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3章若你身居高位,如何处理大臣反对

作者:一杯冰美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朱小宝点了点头,立马露出了笑容。


    “对了!我今日置办了个新宅子,可大着呢!够咱爷俩住的了,以后还能再养一批下人!”


    “你啥时候不想回去住了,直接搬我那儿去就是。”


    “怎么样,有好事,我第一个想到的可就是你!”


    朱元璋看着朱小宝那副得意的模样,心里愈发不是滋味了。


    “好啊!宅子换了好啊!那你这宅子打算怎么办?”


    朱元璋乐呵道。


    “留着!”


    朱元璋有些不解。


    “住两个宅子?这未免也太奢侈了吧!”


    “再说了,你一个人也住不过来啊!”


    朱小宝笑道。


    “这宅子是咱爷俩结识的地方,于我而言意义非凡,真让我卖,我还舍不得嘞!”


    朱元璋看着朱小宝,一脸柔情。


    “那便依你!不卖!”


    朱小宝突然又想起了些什么。


    他看向朱元璋的眼神闪躲,说话也支支吾吾了起来。


    “马爷爷,那个……”


    “我不知道您还有孙子,上次把他当下人使唤了,他不会生我的气吧?”


    朱元璋笑笑。


    “你这娃儿,怎的还记着这事?”


    “你是他大哥!使唤他也是天经地义的!他敢生什么气?”


    朱小宝知道,马老头这么说,那便是把自己当成亲孙子看待了。


    既然这样,朱小宝也就释然了。


    想起朱允炆,朱元璋又不由的叹起气来。


    “哎!”


    “提起我那孙子,咱再也不想去看他了。”


    朱小宝不解。


    “这是为何?”


    朱元璋砸吧砸吧嘴,又道。


    “咱儿子都死了有段时日,可咱那孙子还时常提起,这不是给咱添堵么?”


    朱小宝正色道。


    “马爷爷,这可就是您的不对了。”


    “您孙子突然没了父亲,对父亲心生想念,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听朱小宝这么说,朱元璋顿时就咧开嘴笑了起来。


    “还是你心地善良,懂得体恤谦让,身为君子,就该如此,咱记下了。”


    “可咱去他那儿呆的久了,就没什么功夫上你这儿来,你难道就不担心?”


    朱小宝晃了晃神,随后洒然一笑。


    “你跟你亲孙子亲近,我担心个什么劲儿?”


    “只要记得时不时找人来给我报个平安就成,省得我还要记挂着你!”


    “嘿!你这个没良心的臭小子!”


    朱元璋笑骂道。


    眼前的朱小宝,他是怎么看,怎么满意。


    这孩子对兄弟谦让有礼,对长辈恭敬孝顺,几乎继承了太子朱标的所有优良品性。


    唯一让他担忧的,就是这小子十分要强,从不外漏感情。


    不过,这对于储君而言,也算是件好事。


    一旦坐上那个位置,他便是天下百姓的君父,先是君,再是父。


    所以,感情什么的,根本不能外露!


    即使是太子朱标下葬,朱元璋都依旧面不改色,没有透露出丝毫的脆弱。


    想到这里,朱元璋突然想考验朱小宝一番。


    “娃儿,咱把你给新安江治水的奏疏呈上去了,不少大臣持反对意见呢!”


    “如果,咱说的是如果啊,就是打个比方的意思。”


    朱元璋故意磨蹭一番,这才喃喃道。


    “如果你身居高位,那些大臣反对你的提议,你该咋办?”


    朱小宝自是没把马老头的话当成考验,他笑了笑,道。


    “如果我身居高位啊……”


    朱元璋定定的盯着朱小宝,目光如炬。


    朱小宝思索片刻后,接着道。


    “如果我身居高位,那几条法子,再加上您的完善,那些个大臣还依然反对,那我便不再问,直接执行!”


    “朝中的大臣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可不是来添堵的,既然措施完善,对方又挑不出什么毛病,想拿着开海后会有潜在风险来搪塞我,我定是不会认的!”


    “除非他们说的在理,不然就让他们滚一边儿去!”


    朱元璋眼冒精光,激动道。


    “说的好!除非说的在理,不然就让他们滚一边儿去!”


    “君王就得有自己的主见,不然怎能治理好国家?怎能开疆拓土?”


    “万万不能被翰林院那些个文人大儒给忽悠了。”


    “咱再跟你说道个事儿,西域帖木儿汗国今年累计给国朝上贡了八次,可送达应天府的,却只有两次。”


    “你觉得,是何故?”


    朱小宝思索片刻,试探道。


    “难道是半路被劫了?”


    “毕竟西域诸国运送朝贡,必经哈密,而哈密并不在大明政府的控制之下。”


    “所以,眼下唯一的可能性,便是朝贡被哈密伪元给劫了。”


    朱元璋放声大笑。


    “一语中的!”


    “你说的没错!连你都能想到的道理,但你猜翰林院的那群腐儒怎么说的?”


    “他们居然说,或许是朝贡队伍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又或许是因为沙漠天气恶劣,所以他们放弃了朝贡。”


    朱小宝双眼圆瞪,十分不解。


    “这么浅显的道理,翰林院的学士会看不明白?”


    朱元璋冷了脸,哼声道。


    “哪能不明白?我看他们是根本不想明白!”


    “因为一旦知晓了原因,那大明便势必会开战,他们是不想劳民伤财罢了。”


    朱小宝皱眉。


    “可若长此以往,伪元异族便会加大对大明底线的试探,这怎么忍得下去?”


    朱元璋双拳紧握。


    “忍不下去!也绝不能忍!”


    “国破山河在,国若破了,官还能接着当官,可君还能继续做君吗?”


    “所以,任何妄图试探大明底线的杂碎,都绝不能忍!这也是咱为什么叮嘱你不能全信腐儒的原因。”


    “我们只需取他们身上的可取之处,比如知廉耻礼仪,学知识道理,但绝不能听他们那纸上谈兵的治国之道。”


    朱小宝默默点头。


    “那依您所见,若真要打仗的话,朝廷会派谁?”


    朱小宝突发奇想,好奇的问道。


    洪武二十四年,北元余孽虽大部分已被消灭殆尽,但北疆依旧有北元皇室的余孽,在虎视眈眈的静候反扑大明的时机。


    虽然朱元璋在后世被许多文人诟病,可他在军事上天赋,却没人能质疑。


    大明自立国以来,北疆一直是大明的防御重心。


    经过不断派遣猛将北征,北元皇室余孽,也逐渐被压至草原以北。


    而捕鱼儿海一战,更是让北方异族深刻体会到了大明的威力!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