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0章邮政驿站试行一个月的成果,八十五万两

作者:一杯冰美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你知道咱为何羡慕你能成为道家掌教吗?”


    朱元璋突然问道。


    朱小宝摇了摇头。


    “为何?”


    朱元璋解释道。


    “自从咱皇帝起义以来,有一股势力,至今未被消灭。”


    “它起初被称为弥勒教,现在已经演变成了白莲社。”


    “他们一直在动摇大明的根基,但有了道家的参与,便可以用道家的力量来对抗他们。”


    “平日里,道家的人总是隐居不出,想要他们出山,实属不易。”


    “将来咱若遇到什么麻烦事儿,可能还得求助于你呢!”


    朱小宝急忙道。


    “老爷子,您不是说过吗?既是自家孙子,哪有什么求不求的?您这也太见外了。”


    朱元璋开心地大笑起来。


    “是是是!咱大孙所言极是!”


    朱小宝似乎想起了什么,询问道。


    “驿站既已经开始运作,那收成如何?”


    充盈国库的事,朱元璋一直关注着。


    自驿站建设运营以来,已有一月,但具体能产生多少利润,他还尚不清楚。


    他看着朱小宝,笑道。


    “咱想着,怎么着也得有个十几万两银子吧!”


    “毕竟咱大明幅员辽阔,对驿站的需求可不小呢!”


    朱元璋说着,眼中也闪烁起了期待的光芒。


    他治理国家最大的难题就是银子。


    特别是在这一年里,水灾和雪灾频发,朝廷对外支付了大量的白银。


    而由于灾害的影响,许多地区明年的税收都得以免除。


    若户部再不增加一些收入,明年的财政压力将会变得越发难以承受。


    “结果一出来,咱定会立刻通知你!”


    “好。”


    朱小宝点头,然后对朱元璋道。


    “时候不早了,您明天还要回宫,早点休息吧,明天一早我就陪您下山。”


    “好。”


    朱元璋点了点头。


    明天是朔望朝参的大朝会,朱元璋是需要赶个大早的。


    只是这突如其来的喜讯,让他格外兴奋。


    既然是喜讯,那定是值得庆祝的,毕竟朝会也没他大孙重要。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


    大明午门外,文武百官分列两旁站立。


    天气寒冷,简直冷得让人难以忍受。


    然而,皇帝却迟迟未宣布开朝,他们也只能在寒风中颤抖着等待。


    傅友文今日表情时而灿烂,时而忧虑,脸上表情变化莫测,显得异常诡异。


    “傅大人,您究竟遇是到了什么问题?”


    詹徽斜视着傅友文。


    傅友文无奈地叹息道。


    “哎!喜忧参半啊!”


    詹徽面露轻蔑,感到无趣。


    时间流逝,不知多久后,才有小太监出来宣布朝会开始。


    众官员这才依次穿过午门,前往奉天殿。


    铛铛铛!


    三声铜锣,响彻了整个大明宫。


    奉天殿内,朱元璋身着龙袍,头戴九龙冠,威严地坐在龙椅上。


    今日是冬月初一。


    朝会开始,太监唱完礼后,户部侍郎傅友文手持芴板走出了队列。


    “启奏陛下!”


    朱元璋冷静地注视着他,沉声道。


    “说吧!”


    傅友文这才开口。


    “陛下,大明邮政驿站试行一个月,财政数据现已统计完毕。”


    “进武二十四年,湖广布政司总计,驿站收入约为八万九千六百两白银。”


    此话一出,整个大殿内一片哗然!


    连朱元璋都震惊不已,不禁愕然。


    仅仅一个湖广布政司,收入竟就有如此之高?


    傅友文继续道。


    “川蜀驿站总计收入约四万五千两白银。”


    川蜀地形险峻,收入稍低也在情理之中。


    “浙江、两广地区,驿站收入总计十二万八千三百两。”


    嘶!


    此刻,大殿内充满了倒吸凉气的声音!


    一个月十二万两收入?


    这完全超出了群臣的预期。


    他们与朱元璋以及众多历史上的君王持有相同观点,坚信农业才是国之根本。


    尽管他们对发行驿站邮票表示支持,但从未有人将驿站的邮递收入视为大明财政的主要来源。


    如今,当这些令人振奋的数据突然展现在大家眼前,他们竟然感到了一丝不真实。


    “京城直隶府,作为驿站的起点,总收入共计……”


    傅友文停顿了一下。


    “二十三万一千五百两白银!”


    话音刚落,殿内一片死寂!


    朱元璋的手微微颤抖,他紧握着龙椅的扶手,激动得无法自已!


    正当大家沉浸在喜悦之中时,更大的惊喜接踵而至!


    “武昌、武汉等九省的交通要道,其收入更是令人难以置信!”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跃升为驿站中最繁荣的地区,单月累计收入已达到二十五万两,且趋势愈发强劲!”


    轰!


    此刻,有人震惊到大脑直接宕机!


    二十五万!


    这简直难以置信!


    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利民政策,竟然在短短一个月内,为财政带来了近八十万两的收入!


    这是多么令人震撼的数字啊!


    在大殿上,所有人都不敢相信地瞪大了眼睛,甚至有人怀疑是户部在虚报数据。


    但傅友文表示,他愿意与御史、给事中们以性命担保其真实性。


    此话一出,无人再敢质疑!


    这份硕大的成果,让朱元璋也有些手足无措。


    他眼眶湿润,努力保持着笑容,镇定道。


    “好!实在是太好了!”


    沉默片刻后,傅友文继续道。


    “陛下,这是好消息。”


    原本兴奋的群臣在听到傅友文的发言后,心情突然又变得沉重了。


    难道还有不好的消息吗?


    朱元璋道。


    “继续讲!”


    傅友文答道。


    “由于邮政驿站需求的增加,长江水道上的船只往来频繁,已经有些应付不来。”


    “目前人手严重不足,导致各地货物混乱,配送时常有差错。”


    “臣担心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问题,造成大麻烦!”


    这些情况,不仅朱元璋未曾预料,即便是当初参与制定政策的傅友文和詹徽等人也未曾想到。


    谁也没料到,朱小宝提出的驿站改革,影响会如此之大,几乎到了逆天的程度!


    刚一实施,就显示出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以至于他们之前商议的政策控制机制,已经无法跟上驿站的发展了。


    正如傅友文所言,尽管驿站目前看起来盈利颇丰,但如果缺乏适当的控制,很快就会出现混乱。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