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50章调锦衣卫严密监视中山王府

作者:一杯冰美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秦王愣了愣。


    “除了这个,我实在想不出别的解释了,反正今天,他彻底把我给折服了。”


    “乖乖!这可太不得了了!”


    说着,秦王又偷偷看了朱小宝一眼,心里止不住地好奇。


    一个原本已经离世的人,怎么突然就又冒出来了呢?


    父皇又为什么对此事只字不提?


    蓝玉这些人又为什么都对此事讳莫如深?


    诸多疑问涌上秦王心头,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朱小宝对着朱棣抱拳,神色平淡地说道。


    “燕王殿下,小子献丑了。”


    朱棣笑呵呵地回应道。


    “我这两个儿子,还是不够争气。”


    他思索了一下,拍了拍朱小宝的肩膀,别有深意地道。


    “文治武功,可不是说几句话,射几支箭就能体现出来的。”


    “一个人武力再强大,或许能成为优秀的先锋,但不一定能胜任将军之职。”


    朱小宝还没来得及开口,蓝玉就走了过来,他毫不退让地道。


    “燕王殿下,那在你看来,本将有没有资格做一个好将军呢?”


    朱棣愣了愣,连忙笑道。


    “大舅自然是我大明最厉害的将军!”


    蓝玉颔首。


    “有本将在他身旁,还用得着他冲锋陷阵吗?”


    说完,蓝玉又笑嘻嘻地补充道。


    “而且不止咱,还有咱身后的这些老家伙们,虽然咱们都很久没上战场了,但这身本事可一点都没落下!”


    朱小宝回头看去,只见一群人紧紧围在他身后。


    这股力量虽然没有言语,却像是一股无形的浪潮,在默默为自己助威!


    这排山倒海般的气势,让眼下的局面变得微妙了起来。


    朱棣被这气势包围着,却没有丝毫畏惧。


    他依旧面带笑容地道。


    “本王哪敢小瞧了各位长辈。”


    说完,他看向朱小宝,说道。


    “本王是想告诉你,有时候光靠运气,是成不了大事的,也不是说孝顺就能万事顺遂。”


    朱棣察觉到自己这话有些失言,便不再多说,转而对蓝玉等人说道。


    “诸位,想当年咱们在北平城外并肩作战,抵御外敌,那日子过得多痛快啊!”


    “今日难得相聚,咱们就该尽情的喝酒,尽情的吃肉!”


    蓝玉放声大笑。


    “好!开席!”


    朱小宝看了一眼还杵在原地的徐家兄弟后,便转身跟着蓝玉离开了。


    他那平静淡然的眼神,仿佛是对徐家兄弟之前种种行为的无声讽刺。


    徐允恭愣住了,随后问两兄弟道。


    “你们俩确定过他的身份了吗?他真的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徐膺绪和徐增寿的嘴角微微抽搐,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徐允恭没有在这件事上过多的纠结,而是陷入了沉思。


    今日这场集会,他心里始终觉得不踏实。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总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既视感。


    沉思片刻后,徐允恭神色凝重地看向徐膺绪和徐增寿,再次开口道。


    “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他身后那群淮西勋贵对他的态度还如此恭敬,这是为什么?”


    徐允恭的这番话,让徐家两兄弟顿时愣住了,不知该如何回答。


    “这……”


    徐允恭没有理会这两兄弟,只是他眉宇间的忧愁之色,也愈发浓重了。


    “大哥,眼下在旁人眼里,咱们徐家已然与燕王站在一起了。”


    徐增寿说道。


    “嗯?”


    徐允恭愣了一下,脸色瞬间惨白。


    他这才惊觉,徐家以及身后的一些大明王侯们,不知何时已经被归到了燕王的阵营!


    “大哥,不管那小子是什么身份,咱们都已经把他得罪透了,回不了头了啊!”


    徐膺绪说道。


    徐允恭脸色骤变。


    “你们!”


    他这才明白过来一些事情。


    徐膺绪接着道。


    “大哥,实不相瞒,小妹给我们来过信。”


    徐允恭惊恐地骂道。


    “混账!”


    “给我闭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徐允恭的脸色,冷得像冰一样。


    徐膺绪和徐增寿点点头,又道。


    “大哥,你别生气,我们也是为了徐家的未来考虑。”


    徐允恭冷冷地看了两人一眼,便朝着座位走去,两兄弟赶忙跟在后面。


    秦晋二王一直在观察朱小宝,留意着他前后的表现和变化。


    他们发现,蓝玉和淮西勋贵这股强大的势力,都心甘情愿地为朱小宝助力,甘愿做他的陪衬。


    尤其是朱小宝展现出的独特魅力,竟然连方孝孺这样刚正不阿的文官都被征服了。


    奉天殿内,朱元璋正在谋划布局。


    他看着蒋瓛,拿起吏部送来的人事资料,缓缓念道。


    “庐州侯郑用,临淮侯文豫章,寿春侯李贵,光禄大夫赵士林,滁州伯吴文彪,中山王府徐允恭!”


    “把锦衣卫都安排进去,咱要知道他们每日见了何人,说了何话!”


    仔细看这些人,都和已故的中山王徐达关系密切,不是沾亲带故,就是相交深厚。


    其中有武将,有当年立下赫赫战功的老臣,还有身居要职的儒官!


    朱元璋以中山王徐达为中心,依据其势力分布,开始对这些人进行监听。


    “大孙,是时候了!”


    朱元璋低声喃喃了一句,然后对蒋瓛问道。


    “都记下来了吗?”


    蒋瓛点点头。


    朱元璋接着道。


    “嗯,接着说梅园那边的事。”


    蒋瓛平静地开始讲述。


    听到比箭的事,朱元璋忍不住有些发愣。


    他可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过来的,自然知道那样的箭术意味着什么。


    如此高超的箭术,是谁教给他的?


    难道是自学的?


    这可太厉害了!


    看来自己和大孙相处得还是太少,他还有好多本事瞒着自己呢!


    不过很快朱元璋就想开了,自家大孙总不能事事都追着自己汇报吧?


    君子藏器于身,无需四处炫耀。


    朱元璋微微一笑,饶有兴致地看着蒋瓛,问道。


    “你能有这样的水平吗?”


    蒋瓛权衡了一下,认真地摇了摇头。


    “卑职望尘莫及。”


    朱元璋眯起眼睛,淡淡地看了他一眼,心里对朱小宝的震撼愈发强烈。


    桃花林中,众人席地而坐。


    酒宴上歌舞升平,声乐齐鸣,热闹非凡。


    在一场精彩绝伦的文武比试之后,朱小宝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众人议论的焦点。


    大家都在兴致勃勃地交头接耳,谈论着朱小宝的惊人表现。


    而徐允恭却此刻才后知后觉地感到一阵寒意。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