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9章徐允恭:燕王,你可不要害我啊

作者:一杯冰美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徐增寿好奇地顺着二哥徐膺绪所指的方向望去。


    下一秒,他几乎惊得要跳起来!


    卧槽!


    “真的是陛下啊!”


    “他们……是在钓鱼吗?”


    “陛下不在宫中处理奏章,怎会外出钓鱼来了?”


    “以往陛下总是将全部心思都投入到国家事务中的,何时变得如此悠闲了?”


    徐增寿感到极为震惊……


    他从未见过老朱如此的慈眉善目。


    他们俩都在京城外的龙襄军中任职,若京城外没有需要剿匪的战事,他们通常都很清闲。


    当然,徐允恭不同,他继承了徐达的爵位,是需要参与朝政的,他们则不用。


    因此,老朱朝政的事务,他们也了解得不多。


    徐膺绪揉了揉眼睛。


    “陛下旁边站着的是汤叔吧?”


    徐增寿急忙点头。


    “对对!没错!就是汤叔!”


    徐膺绪又揉了揉额头。


    “那旁边的少年和少女又是谁?我怎么从未见过?”


    徐增寿仔细观察了许久,肯定地说道。


    “看年纪,应该是老爷子的子孙,或许是皇室的后裔?”


    徐膺绪疑惑地道。


    “可他不是朱允炆啊!”


    “朱允炆我们不是见过吗?”


    徐增寿开口道。


    “那肯定就是朱允熥了,他不是和朱允炆年纪相仿吗?”


    徐膺绪皱起了眉头。


    “若非你提及,我都几乎快要忘记大明还有这等人物了。”


    他困惑地摸了摸下巴,陷入了沉思。


    “但为何老爷子突然对朱允熥青睐有加呢?”


    “无缘无故的,这实在很难解释啊!”


    徐增寿摇了摇头。


    “这个我也不清楚。”


    “哎!难道老爷子又开始偏爱朱允熥了?”


    徐膺绪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会不会是哪里出了差错?否则,燕王为何让我们留意朱小宝?”


    徐增寿急忙道。


    “这很难讲。”


    徐膺绪轻轻点头,又稍微转过头去,眼中满是惊疑。


    陛下对任何晚辈都不曾如此慈爱过啊!


    此时的陛下,完全不像是位帝王,倒像是个农家老翁。


    如果那少年真是朱允熥,那他必定深受圣上的宠爱!


    若真是如此的话,那么朱允炆怕是要彻底失去机会了!


    如今的朝廷局势,为何变得如此错综复杂?


    复杂到连我都开始感到难以理解了!


    难怪燕王在信中如此严肃地嘱咐,要密切关注应天的动向。


    这朝廷的局势,还真是瞬息万变啊!


    特别是圣上年岁渐长,太子去世后,又迟迟未立新储,这也更让人难以捉摸风向了。


    “我们走吧!”


    徐膺绪背着手,不再注视河边垂钓的人群,大步流星地朝朱小宝的府邸走去。


    徐膺绪命徐增寿前去拜访。


    不久,徐增寿便返了回来。


    “大哥,真不巧,朱小宝不在,府里的人说他可能要晚些时候才能回来。”


    徐膺绪点了点头。


    “既如此,那我们就不等了,你我二人亲自拜访他,似乎也不太妥当,恐怕会让他感到惊慌。”


    毕竟他们是中山王徐达的后代,直接去找朱小宝见面,确实不太合适。


    “下次我们就不亲自来了,让妙锦去见他。”


    徐增寿略显惊讶,道。


    “这不太好吧?”


    “我们若是出了事,顶多是自己丧命,可不能牵连到我们的亲妹妹啊。”


    徐膺绪斜眼看着他,不悦地道。


    “只是让五妹去见见他,了解下情况而已,怎么就把五妹牵扯进来了?”


    “你的脑袋里都装了些什么?到底是怎么想的!”


    徐增寿思索片刻后才道。


    “哦,但如果五妹对他有好感怎么办?”


    徐膺绪忍不住笑了。


    “你就别瞎操心了!”


    “你还不知道五妹吗?她可是眼高于顶,怎么可能看上一个普通市井之辈?”


    徐增寿摸了摸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呵呵,是我多虑了,我们家就这么一个妹妹在应天,我自然是有些不放心的。”


    徐膺绪摆了摆手。


    “好了,回去吧!”


    贡院东二里地,槐花胡同,中山王徐达的府邸。


    徐允恭独自坐在书房里,呆呆地看着手中的信件。


    “燕王,你究竟有何打算?”


    “信中的言辞,似乎有拉拢我的意图。”


    “一个藩王拉拢京城官员,这显然违反了规矩!难道你不知道吗?”


    徐允恭眉头紧锁,沉思良久,最终将手中的信件化为灰烬。


    “你可别乱来啊!”


    “我们徐家能有今日,全靠我父亲浴血奋战,这中山王的爵位,绝不能在我手中丢失!”


    “你可不要害了我!”


    中山王府。


    徐允恭将所有来自北平的信件都化为了灰烬。


    此刻,他静坐于书桌前,陷入了沉思。


    尽管信件内容未明,但徐允恭却能隐约察觉到燕王的野心。


    燕王自幼随常遇春征战,亦曾与徐允恭之父徐达并肩作战。


    徐允恭比燕王年长两岁,正是在那段战争岁月之中,他发觉了燕王的勇猛与野心。


    如今的应天府,局势复杂多变,自朱标去世后,这种气氛便弥漫于朝廷内外。


    只要皇帝一日不立储,这种气氛便不会消散。


    但问题在于,皇帝是否已有了合适的人选?


    他究竟是会在皇子,还是皇孙中挑选?


    若在皇子中选,那秦王朱棣的希望则是最大的。


    但皇帝似乎并未对这位次子给予太多的关注。


    若不在皇子中选,那便是皇孙。


    东宫的那些孩子们,无论谁继位,都难以让秦王心悦诚服。


    最大的可能,就是皇帝驾崩后,大明将会经历巨变。


    到那时,他徐家又该如何自处?


    徐允恭继承了父亲徐达的沉稳性格,考虑问题也较为长远。


    若燕王真有越轨之举,徐家是该与之为敌,还是助妹夫一臂之力?


    到那时,徐家可能两头都不讨好!


    思考至此,徐允恭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


    前日在沐英的葬礼上,信国公汤和曾提及,预测安南侵扰大明南疆之人,并非皇帝,而是另有其人。


    他突然意识到此人可能是谁了!


    没错!


    或许又是那个叫朱小宝的年轻人!


    皇帝曾在朝堂上多次提及此人。


    这个朱小宝,为何能获得皇帝如此的青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