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章吕氏的安慰,那就是一个野种

作者:一杯冰美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陛下能拨多少银两?”


    朱小宝沉思良久之后,这才小心询问道。


    闻言,朱元璋捏着茶盖的手顿了片刻。


    当他再看向朱小宝时,眼中已满是欣赏之色。


    身为皇帝,自是知晓只有了解了这些先决条件,才能批奏疏。


    但他没想到的是,这孩子在对明朝内政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居然还考虑到了这一点。


    这可不是个愣头小子,也不是个爱耍小聪明的少年能想得到的!


    当下,朱元璋心中便有了判断。


    朱小宝不但有自己的主见,敢问敢答,还气魄过人,沉稳老练。


    也不会为了出风头,便逞能侃侃而谈。


    这一开口,便让朱元璋忍不住高看几眼。


    朱元璋笑道。


    “你便当陛下能拨二十万两吧!”


    朱小宝眉尾微挑。


    “就这么点儿?”


    朱元璋轻描淡写的点头。


    他就想看看在面对国库空虚,困难重重之时,自己这大孙子是会迎难而上,还是抱怨推诿。


    好在朱小宝也没在钱上太过纠结,他继续道。


    “旱灾所需的这五万石粮食,牵连着数百万条人命,若是处理不妥当,定会激起民变。”


    朱元璋不言,继续听着。


    “不过眼下秋粮便要收了,虽不多,但也不至于让百姓饿死。”


    朱小宝深吸一口气后,又道。


    “粮可以拨,但得减半,只要让百姓有了活下去的盼头,便能撑到秋收之时,如此便能稳住关中局势。”


    朱元璋心中大为慰藉。


    你这小子肚子里,果然有点儿东西!


    看来还是老爷子咱小瞧了你!


    他依旧没开口,示意朱小宝继续往下说。


    朱小宝也不墨迹。


    “至于治水之事,若是河道堵塞影响了庄稼的灌溉,便也就影响了日后百姓的生存。”


    朱元璋问道。


    “你的意思,是要拨款?”


    朱小宝摇了摇头。


    “这事得缓办,也未必需要拨款。”


    朱元璋神色诧异。


    “缓办?还未必需要拨款?”


    朱小宝点了点头。


    “动员百姓自发清淤除沙即可。”


    朱元璋笑道。


    “要是百姓都能有这般觉悟,那朝廷便也不用再治民了。”


    朱小宝笑道。


    “老爷子你急什么?我还没说完呢!”


    “自然不让他们白做,不过,也不用拨银。”


    朱元璋的胃口,立马就被吊了起来。


    “还有这等好事?你快说来听听。”


    朱小宝道。


    “首先,朝廷可以为参与治河的百姓,专门立一块刻名石碑,此可揽民心。”


    “再者,朝廷原严禁新安江百姓下海打渔,可暂时性开海,此为利诱。”


    朱元璋赞许有加。


    “揽民心,设诱饵,名利双收,确实可让百姓满足。”


    “不错,但还有些纰漏!”


    朱小宝不解道。


    “什么纰漏?”


    朱元璋宠溺一笑,眯眼道。


    “孩子,若你只是个执行者,那你的回答便已是上解。”


    “可若是站在领导者的角度考量,那你的提议便有很大的纰漏!”


    朱小宝肃穆。


    “还请老爷子赐教。”


    朱元璋满眼慈爱。


    “那今日,咱老头子就与你说道说道。”


    “你说的很好,确实不能地方要多少,朝廷便拨多少,咱养着这些个官府,也不是让他们给咱添堵的。”


    “除此之外,你还得通盘去考虑,沿途会不会有人克扣?从朝廷到地方官员,又是否能将赈灾之事实施到位?是否需要朝廷加派军队维持秩序?如此等等。”


    “你要让朝廷内外的官员都定下规矩来,他们心里有了数,这治民赈灾的效果才能达到!”


    朱小宝暗自点头。


    确实!


    老爷子考虑的比自己要更加全面。


    见朱小宝这般认真,朱元璋心里满意极了。


    这小子那股虚怀若谷不骄不躁的劲,还真像是跟咱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从农民登基为帝,治理百姓对朱元璋来说,可是莫大的考验。


    他不会因为自己身居高位,就骄傲自大,而是积极的向刘基、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去请教学习。


    将别人的想法再结合自己的思考,这才慢慢摸索出了治国之道。


    朱元璋又道。


    “第二点你也说的不错,但你忽视了御下。”


    “当然了,给还是要给的,但要收着给,他们才会懂得这钱财来之不易。”


    “石碑刻功德这事,你得设置门槛,若太容易得到,反而会让百姓失去热忱。”


    朱小宝只觉豁然开朗。


    朱元璋的这种经验,可不是任何人都能有幸被传授的!


    他重重点头。


    “受教了!”


    朱元璋笑容更甚。


    “孩子,你果然聪慧过人,稍加点拨,你便立马能更上一层,真是让咱喜欢的紧啊!”


    “而且,你这开海的点子,咱是真没想到,甚好!甚好啊!”


    东宫。


    朱允炆混日萎靡不振,吕氏也只能出言宽慰。


    “孩子,你可是娘的希望啊!切莫因此而丧失了斗志!”


    突然,她话锋一转,面露狠厉。


    “谁能证明那个久居宫外的野种,就是老爷子的血脉?”


    “老爷子迟迟未将圣旨发下去,怕是连他都不敢确定吧!”


    朱允炆眼中的希望一闪而过,随后依旧呆傻道。


    “娘,真的吗?他真的不是大哥吗?可皇爷爷今日一早便又出宫去了……”


    吕氏看着朱允炆,深吸一口气,柔声道。


    “一切都有娘在呢!自今日起,你便待在这书房里!”


    “为何?那岂不是连学堂也不去了?这样不是让皇爷爷更心寒?”


    朱允炆不安道。


    吕氏笑道。


    “傻孩子,这样才能引起夫子们对你的重视啊!”


    “你这几日便在书房诵读佛经,不出门也不吃饭,老爷子见你为你父亲至孝至纯至此,定会感动的。”


    “我们既在东宫,那便已占尽先机,外面那个野种,怎么同我们争?”


    朱允炆若有所思,很快便恢复了神志。


    “娘亲说的对,他一个野种,凭什么和我争!”


    此时,吕氏见廖家兄弟远远走来,便立马收了口。


    他们是太子朱标亲点的武将,朱允炆母子向来对他二人极为防备。


    “没规矩的东西,谁让你们上这来了?”


    吕氏冷脸呵斥。


    这些年为了架空朱允熥的权柄,得到那个位置,朱允炆母子早已将东宫核心地方的人,全都替换成了他们的。


    没成想防住了朱允熥,外面却又来了个野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