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7章大明武备力量实录,三百万军队

作者:一杯冰美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就在昨夜,徐膺绪和徐增寿两兄弟通过张辅,辗转将一份密信交到了张玉手中。


    张玉深知此事重大,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呈给了朱棣。


    朱棣看完信后,顿时心潮翻涌,难以入眠,在床上辗转反侧了整整一夜。


    信中的内容密密麻麻,详细至极,将朱小宝的情况毫无保留地告知了朱棣。


    朱棣反复思量,几乎可以断定,朱小宝就是当年失踪的朱雄英。


    一想到这儿,他心里就不禁泛起阵阵寒意。


    因为他猜测,老爷子大概率早就知晓了朱小宝的真实身份,并且暗中培养他已久。


    虽说徐家人可能对此并不清楚,但朱棣一直以来都在留意朱小宝的一举一动。


    稍加分析,便不难得出这个结论。


    朱棣心想,父皇之所以一直没让朱雄英出现在众人视野之中。


    极有可能是想把朱小宝培养成一位合格的君主,一位能够驾驭群臣、掌控大局的帝王。


    不管怎样,朱棣觉得父皇心里肯定已经打算立朱雄英为继承人了!


    念及此处,朱棣眼中闪过一丝怒色。


    但他很快就冷静下来,恢复了往日的沉稳。


    他本就是个城府极深,野心勃勃的藩王。


    对于这样的局面,并非毫无心理准备。


    无论是朱允炆还是朱雄英被立为继承人,都在他的预料范围之内。


    既然父皇不考虑从藩王中挑选继承人,那他也只能耐心等待时机。


    朱棣暗自思忖,老爷子年事已高,时日无多。


    他倒要看看,父皇精心培养的这个皇孙,到底有多大能耐,与自己相比又如何!


    回想起昨晚,朱元璋饭还没吃完,就匆匆离去,直到现在都没回宫。


    在朱棣看来,父皇在外面过夜似乎已经成了常态。


    他不禁苦笑着摇了摇头。


    思绪又飘回到朱雄英身上。


    朱棣想起那个八岁之前就能和叔叔们谈笑风生的小家伙。


    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一抹缅怀之色。


    许久未见,朱棣心里竟有些期待。


    他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如今的朱雄英长成了什么模样,是否真有能力成为自己的对手!


    这么想着,朱棣练武的劲头更足了,手中的刀舞得愈发凌厉。


    这时,徐妙云端着茶水款款走来,轻声唤道。


    “王爷。”


    朱棣停下手中的动作,微笑着看向徐妙云,接过茶水一饮而尽。


    徐妙云低声说道。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了。”


    朱棣微微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瞧我这记性!稍晚点我进宫一趟,向父皇请示一下,咱们和徐家团聚团聚。”


    徐妙云听了,眼中满是欣喜。


    “谢谢王爷!”


    朱棣摆了摆手,说道。


    “都是自家人,难得有机会聚聚,父皇不会不通情达理的,我也有些想念几位小舅子了,呵呵。”


    朱棣心里明白,老爷子肯定在暗中安排了眼线,时刻盯着自己和徐家,就怕他们私下密谋什么。


    不过他并不担心,该知道的他都已经知道了。


    昨夜还是细雨纷纷,雨丝漫天飘落。


    今早却已是霞光万丈,金色的阳光洒满了应天的大街小巷。


    朱元璋一大早就起了床。


    昨晚,他和朱小宝促膝长谈了一夜,所以今天朱小宝精神饱满,活力十足。


    朱元璋打心眼里喜欢朱小宝这股子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劲头。


    见朱小宝像没事人一样,吃好后打算再睡个回笼觉。


    朱小宝见老爷子今天身体状况还不错,一直悬着的心也总算放了下来。


    昨晚,他和马老头都没怎么睡踏实,他守在朱元璋身边,时刻担心老爷子的身体出问题。


    朱元璋把这些都看在眼里,心中满是欣慰。


    他也不想过多打扰朱小宝休息,便打算离开。


    朱小宝点了点头。


    “您走慢点,外面挺热闹的,您好好逛逛,我就不送您了。”


    朱元璋背着手,转身离去。


    刚走没几步,他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一本册子,递给朱小宝,道。


    “你自己琢磨琢磨。”


    说完,便大步离开了。


    朱小宝满心狐疑,好奇地翻开老爷子送来的册子。


    这一看,他瞬间瞪大了眼睛,浑身一震。


    原本还有的一丝困意也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册子上写着《大明钦定定边侯,兵部尚书臣茹瑺记,兹录于洪武二十四年在京,外武备力量》。


    在京武官有两千三百六十七员。


    京内军兵共计二十万七千二百八十三人。


    战马有四千七百五十一匹。


    各地武将总计一万三千七百四十二员。


    骑步兵力配备九十九万两千。


    战马四万零三百二十九匹。


    朱小宝粗略一算,大明的军队总数竟然超过了三百万!


    这可是洪武二十四年兵部尚书茹瑺统计的结果,属于绝对机密。


    朱小宝心里清楚,这些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马老头居然毫不犹豫地交给了自己!


    他又惊又喜,一方面把马老头的这份恩情牢牢地记在心里。


    另一方面,内心也因为这些数据而激动不已。


    这些兵力可都是历经百战的开国强军,战斗力非凡。


    即便当下卫所制度还未出现大的问题,但维持这么庞大的军队,对国家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就算放到后世,如此规模的军事力量,也不是哪个国家能轻易调集的!


    要维持这些军队,所需的开支十分巨大。


    朱小宝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军费开支超过总财政支出的千分之五,就很可能会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


    马老头之前一直念叨着朝廷缺钱,现在看来,实际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严峻!


    这么多兵力,一旦调动起来,足以让敌人闻风丧胆。


    但要支撑起如此庞大的军事体系,对朝廷的财政系统无疑是巨大的考验。


    不过话说回来,明朝开国才二十四年,就能供养这么庞大的军队,还能保证国家财政基本稳定。


    这足以证明朝廷的实力不容小觑!


    朝廷中的这些文武百官,个个都是精英,绝非平庸之辈。


    他们的智慧丝毫不输后世之人,毕竟能身处高位的,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顶尖人才!


    朱小宝继续往下翻看,册子上还有洪武二十五年的国家资料。


    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