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56章哎哟,大孙需要更大的权利了

作者:一杯冰美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钟勖接着说道。


    “说起来,朱雄英都去世那么久了,大人,您觉得会不会是有人故意拿这事儿来扰乱朝堂啊?”


    茹瑺笑道。


    “应该不至于,宫外传得这么厉害,宫里肯定早就知道了。”


    “皇爷一直没动静,说明他心里有数。”


    钟勖怔愣了片刻,像是突然明白了什么,心里顿时猛地一紧。


    身为户部侍郎,那可是正三品的高官,坐到这个掌握实权的位置,官场上的每一句话都得细细琢磨。


    茹尚书说皇爷没有采取行动,那就是说,皇爷是知道这事儿的。


    这么看来,这消息的源头会不会就在宫里呢?


    皇爷对自家子孙可都宝贝得很,谁敢拿老朱家的后人开玩笑,那简直就是不想活了!


    皇爷任由这消息传播,说不定是默许的……


    嘶!


    钟勖倒吸一口凉气!


    看来,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傍晚,柔和的霞光洒在大地上,映出一片绚丽的红色。


    朱小宝正为户部缺少人才的事情发愁。


    他坐在书房里,眼神有些游离,嘴里还咬着毛笔,像是在思考些什么。


    过了一会儿,他拿下毛笔,挽起袖子,开始在宣纸上写字。


    这时,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了。


    “大孙,你在写些什么呢?”


    朱小宝抬头看向朱元璋,说道。


    “爷爷,您来瞧瞧这个。”


    朱元璋好奇的走向案牍,并拉过一把凳子坐了下来。


    “累进税率?这是啥玩意儿?”


    朱小宝解释道。


    “这是一种增收商业税的办法。”


    朱元璋疑惑地皱起眉头。


    “商税便是商税,累进又是啥意思?”


    朱小宝继续道。


    “在商业这块儿,主要是为了实现税收公平。”


    “比如说,假如爷爷您和我都是做生意的。”


    “您做小本买卖,单月就按挣一百两银子来算,若是按照三十分之一的税率收商税,您是不是就得交三两三的税?”


    朱元璋点了点头。


    “然后呢?”


    朱小宝接着说。


    “再假设我单月能赚一万两银子,同样按三十分之一收税,就只要交三百三十两。”


    “对于月入过万两白银的商贾来说,只交三百三十两税,是不是有点少了?”


    “这样下去,穷人的负担就会越来越重,富人却越来越富,国家的税收结构就不合理了,因为统一的税率实际上是在偏袒富有的商贾。”


    朱元璋咂了咂嘴。


    “嗯,你接着说。”


    朱小宝继续说道。


    “累进税率就是根据收入划分不同档次,比方收入高于一万两的时候,税率就不是三十分之一了,而是十分之一,这样一万两的收入就得交一千两……”


    朱元璋愣了一下,等朱小宝说完,才明白他的意思。


    “有点意思,这么做确实能缓和农商阶级之间的矛盾……”


    朱元璋思索片刻,突然又反应了过来。


    “臭小子!你可以啊!”


    “这么一来,不仅能稳定交趾的商人阶级,连农民阶级也能安抚住了!”


    “在大力发展商业前就计划着征收商业重税,这就能让农民们看到公平,而且也能让商人们觉得公平。”


    “妙!实在是妙啊!”


    “你这臭小子,脑子可真是灵活,比咱聪明多了!”


    朱元璋这才彻底明白了朱小宝的意图。


    他起初没太在意,眼下仔细想来,对朱小宝简直是赞不绝口。


    沉默许久后,朱元璋又问道。


    “可问题是,怎么确定商人的收入呢?总不能指望他们自己如实上报吧?”


    商人逐利,朱元璋向来对商贾没什么信任。


    想让这些见利忘义的人如实上报收入来征税,这根本就不现实。


    朱小宝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难题。


    其实,他已经把交趾的税收架构简化了很多。


    按照后世的税赋制度,是要根据收入扣除成本后的净利润来交税的。


    但朱小宝担心税赋架构太复杂了,不好征收,所以就直接按收入来征税了。


    税收制度是需要不断完善的,先把财政班子组建好,后面等有人发现了税收的漏洞,再进行改进便是了。


    不管怎么说,能在明初提出累进税率的概念,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不然,朱元璋哪能这么震惊。


    朱小宝挠了挠头,说道。


    “我也在想这个事儿,最好的办法其实是立法。”


    “但这又得刑部配合,还需要户部去完善……哎,受到的限制实在是太多了!”


    朱元璋暗暗看了一眼朱小宝,内心十分震撼。


    如今,能阻碍这小子发展的,已经不是其他方面的问题,而是权力了!


    也就是说,这小子需要一种强大的力量,来支撑他那些长远的战略规划。


    而这种力量……就是皇权!


    只要站在权力的顶峰,他就能更好地调动六部协作。


    “刑部、户部……”


    “行!你先别恼这事儿了,咱回去给你想办法。”


    朱小宝一听,顿时喜上眉梢。


    “那我可就先谢过老爷子了!”


    朱元璋笑道。


    “你该不会就是在这儿等着咱吧?”


    “跟咱说了这么多,目的就是为了引出这些事!”


    “哼!”


    “今日朝会上,蓝玉推进开海的事儿,也是你在背后捣鼓的?”


    朱小宝挠了挠头。


    “凉国公这么快就上疏了?”


    朱元璋应了一声,说道。


    “开海这事儿,你不是想让郑和去推进吗?怎么最后又让兵部抢了先?”


    朱小宝满不在乎地说道。


    “我是故意这么安排的。”


    朱元璋愣愣地看着朱小宝。


    “咱就说呢!蓝玉咋能那么容易妥协,这就是你想要的结果?”


    朱小宝点了点头。


    “没错。”


    “兵部的人很快就会失败,等那时候,才是真正适合开海的时候。”


    “你这小子,别胡说!兵部咋可能失败?”


    朱元璋别有深意地说道。


    朱小宝笑了笑。


    “这个……”


    “海上的情况,可比老爷子和兵部想的要复杂得多,没有坚定的信念,是很难在海上坚持下去的。”


    就在两人谈话时,一阵匆忙的脚步声,突然从外面传来。


    蒋瓛端着盖有加急印章的文书,快步走到老爷子身边,低语道。


    “左都御史传来了文书。”


    老爷子身上那股慈祥的温和劲儿,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铁血帝王的威严,眼神更是变得如刀般锐利。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