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78章大孙,皇帝同意不嫁徐妙锦了

作者:一杯冰美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徐妙锦心疼地看着徐允恭,劝慰道。


    “大哥,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就灰心丧气,我知道你的志向,等局势稳定下来,我们还有机会实现抱负。”


    徐允恭暗暗攥紧拳头,眼神中也重新燃起了希望。


    “好!”


    深夜。


    徐允恭独自来到书房。


    他翻开父亲徐达留下的祖训,陷入了沉思。


    ‘当以此身,救汉家存亡,后世子孙,亦不敢忘!男儿当横刀立马,睥睨天下!’


    徐允恭喃喃自语道。


    “爹,集庆路和常州路都是您打下来的,那是皇爷成就霸业的起点。”


    “如今,徐家的基业却要毁在我手里,孩儿实在是不孝啊!”


    “您一生忠君爱国,我也不敢埋怨皇爷,只是君威难测,如今皇爷要对徐家动手,我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了。”


    “您打下的江山,孩儿明天可能就要拱手让人了。”


    说着,他的眼中泛起泪花,声音也渐渐哽咽。


    在他心中,愧对先祖是莫大的罪过。


    此刻的他,满心都是自责和无奈。


    第二天清晨。


    天还没亮,徐允恭就早早起床了。


    昨晚他辗转反侧,几乎一夜未眠。


    他强打起精神,洗漱完毕后,换上庄重的常服,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皇宫走去。


    今天不开朝会,时间还早,百官们都还没有进宫当值。


    徐允恭找到殿中省的值班太监,客气地说道。


    “劳烦公公帮我通报一声,就说徐允恭求见陛下。”


    那太监笑着回应道。


    “徐公爷,皇爷不在宫里。”


    徐允恭愣了一下,连忙问道。


    “哦?”


    “那还劳烦公公告知,皇爷去了哪里?”


    “您稍等,奴婢去问问干爹。”


    那太监说完,便匆匆跑开了。


    此时,郑和正在谨身殿收拾,听到干儿子的呼喊,淡淡地问道。


    “何事这么慌张?”


    如今的郑和,凭借自己的手段,在皇宫太监中已经有了很高的地位,手下眼线众多,收的干儿子也不少。


    “徐允恭徐公爷想知道皇爷去了哪儿。”


    小太监连忙说道。


    郑和愣了一下,随即挥了挥手。


    “去告诉徐公爷,就说皇爷不在宫内,别的什么都不要说。”


    他的语气不容置疑。


    小太监小心翼翼地问道:“其他话都不用讲吗?”


    郑和瞪了他一眼。


    “记住,你是皇爷的人,只听皇爷的吩咐!要是这话被黄公公听到,有你苦头吃的!”


    他的眼神中透着严厉。


    小太监吓得脸色惨白,连忙说道。


    “是,是,奴婢明白了。”


    等小太监再回到徐允恭面前时,语气已经变得冰冷。


    “徐公爷,奴婢只能告诉您,皇爷不在宫里。”


    徐允恭愣了愣,虽然心中有些失望,但还是礼貌地说道。


    “好!我晓得了,有劳公公。”


    说完,他背着手转身离开。


    皇爷不在宫里,那会去哪儿呢?


    唰!


    突然,他的身子一僵,脑海中闪过了三个字。


    朱小宝!


    皇爷出了宫,能去哪儿呢?


    十有八九是去找朱小宝了!


    徐允恭一边暗自思忖,一边放慢了脚步。


    本来他打算出宫后径直回家的,可转瞬间,心里突然冒出了个新想法,脚步也随之转向。


    要是在朱小宝面前,把那些话一股脑儿的,都对皇爷说了。


    那皇爷就算不看别人的情面,也会顾及朱小宝的。


    毕竟朱小宝和自家五妹关系匪浅,有这层关系在,说不定能和皇爷拉近不少距离。


    这么看来,在朱小宝那儿向皇爷请命,或许比在皇宫里直接请命,要容易成功得多!


    徐允恭不敢耽搁,急忙朝着朱府赶去。


    不多时,徐允恭便来到了朱府中厅。


    他一脸疑惑地向府上的下人打听道。


    “你们家少爷……可是出门了?”


    那下人赶忙答道。


    “是,我家少爷和太爷一道出去了。”


    徐允恭点了点头,又道。


    “那我就在这儿等他们回来吧。”


    徐允恭心中忐忑不安。


    他明白这次的事情,关系重大。


    徐家的存亡,全都系在朱元璋的一念之间。


    他心里隐隐有些担忧,实在猜不透老朱会做出怎样的决定。


    但不管怎样,今天这一步,对徐家来说至关重要!


    此时,通淮门外嫩绿的稻苗,已长至半腿高。


    在田埂尽头,隐隐约约有一高一矮两道身影,正缓慢前行。


    高个子的正小心翼翼地搀扶着矮个子,走近了瞧,才发现矮个子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


    走在田间,不时能遇到面带笑容的庄稼汉。


    他们见到这祖孙俩,都会羡慕地感叹。


    “这祖孙俩可真是祖慈孙孝啊!”


    老爷子每每听到这样的夸赞,都笑得合不拢嘴。


    他今儿个带朱小宝来,就是想看看之前推行的那些政策有没有成效。


    朱元璋对朱小宝说道。


    “大孙,你也别再耷拉着脸啦!”


    “皇帝改主意了,你这赏赐也没了。”


    “啊?”


    朱小宝瞬间来了精神,忙问道。


    “这啥意思呀?”


    朱元璋哼了一声。


    “皇帝不打算把徐妙锦嫁出去了,你之前的功劳也不算数了。”


    朱小宝顿时喜笑颜开,连忙给老爷子捏肩捶背。


    “哈哈!多谢老爷子!您肩膀酸不?快坐下歇会儿,我给您好好捏捏。”


    朱元璋一脸的无奈,没好气地说道。


    “刚才还唉声叹气的,这会儿怎么这么有精神?”


    朱小宝认真地看着朱元璋,笑道。


    “老爷子,我是真的感谢您啊!”


    “我知道您肯定费了不少心思,您向来都是这样,只告诉我结果,却从不提过程有多难。”


    朱元璋不屑地哼了一声。


    “咱可不像那些老官僚,有些当官的,事儿还没干,就把过程说得天花乱坠,借机捞好处、刁难人!”


    “好啦,别老想这事儿了,也没那么复杂。”


    朱小宝摇摇头,依旧认真地说道。


    “老爷子,我晓得您是为我好,不想让我有负担。”


    “我能想到您和皇帝谈判有多不容易,多危险,虽说您和皇帝关系好,但这也很耗情分,情分都是用一点,少一点。”


    “不管怎样,真的太感谢您了!”


    朱元璋一脸无语。


    “嘿!”


    “咱说的都是实话,你咋还不信呢?”


    “算了,随你吧!”


    “走,去问问百姓,看看税收政策落实得咋样,可别上面政策好,下面却不执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