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6章 固桑讥讽晋平公

作者:千里草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公元前541年,春秋江湖发生了很多大事。


    如列国诸侯联盟盟主之一的楚国,居然发生了弑君事件!那个貌似被全世界都讨厌的楚国令尹公子熊围弑杀了自己的楚王侄子,自立为王,这就是楚灵王。


    又如列国诸侯联盟盟主之一的晋国,中军将赵武在这一年去世,接任晋国中军将这个执政卿大夫职位的是韩起。


    韩起,生辰不详,卒于公元前514年,姬姓韩氏,名起,谥号宣,史称韩宣子。


    韩起是晋国前中军将韩厥之子,是韩氏家族自韩简以来的第四代。


    韩氏家族始得氏祖先为曲沃桓叔之子曲沃万,因军功而被封于韩原,遂后人以封邑为氏,晋国从此有了韩氏家族,人称曲沃万为韩万。


    韩氏家族第一代宗主韩万在晋国政坛赫赫有名,第二代宗主韩简继承发扬了韩氏家族。


    但在后来在,因为韩简支持了晋惠公,所以晋文公夺位后,韩氏家族迅速被排挤出晋国朝堂。


    韩氏家族第三代宗主韩子舆更是享寿较短,韩氏家族至此基本是没落了。


    最终,韩氏家族第四代宗主韩厥,居然沦为了赵氏家族的家臣。


    在赵衰、赵盾的大力扶持下,韩厥重新崛起于晋国政坛,最后官至中军将。


    现在韩氏家族到了第五代,韩起作为宗主再次担任中军将,执政晋国。


    可以说,韩氏家族是一个厉害指数超一流的大家族。


    韩起的父亲韩厥是一位文武全材、刚正清廉、执法如山的晋国卿大夫,而且为人稳健,深得晋国上下的爱戴。


    那韩起呢?


    韩起显然也是一位政治上成熟稳健的执政大夫,他熟读诗书,文采斐然,虽然武功不及父亲韩厥,但这其实不成问题。


    因为,晋国有大把的将才。韩起自己作为中军将,又正值世界和平时期,不需要打多少仗。


    这一次大原之战,他仅派出了上军的中行吴和魏舒,就大获全胜。


    不需要参与诸侯争霸的晋国很快便暴露出了传统问题,那便是内部的权力斗争。


    任何一个家族既然卷入权力斗争,那势必要想方设法扩大自己的权力和财富,包括地位、土地、人口等。


    赵武执政时期的晋国,在赵武的以身作则下,卿大夫们的一切都要为了晋国。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如果还有人把自己努力的一切都以国家、国君为中心,那肯定被认为是蠢蛋。


    因为时代变了。


    赵武时代,世界刚刚和平,赵武必须要让晋国从世界和平中得到大家看得到的利益。


    现在,世界已经和平,晋国也已经从世界和平中得到了该得到的利益,各大家族开始考虑自身的利益了。


    其实,早就有人带头了,那便是国君晋平公。


    晋平公自公元前541年大病一场几乎要了命后,感觉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人生享受也是很重要的。


    于是晋平公便对国政不大感兴趣了,他最主要的活动便是敛财、造房、娶妻、喝酒。


    一开始,韩起也经常向晋平公汇报工作,但晋平公总是“你办事,寡人放心”这样的调子。


    晋平公只想着享乐,只想着做一个快活国君。


    是的,只要有足够的人替自己办事,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所以,他非常欣赏赵武推行的客大夫制,希望天下贤才尽归晋国。


    晋平公自己更是经常招募门客,于是,大批并无真才实学只知道哄晋平公开心的阿谀奉承马屁精之流,就趁机混进了晋平公门下。


    有一次,晋平公外出游览,坐船沿黄河而下。他站立船头,看着一路风景壮丽,心旷神怡至极,不由感慨道:


    “太美了!如此江山壮丽,如果寡人能够把全天下的贤士都召集至此,共享此乐,那该有多好啊!”


    众随行都在附和着,晋平公沾沾自喜着。


    却不料船公却在那里貌似自言自语道:“唉,要让天下贤士尽归于己,自己却不重视,那又有鸟用?”


    晋平公听了大怒,厉声喝道:“你是谁?怎么敢口出狂言?”


    船公施礼道:“小人固桑。国君呐,利剑产于越地,明珠出自江汉,美玉生在昆仑,此三样皆为珍宝,虽不长脚但也能够聚至国君身边。


    贤士自有脚,如果国君真正爱惜贤人善用贤人,那贤人自然都会纷沓而至,哪里需要国君如此感叹呢?


    固桑听了国君刚才所言,有感而发,不料冲撞了国君,只能任凭国君处置了。”


    晋平公见这个叫固桑的虽然仅为船公,但气度不凡,言语不俗,便缓和语气道:


    “固桑,你刚才说寡人不重视贤士,你可知道,寡人现在门客三千,对他们极其礼遇,管吃管住。


    但凡来报说早餐不够吃了,寡人晚上便去收租,晚饭不够吃了,清晨便去收粮,以保证他们衣食无忧。


    这难道还不足以证明寡人不重视人才爱惜人才吗?”


    固桑淡淡一笑道:“固桑所知,雁翔九天,穿云破雾,靠的是双翅之翼毛,而非腹背之绒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果鸿雁双翅翼毛稀松,腹背绒毛再密,也只能低空悠荡。


    不知国君所谓的门客是雁之翼毛,还是腹背绒毛呢?”


    晋平公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不学无术的晋平公哪里知道何为真正的贤人?赵武执政时,推行客大夫制,各国流亡公子大夫汇集至晋国,被重用于各个岗位。


    现在赵武去世了,晋国的客大夫制度开始走样,许多流亡至晋国的真正贤才,不再被推荐至晋平公这里了!


    他们去哪里了?


    被各公卿大夫家族所重用了!他们成为公卿大夫家的食客,也成为晋国权力斗争场上为其主家贡献才智的重要力量!


    那晋平公身边呢?


    由于晋平公不会使用人才,身边的人良莠相杂,在那个君子不屑与小人为伍的年代,原本晋平公身边真正贤人便走了。


    他们去了哪里?


    去了公卿大夫家族!晋平公身边便多了许多根本就是混饭吃的家伙。


    这些人来到晋国,自诩为人才,夸夸其谈的本事一流,被晋平公认为是贤才而养了起来。


    船公固桑,正是看到国君把饭桶当人才,才出言讥讽。


    这也可谓是春秋江湖被记录的少数几个船公之一了,到后来,楚国大夫伍子胥逃亡去楚国,也记录了一位船公的故事。当然,那个故事我们是放在吴国风云里讲的。


    反正赵武去世后,晋平公就真正成了一个平庸的国君。国人也慢慢对这位国君失望了,既然你国君都不大管国事了,那咱们还要那么卖力做什么哟。


    于是,那些擅长于贪腐索贿的,本在赵武时代基本默默无闻,到现在也就开始活跃了起来。


    喜欢春秋晋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春秋晋国风云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