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8章詹徽、傅友文、茹瑺争相得意

作者:一杯冰美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朱元璋沉思片刻,然后平静地开口道。


    “咱相信你肯定有这个能力!”


    他看向朱小宝,目光也越发的深邃。


    这孩子终于显露出他的野心了!


    这是好事,男人若是无野心,又怎能成就大事?


    咱相信你定能治理得更加出色!


    正说着,下方又起了争执。


    “呸!”


    “别卖给这个胖子,我愿出双倍的价钱,将陛下的邮票全部买下!”


    另一人也大声叫嚷道。


    “你家能比我家有钱?我家祖祖辈辈都经营绸缎生意,你能跟我比?”


    “五百两一张,老子包圆儿了!”


    朱元璋听到那些豪气冲天的叫价声,简直难以置信。


    “咱皇帝的字,竟如此值钱?”


    在大明,白银的购买力极强。


    比如在寸土寸金的秦淮河畔,房屋的市价一般在八百两银子左右。


    市场上一石精米约重一百二十斤,价格也仅在七钱银子左右。


    这些商人为了皇帝的几个字,竟愿意支付五百两银子。


    此次发行的御笔邮票虽只有六十张,但总价值却达到了三万两!


    这怎能不让老爷子感到震惊?


    “哈哈!”


    “这说明百姓们对陛下极为敬爱啊!”


    朱小宝笑着说道。


    朱元璋听后,春风满面。


    “不过,老爷子您的邮票为何无人问津?”


    朱小宝继续发问。


    朱元璋闻言也并不生气,反而说道。


    “只要皇帝的邮票卖的好,其他的都不重要!”


    朱小宝微微一笑。


    这老头儿还真是有趣!


    哪有人不关心自己名声的?


    如果是我,我倒希望自己的亲笔邮票比皇帝的更值钱!


    另一座楼阁上,詹徽、傅友文和茹瑺正全神贯注地注视着下方。


    他们三人显得异常激动。


    傅友文紧握着詹徽的手说道。


    “快看!那是老夫的亲笔邮票!”


    “卖光了!全部卖光了!”


    “一百多份!全部售罄!”


    尽管售价不及皇帝的昂贵,但他签字的邮票价格也飙升到了五十两白银一张。


    尽管这五千多两银子并非归他所有,但傅友文见到自己签名的邮票热卖,内心依旧激动不已。


    “你冷静点!”


    詹徽对傅友文那得意忘形的态度略感轻蔑。


    然而,当詹徽的邮票迅速售罄时,他立刻兴奋得全身颤抖了起来。


    “快看!”


    “老夫的也卖光了!”


    傅友文斜眼瞥了他一眼,讥讽道。


    “德行!这么点小事,就能让你如此激动?”


    茹瑺看着两人如此模样,心生鄙夷。


    但当他的邮票也售罄时,他也忍不住加入了两人的行列,放声大笑了起来。


    望着楼下争抢的百姓,朱元璋满意地笑了,这便是他最钟爱看到的场景了。


    朱元璋与其他几位大臣亲手制作的邮票数量有限,但其他种类的邮票则可随意购买。


    在这个时代,家家户户都需要写信,邮票也算是日常必需品。


    再者,即便家中无人在外,看到别人都在购买,自己又怎能不跟跟风?


    反正价格又不贵,几个铜板而已,人人都能负担得起。


    朱元璋观察了一阵后,又指向另一处,对朱小宝道。


    “大孙,你再看看那边。”


    朱小宝顺着朱元璋手指的方向望去。


    朱元璋继续道。


    “齐泰、孔讷以及几位书法大师正在那里面呢!”


    “他们可都是文人圈中名声显赫之辈。”


    “不过,不少读书人现在都在这儿购买邮票。”


    “你看,在惠民国策面前,这些读书人可还愿意去参加那边的书法聚会?”


    两相对照之下,一边门庭冷落,一边热闹非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朱小宝放声大笑。


    “我猜那群夫子们,现在定是脸色铁青!”


    “他们若了解了事情的始末,恐怕会对老爷子您怀恨在心啊!”


    “您难道就不怕被这些文人给盯上?”


    “他们的言辞,可犀利的很!”


    朱元璋轻蔑一笑。


    “哼,他们?咱根本没放在眼里!”


    “你去问问他们,敢不敢对咱评头论足?”


    “咱这是在为这个国家做实际有益的事,他们又是在做些什么?”


    “若咱是他们,现在应该感到羞耻!”


    朱小宝摸了摸脑袋,有些不解。


    “老爷子,既然您瞧不起这些儒生,他们对国家也没多大贡献,朝廷为何还要供养他们?”


    朱元璋凝视着朱小宝,突然沉声道。


    “孩子,你得记住了!”


    朱小宝见状,立马认真了起来。


    朱元璋接着说道。


    “咱皇帝之所以重视他们,是因为他们有助于稳固皇权。”


    朱小宝点了点头。


    朱元璋继续道。


    “孔子最初的理念中,本保留着君民平等的观念,只是现在你看不到了。”


    “为何历代君王明知供养这些大儒是浪费,却仍要这么做?”


    “因为他们的思想能够影响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作为统治者,咱需要他们让百姓们理解君臣父子的纲常。”


    “比如三纲中的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等,这些都对稳定朝政至关重要的。”


    “再比如孟子说过,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仇敌。”


    “现在国家刚刚安定,要控制百姓,就要控制他们忠君爱国的思想。”


    “那要如何控制他们的思想呢?”


    “这便要靠那些闲散的大儒了,只要有他们在,皇权就能稳固,也正因如此,历代君王才不愿动他们。”


    “这也是为何孔门能让每个朝代的皇帝,都以礼相待的原由。”


    朱元璋凝视着朱小宝,继续严肃地道。


    “孩子,咱告诉你,当你达到一定的高位时,应该去洞察问题的本质,而非片面的判断。”


    “许多人,比如蓝玉这样的武将,他们和你一样,也都认为这些儒生对国家无益。”


    “若你只是个将军,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若你达到了执政的高度,就不应持有这种观点来看待问题。”


    “应该站在这个天下最有权势之人的视角,去审视事务的本质,如此,你便会思考得更加深远,更加全面!”


    “许多困扰你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许多你想通透的事物,也都会豁然开朗!”


    “咱可以拍着胸脯跟你说,但凡是由人统治的社会,儒家的理念就永远不会消逝!”


    “站在皇帝的角度思考,你就会明白,这个群体对于君主来说,是多么的至关重要!”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