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章 皇帝回忆

作者:淑仪公主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没有人知道那天在养心殿里,永琰和皇帝究竟说了些什么。但可以想象得到的是,那场对话一定异常激烈,因为最终的结果竟然是皇帝被气得吐血!


    皇帝对永琰的行为感到无比的震怒,他觉得永琰的言辞和举动简直就是对他的大不敬,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背叛。在皇帝看来,永琰作为皇子,理应对他这个父亲充满敬畏和顺从,然而永琰却公然违背他的意愿,这无疑是对他皇权的一种挑衅。


    于是,皇帝在盛怒之下,毫不犹豫地给永琰定下了“不忠不孝”的罪名,并下令将他囚禁在他的府邸之中,严禁他踏出府门一步。这个决定意味着永琰将失去自由,被禁锢在那一方小小的天地里,无法再与外界有任何接触。


    而“不忠不孝”这样的罪名,对于永琰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这不仅使他的个人名誉瞬间跌入谷底,更是彻底断绝了他以及他的子孙后代谋夺帝位的任何一丝可能。毕竟,在那个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一个被贴上如此严重标签的人,又怎能奢望得到众人的支持和拥护呢?


    那些原本坚定支持永琰的大臣们,此时也都如遭雷击般,完全傻眼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事情竟然会发展到如此地步,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们措手不及,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应对。


    傅恒在府邸中听闻皇帝竟然以不忠不孝这样严重的罪名,将十五阿哥永琰圈禁起来,心中不禁涌起一阵难以置信的感觉。


    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仿佛听到了世界上最荒谬的事情。永琰,那个一直以来都在暗中谋划夺取太子之位的十五阿哥,竟然会被皇帝以如此严重的罪名圈禁起来?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傅恒深知永琰和皇帝默认的继承人永瑚之间的争斗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他们明争暗斗,互不相让,都在竭尽全力地想要登上那个至高无上的宝座。然而,尽管如此,傅恒却从未料到皇帝会如此决绝,竟然直接将永琰圈禁起来,这无疑是对永琰的沉重打击。


    傅恒的心中涌起了一股复杂的情绪,有震惊,有疑惑,还有对永琰的些许同情。他不禁想起了永琰平日里的种种表现,虽然他确实有些心机深沉,但也不至于犯下如此大逆不道的罪行啊。


    就在此时,傅恒对皇帝这位姐夫的冷漠无情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他原本认为,皇帝尽管在处理朝政时果断刚毅,但在面对自己的亲生骨肉时,应该多少还会流露出一些亲情。然而,如今的事实却让他大失所望。


    皇帝在权力的诱惑面前,似乎已经将父子之情抛诸脑后,这令傅恒感到一阵心寒。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姐姐孝贤皇后富察氏,心中暗自庆幸她早早离世。或许正是因为她的早逝,才使得皇帝对她如此怀念,以至于在她去世后,皇帝对他们富察家族也多有眷顾。


    然而,这种眷顾又能持续多久呢?傅恒心里很清楚,皇帝的恩宠就如同那过眼云烟,转瞬即逝。一旦皇帝对他们家族失去了兴趣,或者有其他势力崛起,那么他们富察家族恐怕也难以幸免。


    皇后佟佳氏端坐在永寿宫的凤座之上,当听闻永琰被圈禁的消息传来时,她只觉一阵天旋地转,仿佛头顶的苍穹瞬间崩塌。那原本端庄优雅的面容,此刻满是焦急与惶恐,心急如焚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座位上坐立难安。她再也顾不上皇后的威严与矜持,立刻命人将永瑚火速带到永寿宫。


    永瑚接到传召,满心欢喜,一路上脚步轻快,嘴角微微上扬,幻想着母亲定是又要给他什么珍贵的赏赐或是温暖的关怀。他身着一袭华丽的锦袍,上面绣着精美的图案,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带着一身的荣耀与自信,欢欢喜喜地来到了母亲面前。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一盆刺骨的冷水。佟佳氏面色凝重,犹如暴风雨来临前阴沉的天空,眼神中透着深深的忧虑与严肃。她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永琰就是你的前车之鉴啊!你莫要只看到皇阿玛平日里对你的宠爱,就忘乎所以。你要明白,他首先是皇帝,是这天下之主,他拥有众多的皇子,也就意味着他并不缺皇位继承人。在没有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大位之前,永瑚,你只是一个对皇帝毕恭毕敬的孝顺儿子,切不可有丝毫的僭越之心。否则,等待你的,将可能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永瑚听着母亲的话,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如遭雷击。原本志得意满的他,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震惊与惶恐。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迷茫与无助,仿佛一只迷失在黑暗中的羔羊。


