如今,他成功了!


    朱元璋到现在都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能做到借助蓝玉的口提出让太监航海,还能让百官没有异议,小宝太厉害了!


    朱元璋仔细琢磨着,甚至都觉得有点后怕。


    这小子,又悄无声息地办成了一件大事,还把大明百官都给算计了进去,真是不简单啊!


    自己这个年纪的时候,可没他这本事!


    好小子,你真是越来越让爷爷刮目相看了!


    朱元璋叹了口气,说道。


    “你兵部尽快去给方员外郎处理后事吧!”


    “户部,拨些俸禄给方员外的家人。”


    茹瑺与钟勖连忙感恩戴德,谢过皇恩。


    朱元璋又问道。


    “蓝玉提议派太监出海,你们可还有意见?”


    经历了这件事,谁还敢轻易去航海?


    能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的人,谁不珍惜自己的名声,万一哪个官吏出海再出意外死了,怎么向人家家属交代?


    于是,朝堂上众人的意见出奇地统一,几乎所有人都赞同了蓝玉的提议。


    看到这一幕,蓝玉心里也激动得不行!


    小宝……可还真有两下子啊!


    朝堂之上,朝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而另一边,户部也在争分夺秒地核算上半年的财政税收。


    度支司员外郎王强,昨天下午为了给前往交趾赴任的户部司员外郎白光升送行,喝了不少酒,以至于今天来度支司当值时,比往常晚了一些。


    他刚迈进度支司的值庐,就有吏目迎上来告知。


    “王大人,交趾的税收报告已经送过来了。”


    王强嘴角微微上扬,带着几分戏谑的口吻说道。


    “交趾还真是个特别的地方,背后有人支持,行事就是与众不同!”


    “别的布政司老早就把赋税交齐了,就它拖到现在。”


    王强正准备翻看交趾的财政税收报告,突然像是想起什么,随口向吏目问道。


    “对了,你知道上半年赋税收入最多的是哪几个布政司吗?”


    负责统计的吏目赶忙回道。


    “回大人的话,上半年的田赋税收在各布政司中排名第一的是湖广布政司,换算成白银,足足有四十万零二十多两。”


    在明朝,税收统计颇为繁杂,因为征收上来的大多是丝绸、绢布、稻谷、麦子等实物,要换算成白银,还得参照各地的物价。


    湖广向来是大明的粮食主产区,民间一直流传着“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意思是只要湖广承宣布政使司粮食丰收,天下的粮食供应就不用发愁。


    王强点了点头,低声说道。


    “四十万两,比去年下半年多了一倍还多,还算不错。”


    要知道,洪武二十四年,由于雪灾等自然灾害,下半年的财政税收大幅下滑。


    那吏目接着说道。


    “浙江布政司排第二,田赋税收折合白银三十二万多两。”


    王强听后,不住地点头。


    算上十四个布政司和应天府,大明上半年的税收总计达到了两百多万两。


    他心里明白,这主要是因为去年的雪灾,使得去年下半年的赋税延迟到今年才征收。


    其实在正常情况下,税收应该只有一百万两出头,和往年基本持平。


    听完这些,王强这才不紧不慢地翻开交趾布政司的文书。


    可刚看到税收总目,他整个人瞬间呆住了。


    他使劲眨了眨眼睛,又反复确认了一遍,发现数字确实没错。


    接着,他的视线便在吏目的脸和手中的文书上来回切换。


    吏目被王强这一系列奇怪的动作弄得不知所措,谨小慎微地问道。


    “王大人,您这是怎么了?”


    王强突然发问。


    “你估摸着交趾布政司的税收大概会有多少?”


    吏目因为长期负责税收统计工作,对各地的税收情况心里都有个大致的预估。


    交趾临近云贵,往年云贵地区能上交的税收,最多也就六万两白银。


    他见王强一脸的难以置信,思索片刻后,壮着胆子猜测道。


    “五万两?”


    王强说道。


    “十三万五千三百八十两又五分三厘!”


    吏目一听,顿时愣住了,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


    “王大人,您……您可别拿小的开玩笑呀!”


    王强一脸严肃地说。


    “本官像是在开玩笑的样子吗?!”


    “要说开玩笑,那也是交趾那边在瞎搞!”


    “十三万两!”


    “仅仅半年时间,竟然比云贵两省加起来的税收还要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