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5章叫来吏部尚书、户部侍郎,大孙你现在可以说了

作者:一杯冰美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朱元璋已经返回奉天殿。


    詹徽和傅友文正琢磨着朱元璋的话。


    他提到不要暴露了皇帝的身份,又提到有人能解决寿州的困境,这究竟是何意?


    他们要见的这人,又究竟是何人?


    这般思索后,詹徽与傅友文心中皆生出些许疑惑。


    “穿好官袍,带好吏目,随咱出宫一趟。”


    此言一出,两人再次感到震惊。


    老爷子究竟有何打算?


    毕竟傅友文是户部侍郎,乃朝廷正三品官职,詹徽更是吏部尚书,朝廷正二品高官。


    老爷子竟打算亲自带这两位朝廷重臣去礼贤下士?


    那人在老爷子心中究竟占据了何等重要的位置?


    傅友文在心中默默思索,突然回想起老爷子增加商税一事,顿时震撼无比。


    难道提高商税的建议便是这人提出的?


    我的天!


    这个人究竟是谁啊!


    傅友文感到一阵心慌,心中更是充满了浓厚的好奇。


    詹徽则完全不同,他内心几乎要欢呼雀跃了。


    上次被老爷子召见时,他就从老爷子的话中察觉到了一些端倪。


    最近他又去拜访了刘三吾,从刘三吾那里得到了证实,外面那个人很可能就是已故的皇长孙朱雄英!


    詹徽没有将这些想法表露出来,表面上依旧保持着平静。


    街道上的百姓已被锦衣卫事先疏散。


    他们乘坐着软轿,在众多护卫的护送下,到达了朱小宝的宅邸门前。


    考虑到两位部堂官员的身份,朱元璋特意安排了较为隆重的出行仪式,完全符合正二品和正三品高官应有的规格。


    朱小宝出门迎接,恭敬行礼。


    两人轻瞥朱元璋一眼,见他闭目静立于后,沉默不语,也只好硬着头皮接受了朱小宝的这一礼。


    “进屋说。”


    詹徽开口道。


    “请!”


    朱小宝泰然自若,领着众人进了大厅。


    当所有人都坐下后,一股如山的压迫感突然降临。


    赵婉儿平日里威武的很,但突然面对这么多高官,她还是感到有些紧张,谨慎地找了个角落,安静地坐下了。


    朱元璋默默地观察着朱小宝,见他神色自如,泰然自若,完全没有任何的胆怯,心中满意极了。


    不提其他,单论这股勇气,就实属不易!


    这孩子平时跟咱夸夸其谈的,甚至谈论治国之策,每件事都讲得条理清晰,像模像样。


    但这些话只是在我们爷孙俩之间说说,没有旁人,朱小宝自然毫无拘束。


    然而在正式场合,朱小宝会如何表现,朱元璋始终心存疑虑。


    朱元璋深知,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仅有智慧是不够的!


    除了才华、智慧和能力之外,勇气和气质也是必不可少的!


    此刻的厅堂中,汇集了大明朝廷中最有权势的两位官员,即便是寻常的皇室成员,在此场合下能够保持镇定已属不易。


    可朱小宝不仅镇定自若,而且言辞中正,铿锵有力,这更是难能可贵。


    “娃儿,咱可是将吏部尚书、户部侍郎以及吏部和户部的官员们都叫来了,你有什么看法,便对他们说吧。”


    除了詹徽和傅友文,这大厅里还有许多五品以下的吏部、户部官员。


    他们是没有资格参加朝会的,更别说见到朱元璋了。


    他们也根本不知道,说话的这位老者就是大明的皇帝,更不晓得,他们大人礼贤下士的小郎君便是大明的皇嫡长孙!


    朱小宝轻轻抬头,看向傅友文和詹徽,大声道。


    “两位大人,辛苦你们亲自前来。”


    詹徽和傅友文面带笑容,边捋着胡须边说。


    “朱小郎君无需多礼,此乃关乎重大,为解救寿州百姓之急务,今日我们亲自前来,也是奉圣上之命,还望小郎君不吝指教。”


    他们并未因自己是朝廷显贵,而对朱小宝有丝毫的怠慢。


    他们言语谨慎,礼节周到,处处都表现得十分尊重。


    朱小宝有些感慨。


    朱元璋的这些个得力助手,还确实是刚正不阿,礼贤下士啊!


    朱小宝颔首,目光扫过堂中坐的一众官员,坚定道。


    “那我就直言不讳了。”


    “关于寿州的问题,我不必多言,相信各位都已心知肚明。”


    “我提出的解决办法也很直接,由朝廷出面,提升粮食价格!”


    言毕,四下皆寂。


    众人神色怪异,面面相觑。


    傅友文和詹徽看向朱元璋的表情,更是变幻莫测。


    抬高……粮价?


    你是不是疯了?


    你小子可别乱来啊!


    詹徽顿时汗如雨下。


    老爷子对你的印象已经很不错了,你可千万别作死!


    詹徽虽心中如此思量,但依旧面带笑容。


    “哈哈!朱小郎君这意思,是想让朝廷运送粮食过去,是吧?”


    “其实只要分批运粮,此策确实可行,只要能撑到秋收,寿州的困境就能得到缓解。”


    身为太子朱标的亲信,詹徽自然要保护朱小宝。


    詹徽这么说,就是在不动声色地提醒朱小宝,同时将解决办法巧妙地透露给了他。


    虽然这会导致一些百姓受苦,但无疑是最安全的策略。


    小子,快顺着我的话继续说啊!


    詹徽紧握双拳,心跳加速到了极点。


    朱小宝不解的看着詹徽。


    难道自己刚刚说的还不够明白吗?


    他怎么还脑补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


    朱小宝再次开口。


    “大人,我想说的是让朝廷抬高寿州府的粮食价格!”


    詹徽的嘴角微微抽搐,笑容也逐渐僵硬,但很快他便恢复了镇定。


    “的确,寿州府粮食短缺,价格自然会攀升,朱小郎君的见解十分正确。”


    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


    “目前应天粮仓仅存有二十万石粮食,不可再像上回那般,一次性拨出十五万石,必须分次运送。”


    “首次运送五万石,即便仅能煮成稀粥,只要能让百姓们见到希望,就能助许多人度过当前难关。”


    “尽管仍会有一些百姓会饿死,但朝廷能做的也仅限于此了。”


    “哎!”


    詹徽都恨不得将自己的应对之策全都告诉朱小宝。


    朱小宝当然知道他这是在提醒自己。


    如此做法确实能够保护大多数寿州的百姓,同时维持寿州府的稳定,避免当地百姓发生暴动。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仍会有一部分百姓将面临饥饿而死的悲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