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26章徐妙锦诈出朱小宝的身份

作者:一杯冰美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徐膺绪赶忙解释。


    “五妹!我们真不是故意瞒着你的,他的身份确实很特殊,要是告诉你他家老爷子是皇帝,我们担心你以后和朱小宝相处会有心理负担,不想让你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说着说着,徐膺绪的声音越来越小。


    徐妙锦的脸色瞬间变得僵硬,她的心跳急剧加速,声音颤抖地说。


    “居然……居然是真的!”


    “天啊,真的是这样!”


    徐膺绪先是一愣,随后反应过来,颤抖着手指着徐妙锦,又气又恼地说。


    “你,你居然诈你二哥!”


    他感觉自己被徐妙锦耍得团团转。


    “那朱小宝到底是什么身份?”


    徐妙锦突然大声问道。


    徐允恭叹了口气,对徐妙锦说道。


    “五妹,你先坐下吃饭,大哥慢慢给你说。”


    徐妙锦应了一声,在徐允恭旁边坐下。


    徐允恭缓缓说道。


    “其实我们也是最近才发现这件事的。”


    “大哥也知道这事儿瞒不住你,你早晚会察觉出不对劲。”


    徐妙锦静静地听着。


    徐允恭接着说道。


    “经过我们的分析,朱小宝极有可能就是十年前葬在钟山寝陵的皇明嫡长孙……朱雄英!”


    徐妙锦顿时惊得呆愣在原地,整个人就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样。


    徐允恭继续说道。


    “之前你让我们弄清楚陛下到底要立谁为储君。”


    “我们观察了很久,发现皇帝和东宫之间很少有往来。”


    “偶然间,大哥发现皇爷好像认识朱小宝,后来又发现,皇爷和朱小宝的关系好得让人惊讶!”


    “眼下正是立储的关键时期,皇爷不可能做些没意义的事,所以朱小宝的身份肯定不简单。”


    “所以我们猜测,十年前下葬的皇明嫡长孙可能根本就没死!”


    “这也是目前唯一合理的解释了。”


    徐妙锦的呼吸越发急促起来,她突然说道。


    “大哥!朱小宝跟我说过他八岁之后的事……”


    “他说记忆里,他是从棺椁里爬出来的……”


    徐妙锦突然想起在探花桥上,朱小宝对自己讲过的身世!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徐允恭对此倒没觉得太惊讶。


    “所以说啊!皇爷肯定是把事情查得明明白白了,锦衣卫那么厉害,只要皇爷想知道的事,就没有查不出来的!”


    “大哥就是因为这个才确定,朱小宝就是皇明长孙朱雄英的。”


    徐膺绪和徐增寿低着头,有些愧疚地对徐妙锦说。


    “五妹,之前我们还自以为是的去教训朱小宝,对不起啊!”


    “现在看来,是我们有眼不识泰山,根本配不上和朱小宝来往。”


    徐妙锦摇了摇头,一双凤眸瞪得溜圆。


    “所以皇爷整治徐家,是为了给朱小宝铺路?”


    “皇帝选择支持淮西勋贵也是因为这个?”


    “因为朱小宝是常遇春的外孙,又是蓝玉的外甥孙,淮西勋贵就是他背后最坚实的后盾!”


    “难怪!”


    “难怪朱小宝遇到麻烦的时候,淮西勋贵会第一个站出来,甚至不惜性命!”


    “难怪蓝玉、常茂、冯胜他们都对朱小宝这么照顾!”


    “难怪皇帝一直压着朱小宝的功劳……”


    “原来是这样啊!”


    徐妙锦低声快速地说着,身子还在不停地颤抖。


    这个消息于她而言,实在太过震撼了!


    这些信息,她一时间根本消化不了!


    朱小宝从一个普通的商贾,一下子变成了身份无比尊贵的皇明嫡长孙。


    甚至……还有可能成为大明未来的皇帝。


    徐妙锦惊讶得再也说不出话来,她越想越觉得难以置信,身体更是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徐允恭没有打扰徐妙锦,他知道这些信息需要时间去消化。


    毕竟换做任何人,听到这样的消息都很难一下子接受。


    朱小宝回去时,朱元璋也已经回来了。


    正值晚饭时分,爷孙二人在庭院中的石桌旁用餐。


    就在这时,铁铉来了,也不知他是不是掐着饭点到的。


    朱小宝一瞧见铁铉,立刻热情招呼道。


    “鼎石来了呀,快坐下来一起吃点。”


    铁铉却有些踌躇。


    要是朱元璋不在场,他还能毫无顾忌地与朱小宝同坐。


    可眼下,皇爷正稳稳地坐在主位上,他哪有那个资格与皇爷一同用餐?


    他赶忙赔着笑推辞。


    “呵呵,我刚吃过了,就不坐啦!”


    话刚说完,他的肚子却不合时宜地“咕咕”叫了起来,这一下,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尴尬。


    朱元璋见此情形,板起脸说道。


    “别瞎客气!大孙叫你坐你就坐,不过是一顿家常便饭罢了!”


    铁铉赶忙应道。


    “是是,多谢多谢!”


    说着,他小心翼翼地坐下,半边屁股轻搭在石凳上,显得极为拘谨。


    朱小宝夹了一筷子菜,说道。


    “都是些家常菜,鼎石你别见外。”


    铁铉满脸恭敬地回应。


    “郎君,我出身穷苦人家,您可别这么说。”


    朱小宝一边吃着,一边随口问道。


    “你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


    铁铉偷偷瞥了一眼朱元璋,见皇爷正大口吃着饭,便小心翼翼地对朱小宝说道。


    “大绅从交趾送来了一封文书,有些事情需要郎君和老爷子一起商议。”


    朱小宝点了点头。


    “你说吧。”


    铁铉赶忙说道。


    “咱们朝廷多年来一直通过开科取仕选拔人才,今年年初,各地的县、府、院小试就已经陆续展开了,都是在为明年各布政司的乡试,以及后年的京师会试做准备。”


    “解缙大人想归化、教化交趾的百姓,所以希望朝廷能准许交趾布政司的百姓参加科考。”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


    “毕竟想要真正征服一个地方,就得让当地百姓融入汉文化。”


    解缙的意思很明确,交趾一直以来都是蛮荒之地,只有彻底将那里汉化,才能真正成为咱们国家的一部分。


    若是文化上一直存在差异,那大一统就很难实现。


    其实征服其他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武力征服只是第一步,后面的治理和归化才是最棘手的。


    想要让他们成为咱们汉家的子民,就得征服他们的文化,让他们知晓汉人的礼义廉耻、仁义礼智信。


    要是一味地武力镇压,反叛肯定会接连不断,就像几千年后某大国白种人和黑种人之间的矛盾。


    归根结底,就是文化差异和种族歧视的问题。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