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3章眼镜做好了

作者:一杯冰美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赵婉儿无奈地叹了口气。


    “我父亲还在唠叨这件事呢!”


    “说朱小宝和他爷爷摆出一副高姿态,还暗示朱小宝故意不娶我,是因为外面有了其他人。”


    “真的?”


    赵惠妃显得有些震惊,紧张的道。


    “朱小宝的爷爷是怎么说的?”


    他们赵家的荣辱,可全系于赵婉儿一身了,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赵婉儿耸了耸肩。


    “老爷子说了,将来要让朱小宝以大明的最高规格迎娶我,还说我会成为世上最尊贵的新娘子。”


    嘶!


    闻言,赵惠妃顿时欣喜若狂。


    “他真的这么讲的?”


    赵婉儿无力地点了点头。


    “是啊,可我父亲认为老爷子似是在考虑别的女孩。”


    “胡闹!”


    “你父亲怎么能这么说!”


    赵惠妃怒气冲冲的道。


    赵婉儿不解地看向赵惠妃。


    “小姑你怎么了,为何如此愤怒?”


    赵惠妃平复了一番心情后,才又道。


    “没什么!”


    “你得相信老爷子的话,他是不会欺骗你的,到时候你自会明白。”


    说完,她看向赵婉儿的眼中,便流露出了深深的嫉妒!


    这可是太孙妃的待遇啊!


    眼前的女娃,未来将会成为大明的皇后!


    这得让多少女子嫉妒得发疯啊!


    这个笨丫头,还真是幸运!


    明日便是小年。


    家家户户都开始张灯结彩,四处都洋溢着喜气的氛围。


    朱小宝在后院制作玻璃。


    经过这些天地不断尝试,他终于在今日成功提炼出了两片较为完整的玻璃镜片。


    接下来要进行的,便是凸透镜片的打磨了。


    这个步骤,需要自己判断镜片的厚度。


    他不清楚朱元璋近视的程度,但通过日常接触,心里大致有个数。


    许久后,朱小宝终于完成了镜片的打磨,开始用细铁丝打造镜框。


    后续的制作过程就相对简单了,一切完成后,他便将眼镜妥善保存,只待马老头寿辰时献上了。


    街上充满了年节气息,但朱小宝更关注的,却是即将到达京城的各路藩王们。


    不出意外的话,大明的藩王们这几日便将陆续抵达京城。


    朱小宝对朱棣的风采甚是好奇。


    未来,朱棣很有可能会成为他最强劲的对手。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道理,他明白。


    朱棣是一位枭雄,这一点毋庸置疑。


    而且他身边聚集了众多文臣武将,这股力量更是不可小觑。


    还有那个不可靠的宁王,明年他便将赴任大宁都司。


    他手下拥有一批勇士,若这两位塞王强强联手,那对朝廷而言,将构成极大的威胁!


    尽管宁王曾向他保证过,绝不会追随燕王,但朱小宝对他的可信度,仍旧存疑。


    正当朱小宝沉思之际,徐妙锦走了进来。


    “朱小宝,你准备好了吗?”


    “准备什么?”


    朱小宝疑惑地看向她,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徐妙锦瞥了他一眼。


    “你难道忘了?”


    “我们不是说好了,今天要去梅园游会的吗?”


    朱小宝这才恍然大悟,急忙拍着额头说道。


    “对对对,你瞧我这记性!”


    梅园位于应天栖霞山下,离朱府还有一段距离。


    当朱小宝的马车到达梅园时,已是中午时分。


    今天是小年,许多文人墨客都会选择在这一天结伴出游。


    随着年关临近,无论是士农工商,都难得有机会休息。


    百姓们聚在一起闲聊家常,文人们则成群结队地讨论历史。


    梅园的梅花在寒风中独自绽放,美艳无比。


    “二哥,你说这大冷天的,你为何突然有兴趣来这里啊!”


    “在家烤火,不是更舒服吗?”


    徐增寿不满地对徐膺绪说道。


    徐膺绪瞥了他一眼,道。


    “今日会有众多新晋进士聚集于此,你我来此目的何在?难道你忘了妹夫的嘱咐?”


    徐增寿略显困惑,不解地道。


    “妹夫是嘱咐我们要广结文人,可这些进士多为翰林院中默默无闻的修史小官,我们何必自降身份来此?”


    “即便要结交大明的文官,也应选择有地位的啊,否则岂不是自贬身价?”


    徐膺绪笑道。


    “看来,你仍未领悟啊!”


    “试问,眼下陛下尚在,你能影响到谁?”


    “那些权高位重的文官,资历深厚的学者,你又能拉拢到哪一位?”


    “你以为自己是谁啊?你不过是徐家的四公子,人家根本不会理睬你,即便理你,也是看在大哥的面子上,与你何干?”


    “退一步讲,这些新科进士,现在虽只是修史的小官,但未来呢?他们将是大明的中坚力量!”


    “再往后看,若圣上去世后,位置未传给妹夫,妹夫若想要争取,难道不需要文官进士们的支持?”


    “切勿小觑这些人,他们将来或许能成就大业!”


    听完徐膺绪的分析,徐增寿豁然开朗。


    “二哥,我明白了!”


    徐膺绪点了点头。


    “明白就好。”


    他沉思片刻,又向徐增寿问道。


    “听五妹提及,那朱小宝似乎与李景隆关系匪浅?”


    徐增寿搔了搔头。


    “确实如此!”


    “而且我越发觉得那小子不简单了,燕王一直强调要我们重视他,他是否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徐膺绪未明确表态,只是点了点头。


    徐增寿忽然冷不丁地说道。


    “咱们让五妹与那朱小宝结交,若事与愿违,五妹看上了那小子,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徐膺绪突然一愣,嘴角微搐,轻蔑地道。


    “放屁!五妹怎会看上朱小宝!”


    “当初咱们要介绍皇子给她,她都不屑一顾,更别说朱小宝了!”


    徐增寿继续道。


    “我也只是随口一提,不过俗话说,好女怕缠郎,若朱小宝不断纠缠五妹,五妹因那甜言蜜语,一时失足,该如何是好?”


    闻言,徐膺绪直接怒了。


    “你这家伙,放什么屁呢!那可是你亲妹妹!”


    “五妹岂是那种人?动动你的大脑,好生想想!”


    “行了!别在这废话了!走,去见人!”


    徐增寿摸摸头。


    “哦。”


    梅园中,新科进士和翰林院史官们,在得知中山王徐家的两位小公爷驾到后,气氛顿时更加热烈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