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22章东南倭寇的消息

作者:一杯冰美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朱小宝说道。


    “错了便得认!”


    朱元璋咂了咂嘴,笑骂道。


    “你这小兔崽子!还挺有理!”


    朱小宝笑了笑,和老朱又聊了几句,就继续批阅奏疏。


    批阅奏疏极其枯燥,治理国家哪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大多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还都和钱财有关。


    朱小宝知道朝廷并不富裕,即便驿站是赚了些钱,但皇帝把大部分收入都用在了修路和军费上,真正剩下的并不多。


    正批着奏疏,朱小宝又停了下来,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朱元璋道。


    “怎么又停了?”


    “你呀!就刚开始有点干劲!这批奏疏就是这么无趣,以后你天天都得干这个。”


    朱小宝没在意老爷子话里的意思,回头直直地看着朱元璋,突然说道。


    “有倭寇洗劫了嘉兴沿海的一个村庄,死了三十五名百姓。”


    朱元璋刚才脸上还带着笑,听到这话,瞬间脸色阴沉下来。


    三月,海上正刮西风。


    这种天气对倭寇行船很有利。


    每年春三四月,都是大明防倭的关键时期。


    朱小宝看到嘉兴海盐知县送来的这份奏文后,脸色也变得十分阴沉。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他都打心底里憎恨倭人。


    他前世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也不敢忘记先辈们遭受的苦难。


    不管是前世还是现在,只要看到倭人的脸,听到他们的消息,朱小宝心里就会燃起怒火。


    他没有权力替先辈们,替几十万国人去原谅那段残忍的历史!


    但既然他眼下身处大明,还是在国力强盛的时候,那就得让倭人们尝尝汉人祖先受过的苦!


    让他们知道,被活埋、被活体实验、被奸杀是什么滋味!


    朱元璋的脸色也很难看,但他自然是没有朱小宝想得多、知道得多的。


    要是老朱知道汉人因为这些倭人,遭受过多么大的苦难,老朱肯定也会暴跳如雷!


    “混账东西!”


    朱元璋厉声说道。


    “小小倭夷,咱皇帝都下了三次国书了,他们还屡教不改,真以为咱收拾不了他们?”


    “你赶紧批复!别手软!调东南海军去,来个请君入瓮,狠狠杀他们!”


    朱元璋越说越生气。


    朱小宝无奈地看着他。


    “爷爷,东南海军那边,我连能用的人都不清楚,这让我如何批?”


    朱元璋拍了下自己的额头。


    “哎呀!咱都给忘了,你对武人的地方将领还都不熟悉。”


    “东南负责防倭的是信国公家的儿子汤鼎,他现在是东南备倭总指挥。”


    “你告诉他,定要给咱拿下三百个倭寇的项上人头!”


    “他们杀害了咱们沿海的百姓,咱要让他们十倍偿还!”


    朱小宝点头应道。


    “好!”


    过了一会儿,朱小宝看着朱元璋问道。


    “需不需要朝廷制定什么战术?”


    朱元璋愣愣地看着朱小宝。


    “制定什么战术?”


    “汤鼎在东南都呆了十年了,要是连倭寇都杀不了,要他有什么用?”


    朱小宝看了朱元璋一眼,想说什么又忍住了。


    “你这小子,怎么老是吞吞吐吐的?有什么话就直说,咱还能不信你?”


    朱小宝有些担忧地说道。


    “爷爷,朝廷要是只下令要三百个倭寇人头,我担心会有人为了立功,或者急功近利,用其他人的人头冒充倭寇的……”


    朱元璋愣了一下,说道。


    “谁敢这么做?不怕被夷九族就尽管试试!”


    朱小宝点点头,没再多言。


    其实,朝廷的高压政策到了中后期,确实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但眼下是明初,朱小宝考虑得确实有点超前了。


    “那便看汤鼎有没有这个本事了!”


    朱元璋眯着眼,自信地说道。


    “他肯定有!”


    朱小宝有些怀疑。


    “爷爷,您就这么肯定?”


    朱元璋笑着道。


    “大孙!你就等着看吧!咱们大明的地方将领,可都是咱皇帝亲自挑选的!”


    “好!”


    朱小宝也不再多说,直接给海盐知县写了批文。


    夜越来越深了,朱小宝还想接着批阅奏疏。


    朱元璋说道。


    “行了,做事不能太着急,批了这么久也累了,今天就到这儿吧!”


    朱元璋一生勤政,却舍不得让自家孙子太劳累。


    朱小宝点了点头。


    “哦,那好吧,我先去睡了。”


    说完,他又去给朱元璋倒了壶蜜茶。


    “喝完再睡,助眠的。”


    朱元璋摆了摆手。


    “成了,你快去睡吧!”


    朱小宝走后,朱元璋便坐到太师椅上,继续奋笔疾书。


    这三天的奏疏不处理完,他心里始终不踏实。


    治国实在不容易,当皇帝更是难上加难。


    第二日清晨。


    徐府。


    微风轻柔地吹着,鸟儿在枝头欢快地叽叽喳喳叫着。


    自从被卸掉权力后,徐家就和普通百姓没什么两样了。


    很多朝廷的核心消息他们都接触不到,就算还有一些人脉,徐家也不敢主动去打听。


    他们也是后来才知道老爷子感染疟疾这件事。


    现在的徐家人,对皇宫里发生的事一无所知。


    这就是失势小民的无奈,再也接触不到上层的信息,所有的事在他们眼中都变得神秘莫测。


    “圣上染上疟疾了?”


    徐妙锦有些好奇地问徐允恭。


    此时,徐家兄妹正围坐在八仙桌旁吃早餐。


    徐允恭点了点头。


    “是啊!听说病得还挺严重,也不知道怎么就治好了。”


    徐妙锦疑惑地道。


    “疟疾不是多在云贵地区爆发吗?应天城怎么也会有?”


    徐允恭摇了摇头。


    “这我就不清楚了,反正朝廷传得神神秘秘的,各种说法都有。”


    徐妙锦随口又问。


    “那应天城就只有皇帝老爷子得了疟疾?”


    徐允恭想了想,说道。


    “应该是吧,也没听道还有其他人染病。”


    徐妙锦“喔”了一声,就又低头继续吃早餐。


    “大哥、二哥、四哥,你们慢慢吃,我也好久没出门了,今日便出去踏青啦!”


    说完,徐妙锦脸色微微一红,就走了。


    徐家三兄弟看着她的背影,一脸的茫然。


    徐增寿低声喃喃。


    “五妹……居然要去踏青?”


    徐膺绪瞥了他一眼,略带嫌弃地道。


    “你脑子糊涂啦?踏什么青,我看她分明是赶着去见某人呢!”


    徐增寿一脸懵,疑惑道。


    “见谁啊?”


    “难道是……”


    唉!


    果然是女大不中留!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