    佟佳氏见儿子这副模样,心中虽有些不忍,那作为母亲的本能让她想要去安慰儿子,但她知道,此刻必须让儿子清醒地认识到现实的残酷。于是,她狠下心来,继续说道:“永瑚,你是我的亲儿子,是我的长子,我和永钰都要指望你啊!永钰是你的亲弟弟,我绝对不会让他和你相争。毕竟你比永钰大十几岁,你有着更多的阅历和经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而永钰以后在宫中,必定会是一霸,他性格跋扈,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我希望永钰以后所有的爵位恩宠都出自与你的恩赏,只有这样,你们兄弟之间才能和睦相处,不会因为权力而反目成仇。”


    永瑚听着母亲的话,心中渐渐明白了额娘的未竟之言:额娘和佟佳氏一族只会是他登上大位的助力,而不是阻力。他们将会全力支持他,为他铺平道路。想到这里,他的眼神中逐渐恢复了一丝坚定,但那原本的意气风发却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谨慎与思索。他


    永瑚缓缓抬起头,看着母亲那充满期待又略带担忧的眼神,他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脊背,坚定地说道:“额娘,儿臣明白了。儿臣定会谨记额娘的教诲,在这皇宫之中,做一个对皇帝毕恭毕敬的孝顺儿子,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僭越之心。儿臣会努力提升自己,为家族争光,也为额娘和永钰谋得一个好的未来。”


    佟佳氏静静地聆听着儿子那带着几分坚定与稚嫩的话语,目光在儿子身上缓缓游走,那原本紧蹙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恰似夜空中划过的一道流星,虽短暂却明亮。


    她缓缓站起身来,身姿优雅却又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脚步轻盈却又沉稳地走到永瑚身边。她微微俯下身,那双手带着母性的温暖与力量,轻轻地拍了拍永瑚的肩膀,动作轻柔却又仿佛蕴含着千言万语。


    她凝视着永瑚的眼睛,目光中满是期许与信任,缓缓说道:“好孩子,额娘相信你。在这皇宫之中,看似金碧辉煌、尊贵无比,实则暗流涌动、危机四伏,步步都要小心谨慎啊。每一步都如走在薄冰之上,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只有登上那大位,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说到这儿,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与感慨,继续说道:“毕竟废太子胤礽是圣祖仁皇帝亲自册封的太子,自幼便在圣祖仁皇帝的膝下长大,享尽无尽的宠爱与荣华。那圣祖仁皇帝对他寄予了多大的厚望啊,可又如何呢?不照样被废。在这皇权争夺的漩涡中,亲情、宠爱都可能变得不堪一击。


    永瑚你前面有太多的前车之鉴,那些曾经风光无限却又最终落得悲惨下场的人,便是你最好的警示。你要从他们的经历中吸取教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有丝毫的懈怠与大意。”


    永瑚听着母亲的话,心中越发沉重。他默默点头,道:“额娘放心,儿臣记下了。”佟佳氏见他如此,微微点头,神色稍缓。“你既明白,日后行事更要周全。如今永琰被圈禁,各方势力必定会重新盘算,我们也要早做打算。”


    就在这时,一名宫女匆匆进来,在佟佳氏耳边低语几句。佟佳氏脸色微变,随即对永瑚说道:“皇阿玛宣你即刻前往养心殿。”永瑚心中一紧,表面却强装镇定,向母亲行礼后,便匆匆离去。


    一路上,永瑚心跳加速,不知皇帝突然召见所为何事。他不断回想着母亲的叮嘱,暗暗告诫自己要谨言慎行。当他踏入养心殿,看到皇帝那威严的面容,心中更是忐忑不安,恭敬地跪在地上,等待着皇帝的旨意。


    皇帝端坐在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身姿挺拔如松,周身散发着一股令人敬畏的威严气息。他眼神犀利得好似两把寒光闪闪的利剑,直直地看向永瑚,仿佛要将永瑚内心深处的想法都看穿。片刻之后,他冷冷开口,声音低沉而威严,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永瑚,你可知永琰为何被朕圈禁?”那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质问,让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永瑚听闻此言,心中一惊,赶忙双膝跪地,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那声响在大殿中格外清晰。他额头紧贴着冰冷的地面,身体微微颤抖,声音带着几分惶恐与急切,说道:“儿臣不知,但儿臣定会以永琰为戒,对皇阿玛恭顺孝顺,绝不敢有丝毫违逆之心。”他一边说着,一边暗暗观察着皇帝的神情,试图从那紧绷的脸上捕捉到一丝情绪的波动。


    皇帝听了他的话,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哼了一声,那声音如同寒夜中的冷风,带着丝丝凉意,说道:“哼,你倒是会说话。起来吧。”他的目光依旧紧紧地盯着永瑚,仿佛在审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永瑚听到皇帝让自己起身,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但那紧绷的神经依旧没有完全放松下来。他缓缓站起身来,身姿微微弯曲,保持着一种谦卑的姿态,头也不敢抬得太高,只是用余光偷偷地看向皇帝,等待着皇帝接下来的旨意。


    皇帝微微仰靠在龙椅上,眉眼间透着几分无奈,目光落在永瑚身上,似是在对他倾诉,又似是在自言自语:“朕这一生啊,坐拥这偌大江山,身边有那么多女人。从孝贤皇后富察氏起,哪一个不是对朕毕恭毕敬、温婉顺从?她们在朕面前,总是小心翼翼,生怕行差踏错半步,事事都顺着朕的心意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说到这儿,皇帝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惘,接着道:“可就你额娘,打年轻的时候起就跟别人不一样。那时候她青春年少,本也该是温柔婉约的性子,可偏生就爱跟朕较劲儿。朕说东,她偏要往西;朕让她做什么,她总有自己的主意,常常把朕气得够呛。”


    皇帝微微眯起眼睛,仿佛陷入了回忆之中,嘴角竟不自觉地泛起一丝笑意,那笑意中带着几分宠溺,又道:“如今呐,她都五十岁了,这脾气还是一点儿没改。前几日,就为了宫里的一点小事儿,又跟朕争得面红耳赤,一点儿都不给朕留面子,真真是让朕又好气又好笑。”


    皇帝说着,轻轻摇了摇头,目光重新落在永瑚身上,带着几分打趣又带着几分感慨:“你额娘啊,就是朕这宫廷生活中的一抹别样色彩,这么多年了,朕也习惯了她这性子。”


    永瑚听闻皇帝此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略带调皮的笑意,赶忙躬身行礼道:“皇阿玛息怒,额娘她生性直爽,虽有顶撞皇阿玛之处,但心中定是对皇阿玛情深意重。想来额娘那些‘气您’之举,不过是夫妻间的小情趣罢了。”


    皇帝轻哼一声,眼神里却并无多少真正的不悦,反倒透着几分对往昔的追忆,缓缓说道:“你倒是会为你额娘说话。想当年,孝贤皇后温婉贤淑,事事以朕为先,从不忤逆朕分毫。可你额娘呢,从入宫开始,就时不时与朕争上几句。一直气了我四十多年。”


    永瑚直起身子,目光真诚地看向皇帝,说道:“皇阿玛,儿臣觉得,正因额娘与众不同,才会让皇阿玛这么多年都难以忘怀。若是额娘也如旁人那般千依百顺,或许皇阿玛反倒会觉得少了些什么。”


    皇帝微微一怔,随即脸上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手指轻轻敲了敲桌案,道:“你这小子,倒会揣摩朕的心思。不过,仔细想来,你额娘虽时常气朕,但在大事上却从不糊涂,一直尽心尽力操持后宫,为朕排忧解难。”


    永瑚点头称是,接着说道:“皇阿玛所言极是,额娘对皇阿玛的感情,都藏在这些日常的‘小打小闹’里了。她关心皇阿玛的饮食起居,操心皇阿玛的朝政事务,只是表达的方式与众不同罢了。”


    皇帝站起身来,在殿内踱步,似是陷入了对往昔岁月的沉思,片刻后说道:“你额娘年轻的时候,那股子倔强劲儿,让朕又好气又好笑。如今五十岁了,脾气倒还是没改多少。不过,这么多年过去,朕也习惯了有她在身边的日子。”


    永瑚笑着说道:“皇阿玛,儿臣看您啊,嘴上说着额娘气您,其实心里可疼着额娘呢。儿臣也希望皇阿玛和额娘能一直这般相互陪伴,共享天伦。”


    皇帝停下脚步,看向永瑚,目光中带着几分欣慰与期许,说道:“你这孩子,倒是个有心的。朕也希望你们兄弟几个能如朕和你额娘一般,相互扶持,和睦相处。这宫中与朝廷,需要的是团结一心,而非勾心斗角。”


    永瑚神色郑重,再次躬身行礼道:“皇阿玛放心,儿臣定会与兄弟们和睦相处,共同为皇阿玛分忧,为大清的江山社稷贡献力量。”


    皇帝微微点头,说道:“如此便好。你且退下吧,去给你额娘请个安,也让她少气朕些。”


    永瑚笑着应道:“儿臣遵旨,儿臣这就去额娘那儿,好好‘劝劝’她,让她以后多顺着皇阿玛些。”说罢,便恭敬地退出殿去。皇帝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脸上洋溢着一种别样的温情。


    喜欢如懿传之凤临天下请大家收藏:()如懿传之凤临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